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恐惧是一种心理反应,它是由于刺激作用于人的大脑皮层,使原有的动力定型遭到破坏,引起皮质的兴奋,通过兴奋的传导与扩散导致各器官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而由此变化引起的刺激再重新传递回大脑与新的动力定型结合就产生了异样心理反应——恐惧感。人的恐惧心理表现为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注意力分散、神经过度紧张、情绪不稳定等等。体育教学中,部分学生对动作复杂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学中正确的动作示范,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直接感受,以提高掌握动作要领的效率,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  相似文献   

3.
唱焕德 《考试周刊》2007,(31):123-125
动作示范是体育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直观教学法。它是通过具体的动作示范,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所要学习的动作的表象,以了解所学动作的结构、要领的方法。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并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而中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需要直接的感性经验作支持。因此,体育教学中正确的动作示范,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直接感受,以提高掌握动作要领的效率,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  相似文献   

4.
动作示范是体育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直观教学法。体育教学中正确的动作示范,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直接感受,提高学生掌握动作要领的效率,而且还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本文主要介绍了动作示范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以及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动作示范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陈利 《成才之路》2009,(28):56-56
动作示范是体育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直观教学法。它是教师通过具体的动作示范.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所要学习的动作的表象,以了解所学动作的结构、要领的方法。体育教学中正确的动作示范.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直接感受,以提高掌握动作要领的效率,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可见,教师的示范对于取得优良的教学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示范是体育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生动、具体的直观教学法。它是教师具体的动作,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所要学习的动作的表象,以了解所学动作的结构和要领的方法。体育教学中正确的动作示范,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直接感受,以提高掌握动作要领的效率,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可见,教师的示范对于取得优良的教学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前手翻是高师体育专业学生体操普修课中必须学会的一个基本动作,应在建立正确动作概念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技能迁移原理,采取一切有效教学手段方法,加强练习帮助学生形成巩固的动力定型。  相似文献   

8.
前手翻是高师体育专业学生体操普修课中必须学会的一个基本动作,应在建立正确动作概念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技能迁移原理,采取一切有效教学手段方法,加强练习帮助学生形成巩固的动力定型.  相似文献   

9.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示范是最常用的一种直观教学手段,是运用最多、最普遍的形式,是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法。体育教师掌握正确的动作示范,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直接感受,提高掌握动作要领的效率,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  相似文献   

10.
马会婷  韩博 《考试周刊》2010,(27):121-122
体育学科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掌握动作技术,但是正确的动作技能形成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教师付出一定的智慧,让学生充分体会运动的愉悦感和成功感,从而使学生喜欢并参与体育运动,并为他们的终身体育运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动作示范是体育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直观教学法.它是教师通过具体的动作示范,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所要学习的动作的表象,以了解所学动作结构、要领的方法.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并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而中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需要直接的感性经验作支持.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正确的动作示范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直接感受,以提高掌握动作要领的效率,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可见,教师的示范对于取得优良的教学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卜天齐 《考试周刊》2011,(69):144-144
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学生难免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动作,如不及时纠正,就会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因此,教师掌握预防和纠正学生错误动作的方法,是使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和技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场地与器材的变换,语言、竞赛等刺激方法,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良好的兴奋状态,以提高教学效果,并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一、提出问题:诱导训练是体操教学与训练中的辅助手段,为了掌握某一动作,选用与该动作相近或相关的动作进行组合.调动运动员自身的力量,由易到难逐步掌握这些动作,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且早以为大家所熟悉的目的动作诱导.然而我所提出的是语言诱导在体操教学与训练中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对练习者在学习和掌握动作的过程中首先进行语言诱导,把动作的技术要领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或用语言提示讲述给练习者,使练习者对所学动作在大脑中形成一个正确完整的概念即运动表象,认为自身已经可以完成动作,然后再进行动作诱导,使运动员更快更准确地掌握动作,在练习者能熟练完成动作之后应继续进行语言诱导,使练习者达到动力定型从而牢固地掌握动作,进一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在体操教学与训练中具体运用语言诱导,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1中学体育差生心理障碍的表现与成因1.1心理障碍的表现心理障碍就是因心理因素阻碍和影响人的潜能的发挥,对来自内外的刺激不能在最佳状态下做出应答行动。心理过程说到底是通过一系列生理过程来实现的,任何一种行为可以说是暂时神经联系在建立、强化或再现,是极其复杂和多变的。研究表明,人们所做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凭借神经系统和分泌系统的双重调控在时间和空间的位移过程,是众多感受装置、效应装置和调控中心装置三者按神经的反馈线路连结在一起,通过互相作用,反复筛选调整,使人得到稳定的、平衡的适应性活动,即形成“条件反射”,或称“动力定型”。所有“动力定型”的结构有兴奋点也有抑制点,也就是成镶嵌形式而存在,一旦刺激出现,肌体则按需要依顺序对外界刺激做出适应性行为。心理因素是反射活动的重要因素。心理活动无时不有,无时不在地进行着调整。这种调整就是不断地克服各种不利的心理因素,去实现个人和集体的目标。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各种途径,采取有效措施对学生进行调控,激发其内在动力,其目的也是在于建立其正确的“条件反射”。笔者将体育成绩在70分以下的同学定义为体育差生。通过对这些体育差生的调查,得出体育差生普遍对体育课兴趣不大,只有8.2%表...  相似文献   

16.
动作示范是体育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赢观教学法。它是教师通过具体的动作示范,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所要学习的动作的表象,以了解所学动作的结构、要领的方法。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并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而中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需要直接的感性经验作支持。囚此,体育教学中正确的动作示范。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必要的肖接感受,以提高掌握动作要领的效率.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必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可见,教师的示范对于取得优良的教学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学生难免会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动作,如不及时纠正,就会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因此,教师掌握预防和纠正学生错误动作的方法,是使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和技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张振军 《新疆教育》2012,(23):81-81
体育教学与其它学科一样,提问重在引导,贵在善问和会问,我们在备课时,既要备体育动作技术的讲解、示范、练习保护方法,同时为了使学生加深对体育动作的理解,形成巩固的动力定型,必须进行适当的提问,通过问,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凭借已知探索未知。  相似文献   

19.
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进行示范教学时,还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专门性或辅助性练习时,通常会伴随着发生各种感觉信号,如视觉、听觉、肌肉运动觉等等。注意合理利用这些感觉信号,有利于提高体育课教学效果。在听觉信号中,有的是人为的,比如用笛声、口令、击掌、鸣枪等,要求学生开始、持续、停止某一动作,或用词语来帮助纠正某一错误动作,这属于外加听觉信号。这是体育课教学中普遍、经常运用的。除这些外加听觉信号外,还有一种听觉信号,是在动作进行过程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学既要学习技能、技巧,同时也要经常提出问题、解答问题。体育教学与其它学科一样,提问重在引导,贵在善问和会问。我们在备课时,既要备体育动作技术的讲解、示范、练习方法,同时为了使学生对体育动作的理解,形成巩固的动力定型,必须进行适当的提问。通过问,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凭借已知探索未知。在设置具体问题时应把握好难度与坡度,以便使学生的思维活动逐渐由已知导向未知,达到释疑解惑之目的,实现知识的迁移和智力的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