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语文作为一门滋润儿童心灵的基础学科,对保护学生难能可贵的童真,发展学生天真烂漫的童趣,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与至关重要的作用。习作教学要回归生活,就要体现学生的童真童趣,更要彰显学生的个性,这样才能保护学生的童真童趣,让学生的习作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习作教学中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过分强调命题习作等现状,提出了“儿童本位的体验式习作探究”这~研究课题。这既是对传统习作教学的大胆颠覆,也是对习作教学应然模式的本真建构。在课题研究的实践过程中,通过重现生活情境、打造活动文化、走进儿童天地,回归童真、唤醒童心、激起童趣。该课题研究,“儿童本位”是出发点,“情感体验”是途径与手段,培养儿童习作意识是根本旨归。  相似文献   

3.
要让学生的习作富有童真童趣.首先要在他们心中“贮藏”一颗童心.而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充分体验,就是“铸就”这颗童心的最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4.
儿童习作,不仅反映着儿童的生活世界,也折射出儿童的精神世界.一篇习作就是一朵儿童的心灵之花,就是一棵儿童的精神之树,就是一条儿童的情感之河.可是细细阅读儿童的习作,却发现在章言稚语的后面,儿童的精神世界中缺失童真,缺少童趣,泯灭了童心,沦丧了童性,"作"的气味太浓,教育别人的架势太足,个性的本真显得太虚.那么,如何才能让儿童的习作充满童真、童趣、童心和童性呢?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以“记录生活”的形式进行习作训练.要求学生的习作记录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怎样将生活与作文训练有机结合在一起呢?在此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张红霞 《新疆教育》2012,(21):126-126
新课程呼唤习作本质的回归,强调习作训练要从学生的主体性需要出发,与学生的生活挂钩,还学生习作本来的面目,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尽情表达,用充满个性的语言表达,写真体验,抒真感情,展现出学生习作的童心、童真、童趣。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习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  相似文献   

7.
儿童具有独特的情趣、思维、心理、生活,我们不防暂时把属于孩子本身的特色统称为儿童本色。孩子的习作理应还其儿童本色,即让童心袒露,让童趣回归,让童真再现,让习作成为孩子自己的习作。要知道,儿童能写出属于儿童本色的个性作文,这是一种多么令人向往的境界呀!本文将重点阐述如何在孩子的作文中彰显儿童内心本色、生活本色、自然本色及生命本色,以激发兴趣,盘活积累,自由表达,优化评价,使属于学生生命个体的个性习作得以催生。  相似文献   

8.
趣味作文,顾名思义,关键在于“趣”字:只要广大教师能立足文本又能超越文本,秉持“守望童真,发现童趣”的习作指导理念,只要我们长期坚持以趣导练,让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就可以摆脱传统作文的奴役,从根本上消除学生的“畏作”心理,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就会妙趣横生,学生的习作园地就会争奇斗艳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9.
作文批语是教师和学生心灵的沟通,感情的交流。教师要在作文批语上下工夫,融入自己的情感。尊重理解,倾听孩子心灵相通的对话;真诚赞美,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注重启发,在评语中怜惜孩子的童真;回归生活,让孩子在习作中放飞童心,在习作成中自由放飞童音、童趣、童真、童心。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堂本应该是儿童的乐园,但是,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语文教学失去了儿童本应该具有的童真与童趣。文章从引导学生发现,让课堂充满语文味;创设教学情境,让童趣在情境中闪烁;激发想象思维,让童真在课堂中流淌;要让读写互促,引导学生体验语言意味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成人对儿童世界的过多介入,很多儿童已不再具有童真,他们的世界由不得自己做主,文章自然也缺少了一分儿童的视角。要找回儿童的那部分童真视角,就必须去探索童年的乐趣,把学生们从课堂中解放出来,把富有童趣的生活还给他们,让他们通过学会追寻生活的本源,感受习作的快乐。本文尝试通过建构儿童特有的写作视角,还原写作的"童性"、让学生童心回归、丰富写作素材、唤起写作本真、增强写作自信,让作文教学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2.
儿童作文就是要在作文中尊重儿童的天性,呼唤儿童的灵性,张扬儿童的个性,还习作以自由风采。但我们教师总在经意与不经意间用成人的眼光去要求、审视儿童作文,总是把写作技巧灌输给学生,用统一的标准去评价儿童作文,使得儿童不敢越雷池半步,所写的习作只是重复别人的意思,无自由和个性可言。其实,要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习作中,还习作以生命风采,教师必须转变观念,真正理解儿童,读懂儿童,还作文以童言、童趣、童心、童真,释放儿童的心灵自由。一、儿童习作自由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1.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自我实现是一个人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只…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建构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性、实践性活动为基础的动态、开放的习作教学过程,学生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主动学习,以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写出对生活的认识和感觉,写出孩子的童真、童趣.在互动式的习作教学中逐渐培养自主习作能力。一、互动。让学生相互成为习作的读者在写作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倡导建立“读者”共同体。为了学习的需要,写作学习中的“读者”应该是具体的、学生熟悉的。那么,我们就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同学读者”的优势.增强学习者的互惠感.促进写作学习者共同体的生成。  相似文献   

14.
“童真语文”是季科平提出的教学主张,它合乎“儿童语文”的本质要求——“让孩子在童趣中学到真语文”。历经十年打磨的“童真语文”,体现了“儿童语文”各种教学样本的内在共性,成为值得借鉴的优秀样板。“童真语文”的首要追求是让孩子在“童趣”中学习:“童”是因材施教的初始之材,“童”是导儿学步的天然对象,“童”是循序渐进的开序阶段“。童真语文”的核心追求是让孩子学到“真语文”:“真”是母语习得之真谛,“真”是面向生活之真途,“真”是授人以渔之真经。  相似文献   

15.
“作文、作文,作得人头疼。”一语道出了师生的心声。教师指导费尽心思,但儿童作文言之无物,干巴巴的,毫无生机。看到这些习作,仿佛面对着一潭死水,怎么也看不到童真童趣。究其原因传统习作教学目标不明、拔高要求、  相似文献   

16.
赵侠 《语文天地》2015,(9):48-49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为解救"两半制度下"的苦难儿童,创办了被他称之为"儿童乐园"的学校。他曾这样描述:"儿童园里无老翁,老翁个个变儿童。"(参见《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917页)要想让儿童在习作园乐起来,教师就应根据儿童所需,让儿童习作回归本位,真正让儿童习作体现童心、童真、童趣;真正让童手写童事,用童手改童作,让儿童真正动起来并能乐此不疲、乐在其中。  相似文献   

17.
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先生曾借韩寒说过的一句话"人生的第一次撒谎常常是从写作文开始的"抨击现在的中小学作文教学。的确,翻开学生的作文本,儿童缺乏自己的思考与表达,童意不在,童话流失,童真难寻,童趣无味。真话作文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我想,语文教师作为孩子童年精神世界的构建者和守护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引导每一个孩子说真话,抒真情,努力让儿童习作"童趣盎然、童心灿烂、童言无忌、童笔生花"。一、走进生活,在观察中丰富感知五彩斑斓的生活为学生习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相似文献   

18.
“扬童心,葆童真,激童趣——构建适合儿童天性的小学教育”是1998年以来我校教育科研的主攻方向,是推进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综合性、整体性的教育改革研究。本研究中“童心”指以儿童的自然天性与天赋资源为基础的人格结构;“童趣”即智趣,是建立在儿童求知欲和探索欲基础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童真”即纯真善良,是符合儿童天性的亲社会态度倾向。“三童”教育旨在以“童心”为基点,架构儿童的自然天性与儿童发展之间的桥梁,尊重儿童文化,力求让校园生活展示儿童完整的生命形态,实现学科适应儿童,教学富有童趣,生活展示童真,校园张扬童心。让儿童动手动脑,爱学爱玩,同伴同乐,师生共长,享受健康安全、愉快积极、爱探索有创意的校园生活,回归童年生活的快乐,使受教育者体验发展的愉悦,使教育真正步入和谐的审美境界,并由此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和谐发展,促进家庭、学校、社会的联合协同。  相似文献   

19.
习作是学生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反映。习作本应顺其自然,更应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悉心体味,“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然而学生作文千人一面。缺乏童真童趣、真话真情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所以,如何闪现真实的学生世界中的童真、童趣、童乐,使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成为一件快乐的亭睛,是我们语文老师所要解决的问题。这里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名师画板]小学生习作应该充分体现孩子的天性,不要束缚孩子的表现欲,而让他们自由表达,自然流露真情。因此,在语言文字的表达、情感的抒发上,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语言描写尽量体现儿童化,这样,写出的文章才具有童真、童趣、童味、童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