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童话是一种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体裁,因其内容丰富多彩、情节离奇,更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所以受到儿童的广泛欢迎。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符合儿童的特点,收纳了很多童话体裁的课文。教师在童话授课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课文的内容,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率和目标,使学生沉醉在童话世界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想象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本文主要对童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应用策略进行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儿童的思维明显带有童话特点,童话可以把儿童带进一个超越时空的神奇境界,使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满足。如果在教学中能给儿童创造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童心的世界,把知识的教学与童话的魅力结合起来,教学就能取得更大的实效。在文中,笔者主要从听、说、读、写四方面来阐述在教学中如何运用童话来优化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3.
童话隶属于儿童文学范畴,无论是题材还是内容、情感都与儿童的思维水平、认知结构相符合,是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一种文学作品。对小学生来说,他们极易被童话中生动的故事、有趣的人物吸引,并在读故事的过程中增长见识、发展思维和想象力。本文由此出发,对小学语文教学现存问题、童话教学价值展开分析,针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融入童话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童话具有较强的趣味性,深受学生的喜爱。小学生的身心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童话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儿童的思维和想象力都有一定的启迪作用。对童话教学的误区进行分析,并结合教学经验提出问题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童话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童话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表演,引领学生把握插图形象,让学生多形式地朗读文本,再复述或续写童话,从而促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动,促进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邹昭文 《辅导员》2012,(Z2):45-46
童话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其绮丽的想象、夸张的语言,拟人的手法符合儿童的思维和语言特点,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在童话的教学中,如果能将情节欣赏,语言感悟与思维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能让学生学会欣赏童话,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开放性、批判性和创新性。现在就以《巨人的花园》举例:一、在词句的分类积累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在课文的教学中,学生习惯将词语按照文本出现的顺序机械抄写、识记,这样的词语积累,是与文章的段落内容、故事情境割裂开来,不利于学生深刻  相似文献   

7.
人们常常把童话比作是人类精神发展的基石。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童话在儿童的成长中确实有非常独特和重要的作用。这也决定了童话教学的独特性。但在语文课堂中,由于受习惯性思维的影响,教师往往把童话教学和一般的记叙文教学等同起来,将文本化整为零,条分缕析,  相似文献   

8.
<正>童话是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维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儿童文学体裁,是小学语文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标在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要求学生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探索童话教学策略,借助童话教学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童话是一种以儿童为主要阅读对象的文学体裁,因其故事情节丰富多彩、生动离奇、引人入胜,契合了儿童的认知特点、思维方式,而备受儿童欢迎。在小学语文童话类课文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实际教学内容,实施高效化教学策略,实现童话类课文教学目标,让学生在美好的童话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项目化视域下的儿童问学课堂总是以儿童的视角为第一视角,用项目推进的方式,引导儿童自主持续建构,实现儿童的思维发展和素养提升。项目化视域下的儿童问学课堂在进行童话教学时,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如何设计任务活动?来让儿童感受童话,创编童话,下面以《宝葫芦的秘密》教学为例,探究儿童问学课堂项目化实施背景下的童话教学。  相似文献   

11.
傅超楠 《天津教育》2023,(10):180-182
<正>童话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集中分布在第一、二学段,是学生非常喜爱的一种文体,想象力丰富、情节精彩。本文以小学童话教学为载体,以学生思维能力提升为研究方向,尝试重塑童话教学范式,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在童话教学过程中渗透思维训练,借助学生喜爱的阅读载体,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一、关注人物,聚焦个体经历,思维由近及远童话故事中的主人公有的是动物,有的是植物,可以与身边的世界对话。儿童的阅读经验使其能迅速与其共情,  相似文献   

12.
"童话童画"的教学就是让孩子们在看童话、听童话、讲童话、演童话的过程中运用卡通的绘画形式,表现不同的童话情节或意境,并通过童话情节、历史背景材料、不同孩子的思维角度去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欲望."童话童画"能适应包括从未接触正规儿童绘画训练的大多数儿童进行趣味教学,能够有效地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童话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对孩子来说,它有着巨大的魅力和影响力。童话丰富而神奇的想象,正符合儿童的天性和思维特点——富于幻想,喜好新奇。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编童话故事不失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良策,它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激活学生的语言思维,又可以促使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编童话故事在促进  相似文献   

14.
儿童时代是人生的早春,这是一个想象丰富、充满梦幻的时期,儿童的思维明显带有童话特点。童话的幻想性和强烈的游戏精神能满足学生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情趣的需求。教学童话故事,就要遵循这一心理特点,充  相似文献   

15.
童话是“儿童思维活动、高尚情操和志向的生机勃勃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语)思品课教材中有不少文质兼美的童话。下面以义务教育思品双册教材(人教版)的部分课文为例,具体谈谈童话型课文的若干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16.
童话已成为小学生的文学必修课,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陶冶儿童的情操以及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和提升语文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就如何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知童话文体与众不同的美,乐于表达独特的阅读感受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去年的树》是一篇童话教材。教学这篇文章,要找到童话教学的永恒基点:置身儿童视野,牵手童话教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立足童话——以文学的方式把握童话;活化童话——以儿童的视野品味童话;超越童话——为心灵的成长提升童话。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走进童话,体会文本言与意的统一,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童话在儿童心理成长阶段具有特殊的价值,能够启迪儿童的想象力,增加他们的不同生活体验,拓展儿童的思维能力。因此,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有必要融入童话教学。本文从当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现状入手,分析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存在的误区,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实践研究,以期为高水平的童话教学在小学语文中顺利开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19.
童话以其奇特的想象、生动的情节、有趣的语言为儿童营造了一个丰富奇妙的世界。童话能愉悦儿童的心灵,启迪儿童的想象,健全儿童的人格,在儿童的成长道路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童话作为儿童最喜欢的文体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价值。本文以儿童为出发点,浅谈童话类文本教学的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20.
童话是儿童的天然精神食粮,儿童天性喜欢童话,但是据笔者调查,当童话进入课堂后却常常失去孩子的宠爱。笔者认为,这是因为在教学中,童话失去了其最本质的精神,童话的快乐、幻想等特征往往被阻挡在了课堂门外,童话沦落为思想、道德教育的工具,从而导致孩子对童话由喜爱变成了漠然甚至厌烦,童话对于儿童精神世界的滋养、对于儿童心灵的陶冶在教育中竟然成了一种奢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