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蜘蛛     
蜘蛛并非昆虫,在动物界中自成一类,属蛛形纲节肢动物门类的一纲。世界上约有3.5万~4万种蜘蛛,绝大多数对人类有益,它们是昆虫的敌人。其中比较有趣的有: 世界上最大的蜘蛛是南美洲的食鸟蛛,它以网来捕捉自投罗网的鸟类为食。食鸟蛛一般体长8厘米多,重50多克,如果把它身体伸直,4对步足向外延伸展开,体宽即达25厘米以上。1945年在巴西  相似文献   

2.
在南美热带雨林中,蜂鸟是许多种植物的传粉者。蜂鸟的喙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长而弯曲型和短而直型。第一种类型的鸟适于在略微弯曲的长筒状花中采蜜,这一类花分布广泛且产蜜量高;第二种类型的鸟适于在短小笔直的短筒状花中采蜜,这一类花分泌的花蜜一般较少  相似文献   

3.
科学短信     
蝙蝠吃鸟蝙蝠中的大山蝠(又称夜蝠)在夜间跨地中海迁徙时捕食小鸟。大山蝠是一种翼幅达45厘米长的大蝙蝠,在春季主要吃昆虫,但是在它们的秋季饮食中,鸟肉似乎占了很大比重。研究人员猜测这种蝙蝠可能是在最近才改吃这种营养丰富的食品的。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6):I0006-I0006
【导读】这种鸟可能用它1.5厘米长的喙部吸食花蜜,鸟儿嘴上附着的花粉有可能落到花朵雌蕊的顶端,从而为它们授粉。  相似文献   

5.
蜜獾分布在非洲大陆和亚洲西南部。蜜獾身体粗壮似獾,爪子强壮,可以捣毁蜂巢,坚厚的皮肤和粗糙的毛可以抵御蜂群的攻击,因喜食蜂蜜而得名。除蜂蜜外,蜜獾也食其他昆虫、爬行动物和小哺乳动物,就连剧毒的眼镜蛇也常常成为它们的食物,是名副其实的“野蛮小子”。  相似文献   

6.
张小失 《知识窗》2006,(5):37-37
军舰鸟平常在大海上翱翔,是很凶猛的食鱼鸟。它有很长的翅膀,轻轻一拍即可在空中飘荡久远,看上去就不是凡雀。我有个海军战友喜欢摄影,常常取材于军舰鸟,作品屡屡获得报刊的认可。  相似文献   

7.
正不久前,有媒体报道,河南新乡辉县有个大学生和小伙伴在自家大门外掏了一宣窝鸟,里面一共有12只雏鸟,后来又捕获了4只鸟,之后转手卖掉了。但是,这一窝鸟给他带来了10年半的牢狱之灾。被掏的这些鸟,究竟是一种什么鸟,难道真的如此珍贵?物种名片燕隼分类学:鸟纲〉隼形目〉隼科〉隼属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体长:28~35厘米体重:120~294克识别特征:上体暗蓝褐色,有细细的白色眉纹,颊部有垂直向下的黑色髭纹,颈部的侧面、喉部、胸部和腹部均为白色,胸部和腹部还有黑色的纵纹,下腹部至尾下覆羽和覆腿羽为棕栗色。由于燕隼在欧亚大陆分布非常广泛,在我国全境几乎都有分布,是最常见的猛禽之一,因此,你说不定什么  相似文献   

8.
许征帆 《百科知识》2007,(10S):13-14
昆虫纲膜翅目有一群属于泥蜂科的蜂类昆虫,它们腹部第一节为修长的腹柄,所以又被称为细腰蜂。泥蜂在分类上归于捕猎性的掘地膜翅目昆虫,窠巢建在泥穴中。成虫自身吸食花蜜维生,幼虫则以其他昆虫为食。泥蜂妈妈在育儿期间从事捕猎营生,它们为自己的幼儿准备野味时极尽其能,机巧纷里。  相似文献   

9.
花鸟之恋     
人们都说花引蝶、蝶恋花;岂不知花也引鸟,鸟亦恋花。蝶恋花是蝶吸花蜜,为花传粉。鸟恋花也是如此。花鸟之恋是动植物相互依存,生物共同进化的最好例证。 恋花的鸟 鸟的食性很杂,吃活食也吃植物的果实,但有些鸟类却以花蜜和花粉为主要食料或部分食料。  相似文献   

10.
最兴旺的家族昆虫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个类群,有100多万种,约占动物种类总数的3/4。昆虫分布广泛,从赤道到两极,从海洋到沙漠,从地下到空中,从平原到高山都能找到昆虫的足迹。昆虫,可以认为是始终包围着人们的一类动物。它们在田园里、屋里、床上,在不讲卫生的那些人头上、身上甚至体内都可能有昆虫存在。它们在自然界不仅取食植物的花、果实、种子和根、茎、叶,吃动物的毛、皮、肉乃至骨骼、粪便,有的甚至咬啮人们的食物,药品、塑料和电缆可以说昆虫几乎取食或咬啮包罗万象的各种各样的物品。当然,也有像蜜蜂、蚕等有益昆虫给人类带来食物、原料以及对付害虫。大约3亿年以来,昆虫始终是动物界在进化过程中取得非凡适应能力的一大群小动物它们不仅在种  相似文献   

11.
正在我们的认知中,青蛙小小的,以小昆虫为食。当今世界最大的蛙也只有3千克重,可以捕捉小型啮齿动物和水陆两栖动物。但澳大利亚的学者研究发现,蛙的祖先咬合力惊人。大约在6 800万年前,马达加斯加岛上生活着重约4.5千克、体长超过40厘米的"魔鬼蛙",它们可能以恐龙幼崽为食。科学家对被称为"魔鬼蛙"现代近亲的  相似文献   

12.
正由于远离地球上的其池大陆,大洋洲成为了世界上最独特的生命乐园之一,生活着大约170种古老的有袋动物。除了大名鼎鼎的袋鼠和考拉,这里还活跃着另一种有袋动物家族的小明星——超萌、超可爱的蜜袋鼯。来自澳洲的小精灵蜜袋鼯(wu)的身长一般不超过20厘米,它们毛茸茸的大尾巴差不多也有15厘米长。肚皮覆盖着软软的  相似文献   

13.
《大科技.科学之谜》2006,(2):F0002-F0002,I0001
大约2亿年前,一类被称作哺乳动物的新型动物开始在地球上出现,最早的哺乳动物都是体形极小、以昆虫和植物为食、看起来像老鼠的家伙。最早的哺乳动物几乎是和恐龙同时出现的,但是和恐龙不一样,在此后长达1亿多年的时间里,它们都没有发生进化,在庞大的恐龙的阴影下,它们通常只能在夜间出来活动,那情景是很可怜的。  相似文献   

14.
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1万次鸟撞飞机事件,国际航空联合会已把鸟害升级为“A”类航空灾难。其中鸟撞飞机事件发生率:澳大利亚4.3次/万架次,法国机场为9.74次/万架次,非洲、南欧为20次以上/万架次。  相似文献   

15.
晓华 《科学大众》2009,(6):24-27
蝴蝶(Butterfly)是昆虫的一种。全世界大约有20000余种蝴蝶,大部分分布在美洲,尤其在亚马逊河流域品种最多。亚洲的蝴蝶种类也非常多。蝴蝶一般色彩鲜艳,翅膀和身体有各种花斑,头部有一对棒状或锤状触角。最大的蝴蝶展翅可达24厘米,最小的只有1.6厘米。大型蝴蝶非常引人注意,专门有人收集各种蝴蝶标本。  相似文献   

16.
一、幼蛇饲养刚出壳的幼蛇体长在25~35厘米,个别在35~45厘米,体色较浅。一般来说,王锦蛇的幼蛇色斑与成体差别很大,幼蛇头部无“王”字形斑纹。幼蛇出壳后7~10天即开始第一次蜕皮。幼蛇可每隔5~7天灌喂1次鸡蛋液,以后在蛋液中酌加一些捣成肉泥状的小昆虫,如蟋蟀、蚂蚱、  相似文献   

17.
正富合营养的花蜜既容易消化吸收,又能为身体提供充沛的能量,如此完美的食物因此成为很多动物的最爱,生活在美洲的蜂鸟们就是一群狂热的花蜜爱好者。不同种类的蜂鸟拥有形状与长短各异的鸟喙,它们的花朵伙伴也因此各不相同。到底是蜂鸟改变了鸟喙以便探访花朵中的宝藏,还是花朵们变  相似文献   

18.
近日,一个科研小组在中国辽宁省发现了一个带有肌肉组织迹象的恐龙化石。它为恐龙皮肤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证据。此次发现的恐龙生活在大约1.3亿年前。它只有猪一样大。这种恐龙在分类学上归入鹦鹉嘴龙属,是素食恐龙,属于鸟臀目角龙亚目。这一类恐龙最显著的特征是短厚的头上长着鹦鹉般的嘴喙,它们也因此而得名。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刺五加Eleutherococcus seticosus(Rupr.et Maxim.)Maxim的花朵酬物、访花者类别、访花 者在花序上的访花行为、访花频率及传粉效果。主要结果如下:(1)每朵雄花可提供的报偿是58 000~ 81 000粒花粉,5.5~8.0 µl/d×2~4d花蜜。每朵雌花仅可提供4.0~8.0µl/d× 2~3 d花蜜,不能提 供花粉。每朵两性花可提供19 000~54 000粒花粉和7.0~10.0 µl/d× 2~6 d花蜜。(2)花粉提供者 (雄花和两性花)提供报偿的日期是开花后1~3天,花粉接受者(雌花和两性花在柱头外翻变白时)是 开花后5~7或7~9天,这进一步证实了剌五加雄蕊先熟。另外,花粉提供者提供花蜜的时间在一天中 是8:30至15:30,其高峰是9:00~15:00;花粉接受者提供花蜜的时间在一天中是10:30至16:30,其高 峰是11:00~16:00。这种时间差异可能是刺五加影响传粉者流向(从花粉提供者到花粉接受者)的关键 因素。(3)在刺五加花朵上记录到的访花昆虫有50余种,分别隶属于膜翅目、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和 半翅目。在不同天气、不同生境、不同性别的植株记录到的访花频率及高峰时间不同:花粉提供者的 访花高峰早于花粉接受者的;雄株上的访花频率高于雌株的;两性株接受花粉时的访花频率高于提供花 粉时的;而天气越晴朗,刺五加地块(patch)越大,则访花频率越高;每日接受光照越早,访花高峰越早。 (4)从传粉效果看,刺五加种子的形成完全依赖于传粉昆虫的活动。其中,蜂类,如熊蜂、花蜂、切叶蜂、胡蜂和蜜蜂等是最有效的传粉者,其它昆虫如粉蝶、食蚜蝇、寄蝇和鳃角金龟等对传粉也有帮助。  相似文献   

20.
蜂鸟是世界上已知最小的鸟类,最小的蜂鸟体长只有5.5厘米,它们和蜜蜂一样主要以吸食花蜜为食。不过,虽然它们已经比普通的鸟类小了很多,但仍然不能像蜜蜂那样钻进花朵里采蜜。为了获得食物,蜂鸟也有自己的办法。它们长着长长的喙,通过快速地扇动翅膀可以让自己保持悬停。这样,它们就可以像打针一样将喙直接插入花朵,悬停在空中吸取花蜜。同时,蜂鸟还有一项独一无二的特技——倒飞。这样,它们饱餐之后就可以利用倒飞的方式将喙抽出花朵。但是,正如人类倒着走会比正着走更累,蜂鸟倒飞是不是也会消耗更多的能量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