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教学活动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教学效果的高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高层次离不开教与学双方的有机配合,即离不开双方在“讲、听、看、行、思“等五个方面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学的本质是交流,交流离不开沟通,人与人沟通主要的方式是"对话".  相似文献   

3.
程英 《教育导刊》2005,(10):10-12
对话是指"人与人之间建立和形成的一种平等、真诚、开放、自由、民主的相互交往关系".[1]"对话是指双方的'敞开'与'接纳',是对'双方'的倾听,是指双方共同在场,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的关系,这种对话更多的是指相互接纳与共同分享,指双方的交互性和精神的互相承认."[2]对话突出的特征是对"中心意识"的消解.在与音乐大师对话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艺术大师三者之间是一种相互平等的对话关系和多向交流的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4.
教育在实现社会从传统向现代、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强调我国各民族关系时,常常有这样的说法:"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那么,为什么各民族相互离不开,怎样才能使各民族相互离不开,民族团结的社会基础是什么,教育对于构建民族团结的社会基础又能有什么作为呢?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把社会团结分  相似文献   

5.
黄靖 《教育导刊》2005,(2):37-37
对话是指双方的"敞开"和"接纳",是双方共同在场、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的关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如何与幼儿建立一种平等、真诚、开放、自由的相互交往关系呢?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给课堂注入了活力,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了共同发展.那么如何让数学课"活"起来呢?下面谈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7.
“内”和“外”是一对矛盾,根据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矛盾的双方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种关系:一方面,矛盾的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另一方面,矛盾的双方又相互依赖(即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并且矛盾的双方相互贯通(即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8.
家园合作是指家庭和幼儿园双方都把自身作为幼儿教育的施教者,并且双方做到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以达到幼儿全面发展的目标。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中两个非常重要的要素,幼儿教育的"双臂"缺一不可,在幼儿发展过程中,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让两者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相互取长补短,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两者的教育优势。  相似文献   

9.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一种必备能力。现在的人越来越离不开人们的相互交流,相互交流就需要说话。以前的“不善言辞”、“老实人”将不再适应社会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要充分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胡卫华 《教师》2010,(21):94-95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学的本质是交流,交流离不开沟通,人与人沟通主要的方式是“对话”。实施新课程后的课堂教学,越来越重视“对话教学”的运用。究竟什么是“对话教学”,学术界至今也难以给出一个普遍认可的界定。  相似文献   

11.
【内容分析】1.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趋势。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即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相互渗透以及相互转化的趋势。这种包含着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相互贯通性,最深刻地体现了对立面之间的内在的同一性。斗争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英语教学大致有以教师为主的满堂灌教学法和互动教学和放任学生自发学习的"放羊"式教学。本文谈到的教学是以"互动"为中心的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之间相互对话、相互讨论、相互观摩、相互交流、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论述师生互动的必要性,怎样进行师生互动,并通过具体案例说明师生互动在实际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的过程,应把过去的"教师教"与"学生学"变为"师生互教互学"。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性越强,互动性越高,学习兴趣越高,学习效率也越高。  相似文献   

14.
俞洪波 《快乐阅读》2011,(18):42-42
语文对话教学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组合体,新的对话教学理念让师生在阅读教学中如沐春风。但由于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离"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互教互学",师生"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体""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的对话阅读要求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15.
心理契约的建立和维护是传统管理方式的有益补充,能够启发管理双方的"自觉";增强管理双方的"引力";实现管理双方的共赢。要想发挥心理契约在学员管理中的作用,必须确定客观的相互期望;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构建完善的激励体制和营造人本的管理文化。  相似文献   

16.
民族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学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笔者认为,既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民族团结教育,使学生加深对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认识,又要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使"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深深扎根于各族学生心中,使各民族"同呼吸,共命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中,尤其是数学教学这门相对比较枯燥、比较"冷"的学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许大大低于其他的学科。怎样通过教师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让数学"活"起来、"热"起来呢?一、语言互动,激情碰撞新课程下的课堂要求师生需要更多的互动和民主,教学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的过程,也就意味着教师要从居高临下的  相似文献   

18.
<正>一、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既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又是唯物辩证法根本的规律,也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哲学上所讲的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连接的属性和趋势,表现为两点: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种同一性是有条件的,是相对的。哲  相似文献   

19.
虞孝春 《时代教育》2010,(6):240-240
人性化体育以体育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合作性的小课题研究作为必要的保证和延续;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双方相互交往、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和观念,从而形成一个真正的"体育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20.
职业教育是面向社会的教育,离不开企业的支持与合作."产学合作"双方的活动不仅是一种市场行为,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政府在"产学合作"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政府应在政策法律、公共服务、中介评价、监督和保障等方面为"产学合作"作出应有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