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笔者很欣赏日本企业界进行新人培训时的一句话:你的工资是顾客发放的.这句话体现了顾客至上的理念.在图书的命名上,这一理念同样适用.图书的命名,要方便读者,贴近读者的理解水平.关于《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这本书,有出版社的编辑在2010年《科技与出版》上发表文章,指出这样大白话的书名根本就不配作为书名.  相似文献   

2.
卷首语     
读者反映说,《中国图书评论》有了新的面貌,这使我们欣喜;读者批评说,《中国图书评论》还有很多不足,这更使我们振奋。赞美也好,批评也好,这说明《中国图书评论》已经引起了读者的关注,这就是一个成功。投石而有回声,证明了石的存在。我们盼到了回声,为此我们感激读者。今年前三期《中国图书评论》在内容与形式同步提高上下了功夫,我们是希望  相似文献   

3.
图书质量的经济性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图书市场所容括的图书品种和数量激增,读者的购买行为趋于成熟,关心质量问题的读者日益增多,这已成为时代的趋势。从商业角度看,在吸引顾客再次光临的所有因素中,首要因素是产品质量的好坏。但是当今市场上很多图书选题雷同,同质化现象严重,编校差错离谱,当读者发现图书有严重的质量问题时,他们会形成一股经济上和政治上的潜在力量,来对付这个问题。面对日益变得挑剔的买方市场,出版社的图书质量是取得图书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认为,质量既指那些满足顾客要求,从而使顾客满意的产品特性,又意味着没有造…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中国图书“走出去”战略的推动下,《话说中国》、《中国读本》、《中国文化读本》等图书,以“中国”为主题,展示了中国文化传播的宏观思路,受到了海内外读者的欢迎。这也启发人们思考:如何通过多种媒体以及创意活动,让中国文化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2007年一个以“中国元素”命名的网站,借助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时机,  相似文献   

5.
基于重视命名的科学性,准确反映事物内涵的原则,认为《中图法》(第四版)将全称由原来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改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删去作为类分对象—"图书"这一关键词欠妥,同时探讨S农业科学、T工业技术等一级类目以及T工业技术大类中几个二级类目命名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以国际通用的命名法规(《国际藻类、真菌、植物命名法规》等)为依据,介绍并例举双名法、三名法命名规则及书写方式,以便于编者和读者在面临此类问题时,能正确理解植物学名的含义,并正确编排科技类图书中的植物学名。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与广大作读者建立联系,了解作读者的需求,宣传《图书情报工作》的办刊理念,办刊方针和学术建设,宣传《图书情报工作网刊》,与同行期刊进行信息交流和合作,提高《图书情报工作》的知名度,促进《图书情报工作》与广大图书馆实践研究人员、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人员和同行期刊的深入了解,2011年3月20-26日,《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由社长兼主编周金龙研究馆员带队,国家科学图书馆编辑出版中心初景利主任,《图书情报工作》副主编易飞和编辑部主任杜  相似文献   

8.
青年钢琴演奏家郎朗的英文自传《Journey of A Thousand Milesc My Story(千里之行)》4月初已完成最后清样,将于今年7月由美国兰登书屋推出,而自传的中译本则于郑州书博会期间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北京贝贝特图书公司提前出版,中文读者可先睹为快。之所以将自传命名为《千里之行》,年仅26岁的郎朗想用这句箴言提醒全世界的读者:“我的故事有关中国。”  相似文献   

9.
电纸书能否引领数字阅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订货会期间,中华书局的开年新书《孔子》和房企高管谢强撰写的《一个文人的地产江湖——回首我在地产圈这十年》,在传统图书渠道和汉王电纸书上同步首发。这意味着读者可以在第一时间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记者韩阳)青年钢琴演奏家郎朗的英文自传《Journey of A Thousand Miles:My Story(千里之行)》4月初已完成最后清样,将于今年7月由美国兰登书屋推出,而自传的中译本则于郑州书博会期间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北京贝贝特图书公司提前出版,中文读者可先睹为快。之所以将自传命名为《千里之行》,年仅26岁的郎朗想用这句箴言提醒全世界的读者:"我的故事有关中国。"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笔者在《故事会》品牌发展与延伸上作了一些探索,利用《故事会》的品牌优势,深层次地开发了相关图书产品——历史百科全书《话说中国》,在实践中形成了一些书刊互动、立体发展的出版理念一、书刊互动是以依托品牌杂志为前提的。《故事会》品牌在读者中的广泛认同度,是历史巨制《话说中国》得以问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驳于连》,本来是为法语读者写的。没想到会引起中国知识界的兴趣。最初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主任张西平教授提出要把它翻成中文,在他主编的《国际汉学》上发表,供中国读者参考。后来认为读这一学刊的圈子太小,不如交给《中国图书评论》,张教授也同意了。在此感谢他的支持,也感谢《中国图书评论》的杨平总编辑和程巍先生接受了这篇篇幅比较长的评论,更感谢早在30年前在日内瓦认识的郭宏安先生,他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把它译成中文。  相似文献   

13.
图书出版的杂志化运作是指在坚持图书自身特性的同时试图吸收杂志的传播、运行特点来创造图书形式和营销的新特色,这是一种"差异化"运作理念.所以,图书出版的杂志化运作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理念的借鉴,而非媒介形式的转变,它是在坚持图书运作模式的基础上,利用杂志的优势"包装"自己,创造自身"亮点",来吸引读者眼球,满足读者需求.  相似文献   

14.
图书社会效益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版活动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这是我国出版业必须认真贯彻的重要原则。图书的社会效益是指图书有益于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出版效果。关于这一点出版界已形成共识。但是图书的社会效益如何衡量,如何量化,即如何评判一本图书的社会效益好于另一本图书的社会效益。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有必要对图书的社会效益的产生过程作一微观描述。一本图书要产生社会效益首先是该图书要有读者,图书的社会效益的产生是通过该图书的读者来体现的,不能想像一本没有读者的图书会产生社会效益。其次,该图书能对读者产生一定影响力,这个影响力表现为该图书所载信息或被读者所认同,或给读者以启示,或给读者以美的享受,或是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或是满足了读者的各种情趣。总之,该图书影响了读者今后的行为。这个影响力对不同的读者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即使是对同一位读者因时间的差异其作用效果也不同。甚至对这个读者起正效应,对另一读者会起负效应。如专业图书对不同的专业人员产生的影响力差异就很大,同样一本《唐诗三百首》读者对象不同,其对美的享受程度也有差异。像《红楼梦》《人体摄影画册》等作品对文学家、艺术家或其他一些读者来说,能起...  相似文献   

15.
1986年度图书“金钥匙”奖评选说明一、为了促进图书出版工作的繁荣,不断提高图书质量,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出版界与读者的联系,《博览群书》、《编辑之友》、《书林》、《杂家》、《编辑学刊》和《文汇读书周报》决定联合发起“1986年度图书‘金钥匙’奖”评选活动。二、本评奖活动于每年第一季度开始,由参加活动的出版社提出上一年度的初版优秀图书书目,读者可自由投票推荐其中的若干本,作为进一步评选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图书情报工作》从其前身诞生的1956年,至今已经40年了。当此《图书情报工作》创刊40周年之际,我谨致以衷心的祝贺!  有幸在《图书情报工作》编辑部工作4年,编辑们强烈的事业心,严肃的使命感和苦心孤诣地不懈追求刊物的高品位的精神令我十分感佩。正是由于他们有这种高尚的精神境界,在图书馆学情报学园地上忘我地辛勤耕耘,才培育出了读者交口称赞的《图书情报工作》这朵奇葩。我不揣浅陋,愿把个人感受向读者朋友倾述。  一个刊物的成功,首先要有正确的办刊方针。确立办刊方针似乎不难,而要多年如一日地坚持正确的办刊方针就不是易事了…  相似文献   

17.
1、前年,戴鹏海发表《图书发行的“中间梗塞症”》,举《赵元任音乐作品全集》征订只有600册,读者到处买不到为例,说明流通领域的“梗塞”,使得书籍印数偏少,读者“买书难”。这种情形现在还有。通常叫作“订货萎缩”,或“滑坡”。“订货萎缩”这件事,在1986年全国图书发行工作会议上已成为一个话  相似文献   

18.
面对许多图书馆不同程度地存在低质图书这一不争的事实,图书馆界应本着读者至上理念,创新机制,依靠读者力量,采集运用读者的图书评价信息,构建图书综合评价机制与书评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剔除低质图书,让读者共享优质图书服务。  相似文献   

19.
一、为了促进图书出版工作的繁荣,不断提高图书质量,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出版界与读者的联系,《编辑之友》、《博览群书》、《书林》、《编辑学刊》、《文汇读书周报》、《书讯报》、《出版研究》、《中州书林》8家报刊,决定在“1986年度图书‘金钥匙’奖”评选活动的基础上,继续举办“第二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评选活动。二、第二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评选办法:从1988年5月份起,分别在上述报刊上刊登统一选票(同时刊登各出版社推荐书目),由读者填写后,直接邮寄山西省太原市并州北路11号《编辑之  相似文献   

20.
研究图书市场:总编辑的必修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一个出版社的总编辑如果还是整天置身案头,埋头书稿审核,去充任一个审读员的角色,那决不是称职的总编辑。在新形势下,作为一个合格的总编辑,首先,在出版理念上,应该明确出版社的效益必定是在图书市场上体现出来的,出版的图书应该是受读者欢迎的、适合人们文化消费需求的,束之高阁或者压在库底的图书只能是出版者失败的标志。在营销理念上,则应该明白,为自己的图书去找读者还只是停留在一个肤浅的层面上,我们要树立的应该是为读者去寻找他们所需要图书的理念。一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总编辑,就应该具备这样的出版理念和营销理念。也许到这个时候,才能说我们开始进入“创作出版”的境界了。这也就意味着出版社的总编辑在新形势下,必须更新出版理念,转移工作的重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