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娴  吴清裕 《新教师》2022,(3):38-39
育人方式变革是教育改革的焦点和重点.育人方式变革集中体现在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从学科"割裂"走向学科间"融合",从"理论研究"转向"融合实践".  相似文献   

2.
育人方式变革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焦点和重点问题.育人方式变革集中体现在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从学科"割裂"走向学科"统整"、从"坐而论道"转向"学科实践"四个方面的变化上.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回答的是"教什么"以及"教到什么程度",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首先要面对的问题。确定教学目标,除了要遵循教学的一般规律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立足文本的语言形式,尊重文本的文体特征。文体是文学情味、审美体验和形式特色的统一,相对于语言文字、篇章结构而言,它是更高级的一种语文形式。从文体角度拟定教学目标,能帮助我们准确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凸显语文本位,从而把语言表达形式的领  相似文献   

4.
正教材的内容不等于教学的内容。用教学的眼光阅读文本必然会存在着取舍:文本主题的取舍、阅读价值的取舍、教学内容的取舍……作为教材,语文教育者更应学会从"教学"角度进行取舍。备课取向:在主题意识与语文意识间取舍苏教版六下《孔子游春》一文,通常会有几种备课取向:走近孔子、走向古文、走向尊师、走向思维方式、走向表达意识……编者把本文安排在"尊师"单元,该单元还有《莫泊桑拜师》《理想的风筝》《明天,我们毕业》等课文。不少教者从单元主题角度出发,在教学中走上主题教学之路。语文教学要由"教课文"转向"教语文",这是  相似文献   

5.
<正>语文阅读教学的本位是对语言的玩味与感悟,以及对语言背后价值取向的感知和人文精神的悦纳。教师独立地走进文本、品味语言,是教学富有成效的前提;教师善于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品味语言,则是阅读教学成功的关键。走进文本、品味语言的常用方法,包括语境解读法、涵泳体察法、比较赏读法等。所谓"语境解读法",即回归文  相似文献   

6.
龚自伟 《考试周刊》2014,(40):34-35
对语文来讲,"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语言是"形式",亦是"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从文本体式角度,从学情角度,从课程目标角度出发,做出既突出多元,又重视一元的准确透彻的解读,让课堂回归文本,让学生真正走进语文。  相似文献   

7.
语文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语文课堂出现了不少令人欣喜的变化。语文教学正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学生发展本位转变。然而不少教师对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认识仍很模糊,尽管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运用,但"语言学习"与"精神培育"裂开的现状仍很严重,或一味地强调"感悟",得"意"记"言";或一味地注意"实践",只见"语言"不见"精神",甚至因为过度地追求"丰富的人文性"而丢失文本,空谈精神和思想。  相似文献   

8.
<正>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变在小学语文老师那里已不是新鲜事了,但是在实践层面上,"教课文"的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其焦点和难点就在于教学内容的选择及"语用目标"的确定。"语用",具体指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活动。当然这还是比较空泛的概念,落实到一堂阅读教学之中,如何借助"课文"具体地加以呈现,"语用目标"是否又与文本具有一定联系的规定性,这些都颇令老师们难以捉摸。"语用目标"应该是阅读教学的主问题,和文本内容有着一定的关联,但必须立足于学生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9.
相对于以前的课标,新课标体现了教育观念层面的重建和变革。新课标的创新取向主要体现为:坚持从学科本位走向育人本位,确立实践型的育人方式,坚持从以教为主走向以学为主,以及倡导跨学科学习等四个方面。新课标对教育观的重建不能仅停留在文本的制定上,还需要体现在现实的教学改革中。只有在二者的相互作用下,中国基础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才能顺利展开。  相似文献   

10.
当前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引用教学资源拓展教学时,容易出现"文本失守"的现象.针对这一现状,文章认为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教学必须立足"文本",守住"网络关",把好"自主关",有效拓展语文阅读资源,有效实现语文阅读教学本位目标,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肩承培养学生阅读素养和写作素养的双重使命,在语文课堂上,尝试引领学生从阅读接受本位走向语用表达本位,通过探究文本主旨表达方式、揣摩作品语言风格、捕捉文本可延伸点等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要求我们各个学科的教师都要从"人本"理念出发,将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转变为以"发展为本位"的教学.就数学学科而言,因数学知识抽象,逻辑性强,不少数学教师教学时感到自己教得费劲,学生学得吃力,究其原因,就是数学教师关注知识的"教"多了点,而关注学生的"学"少了点.那么,我们数学教师如何从"文本"走向"人本",为学生创设良好和谐的发展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从而达到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能力呢?笔者做了一点探索.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什么,怎么教?首先要取决于文体本身。什么样的文体就决定了文本的教学价值。要从朗读训练、学生理解文本难易度以及表达形式上发现语言训练点出发,才能真正做到聚焦"语用",而"语用"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4.
群文阅读是语文阅读的一种新形式,它是由传统的单一文本的阅读教学走向多文本的阅读教学。群文阅读教学更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速度,更关注学生在多种多样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开展写景文的群文阅读教学势在必行。立足学情,有主题地萃取文章,让群文紧密聚合起来,并从语言积累、写作特点的角度细研文本,同时关注语言文字运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实现"教课文"到"教语文"的美丽转身。  相似文献   

15.
<正>如果说,语文课堂"教什么"是决定教学效益的根本因素,那么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就是确定"教什么"的先决条件。一、追本溯源,论世为先创作的规律告诉我们,文本往往呈现出"是什么"和"怎么样",而常常把"为什么"隐藏在文本背后。"是什么"解决的是追问的对象,"怎么样"解决的是"对象"形态、形状、形象等,"为什么"解决的是意义性、价值性、关联性的问题。要想准确解读文本,必须从阅读浅层的"是什么""怎么样"走向追问深层的"为什么":追  相似文献   

16.
阅读教学应该从阅读本位向表达本位突围,从传统"教课文"向"教语文"转变,引导学生在品味、发掘语言中感悟言语形式,解开言语表达的密码。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语言进行辨析比照、吟诵咀嚼、联想模仿等,让学生在解开言语表达密码的基础上,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飞跃。  相似文献   

17.
王本位,还是民本位?——儒家立场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儒家大师们先后提出了种种"亲民"、"民贵"的观念,但他们的大量有效的文本材料可以表明:儒家在政治领域的主导性立场并不是关注民众生活、维护百姓福祉的"民本位",而是维护君主权威、关注朝廷利益的"王本位",亦即熊十力指出的"以尊君大义为其重心",具体表现在它不仅将民本位从属于王本位,而且在出现冲突时还会为了维护王本位不惜否定民本位.  相似文献   

18.
言语实践,立足于语文课程的宏阔视野,指向语文课程的本体特质,指向语文素养的培育与提升,更指向诗意的言语人生。其课程视角,从“儿童母语”走向“言语人生”;精神旨归,从“阅读本位”走向“表达本位”;内容甄选,从“教课文”走向“教语言”;实践路径,从品味“语言”走向习得“言语”。言语实践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站在了语文的本体立场上,观照言语生命的蓬勃成长,是自赎,更是新生。  相似文献   

19.
在课堂中,教与学相伴相依,学是教的起点,也是教的归宿,更是体现教学价值的所在。聚焦"学",需要在"教"的引导下让"学"从自发走向自主与自觉,"以儿童的方式""以专业的方式"聚焦"带得走的东西",促使学生自己生长、自然生长和自由生长。  相似文献   

20.
李华平老师在教授《老王》的两堂课中紧扣文本"转向内",紧抓"关键"抓"症候",用最少的"教"使学生最大程度地"学",充分使教学价值最大化。特别是对于《老王》这一篇解读价值极大,却被人教"烂"了的文本,李老师用其独特的方式,为我们展示了语文教学的"正道"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