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运动员赛前心理准备状态如何,不仅可以影响运动员运动潜力的发挥,而且还直接影响运动成绩,因此,重视和研究运动员赛前心理准备状态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结合运动心理学的理论,重点论述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的特点,作用和方法。对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准备训练提供了训练方案。  相似文献   

2.
运动员赛前心理准备状态如何,不仅影响运动员运动潜力的发挥,而且还直接影响运动成绩,因此,重视和研究运动员赛前心理准备状态是非常重要的,结合运动心理学的理论,重点论述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的特点,作用和方法.对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准备训练提供了训练方案.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对省、市级专业运动员运动成就动机与训练态度及赛前情绪的关系作出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被调查运动员在运动成就动机方面不存在显著社会取向;两种取向运动成就动机、不同等级的运动员在训练态度上没有显著差异;对现有相关文献综述后得出,社会取向运动成就动机是影响赛前个体失败焦虑...  相似文献   

4.
《教育》2014,(5)
正体育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是指施训者和受训者在组织实施体育运动训练的实践活动中,依据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和科学原理而确立的基本行为准则。体育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产生于训练实践,依托体育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它的提出是为了保障体育运动训练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施训者只有掌握和运用好体育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才能科学地组织训练活动,恰当地选择训练内容,正确地确定训练方法,有效地促进训练发展,提高体育运动训练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5.
陈红培 《考试周刊》2010,(45):126-127
通过对仙桃职业学院田径队参加湖北省历届大学生运动会比赛成绩,依据高职院校田径业余训练的特点和条件,从运动员的选材和运动训练学理论角度,对高职院校田径队赛前短期集训的计划制定、负荷结构、训练内容、恢复等问题与同行们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运动员赛前排泄频繁,主要特征是小便次数明显增多和不停的出汗,这种反应,实际上是心理诱导的作用,视为应激性排泄频繁。通过应激学说的论证原理如何加强赛前心理训练的原则和方法,可以缓解和消除赛前紧张和焦虑的应激刺激,使运动员水平得到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7.
姜飞 《考试周刊》2009,(13):152-153
文章作者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就现代散打运动中运动员如何在赛前进行心理调控提出了一些见解,从赛前专门心理训练的内容与任务着手,通过对散打运动员赛前的几种心理状态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若干种针对赛前不良心理状态的克服及训练方法,旨在为教练员和运动员今后的运动训练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专项化是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为了更深入准确的了解排球项目力量训练专项化的内涵、揭示排球力量专项化训练应遵循的规律,以力量专项化训练的内在结构为切入点,分析排球运动力量专项化训练各个结构的特征,期望为排球教练员选择和设计专项力量练习手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赛前训练的宗旨在于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达到竞技状态。心理训练属赛前训练的一部分。在跳高这个项目中,心理训练对运动成绩影响很大。一些专家认为,跳高运动员获胜起码百分之三十要归功于心理训练,心理训练的安排占全部训练的四分之一,  相似文献   

10.
根据篮球运动竞赛的特征及影响爆发力的因素,从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等方面,讨论了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爆发力的生理依据及训练内容、方法、手段、负荷强度和训练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寻找定向越野运动训练过程中与运动强度相适应的敏感指标,监测定向越野运动员运动训练过程中的身体机能变化,本文利用分光光度法对我院九名定向越野运动员进行了赛前五周血氨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赛前五周运动员的血氨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出现了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结论:定向越野运动训练过程中,血氨能够精确地评价运动员的机体机能状态。  相似文献   

12.
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实验法等科研方法,对短跑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进行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赛前加强运动员心理训练能消除或降低运动员的紧张心理、稳定运动员的思想情绪,对提高运动成绩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系统的心理训练可以培养运动员坚忍不拔的品质,可有效地提高运动员机体适应能力,为提高短跑运动成绩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运动训练学是体育学院、系本科生的必修课程之一 ,它是研究运动训练过程中一般规律的科学 ,就其理论体系而言 ,还很不成熟。笔者就运动训练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属性、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问题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4.
运动训练原则自产生以来,不断发展和创新,最终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在训练运动员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阐述了运动训练原则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并分析了运动训练原则的体系构造,最后对运动训练的发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柔道运动竞技对抗的特点以及运动员在比赛或大强度训练后所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的分析。指出恢复手段对于消除疲劳、减缓压力,使运动员达到赛前最佳竞技状态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出恢复训练应成为运动训练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  相似文献   

16.
杜韫洁 《考试周刊》2011,(92):133-134
作者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并结合教学训练实践,阐述了击剑运动员赛前心理特征和主要表现,提出了赛前心理训练的方法与手段和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17.
反馈理论在各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与指导意义。在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中充分利用反馈理论,使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内容和方法注入了更多、更科学的内涵,以适应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提高运动训练水平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业余跳远运动员赛前训练的内容与方法,希望对跳远比赛成绩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本探讨了现代科学技术理论在运动训练中的运用以及对运动训练的影响,由此认为,运动训练科学化是以现代科学技术理论为基础的,训练理论、方法及手段的变革与现代科学技术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体育训练原则是反映运动训练规律,并要求人们在训练中必须遵循的准则。它是教练员和运动员及科研人员在多年实践中不断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掌握训练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