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文题]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湖北监利县黄歇口镇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聂利,通过独立观察与研究,发现蜜蜂不是像专家所说的那样靠翅膀振动发声,而是有自己的发音器官,蜜蜂的发音器官就在双翅根部。她将这一发现写成论文《蜜蜂并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在第1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荣获优秀科技项目创新银奖和高士其科普专项奖。请以"聂利的发现"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相似文献   

2.
蜜蜂靠什么发出嗡嗡声?权威专家都认为是靠翅膀振动发声。湖北省监利县12岁的小学生聂利大胆挑战这一说法,她说:“蜜蜂有自己的发音器官,不是靠翅膀振动发音。”在第1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她撰写的论文《蜜蜂并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荣获优秀科技项目银奖和高士其科普专项奖。 2001年秋,聂利从《小学自  相似文献   

3.
生物学界一直认为,蜜蜂没有发声器官,只能靠翅膀振动发出声音。但是,一位12岁女孩却用实验证明:“蜜蜂有自己的发声器官,它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的。”这一论断在我国生物科技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2003年8月16日,在兰州市举行的第十八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她撰写的科学小论文《蜜蜂并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荣获此次大赛优秀科技项目银奖和高士其科普专项奖。她是谁呢?她就是湖北监利县黄歇口镇中心学校的聂利同学。下面三个小镜头摄下了聂利同学的成长足迹。镜头一:踏实求学像所有孩子一样,小时候的聂利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她想飞上神秘的…  相似文献   

4.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就会象光的反射一样改变传播方向.这种现象称为声音的反射,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回声.回声时时有,声声皆入耳,但是为什么有些回声我们清晰可辨,有些回声我们却听而不闻呢?原来呀,人耳的分辨能力是有限的,只有当两次南响的时差在0.l秒以上时人耳才能分辨.就是说,只有当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时,人耳才能把回声与原声分开.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O米/秒,在0.1秒内声音将走过34米.因此,要想听到回声,我们离开障碍物的距离必须大于(或等于)17米.如果小于这个距离,回声和原声…  相似文献   

5.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第21课《回声》中,说一只小青蛙在半圆形的桥洞里听到了自己说话的回声,这是为什么? 我们知道回声是指反射或散射回来而能同原发声相区别的声音。人耳能辨别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在1/20秒以上。根据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描速度340米/秒可知,障碍物至少要距人17米,人才能听到回声,而半圆形桥洞半径一般小于17米,  相似文献   

6.
回声是由声音在介质中传播遇到障碍物而反射回来的现象.要能听到并且能分辨清楚回声的条件是:1.在时间上,只要原声和听到的回声的时间间隔在0.1秒以上就可听到回声了.2.在距离上,如果声源距障碍物是s米,因原声与回声往返各一次共需时间是0.1秒,则往一次(或反一次)用去的时间为t=0.1秒/2=0.05秒,则s=vt=340米/秒×0.05米=17米(取空气温度为15℃时的声速进行计算).即声源与障碍物间距离为17米以上,就可以听到回声了.利用回声我们可以测定海底的深度,墙壁的距离以及其他物理量,下…  相似文献   

7.
中学课本是重要的公共文化读物和育人之本,是学生受教育时的主要精神食粮,修订课本时编校者须"安静"、缜密,精雕细琢。通过仔细阅读江苏凤凰科技出版社出版的2012年第3版九年制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四册后,发现这套图文并茂、内容新颖的课本仍有待完善之处。文章对八年级上册《物理》笔录后提出建议共26处,八年级下册《物理》笔录后提出建议共18处,九年级上册《物理》笔录后提出建议共32处,九年级下册《物理》笔录后提出建议共39处。  相似文献   

8.
本刊第10期《千层浪》栏目发表的小论文《蜜蜂不是 靠翅膀振动发声》,荣获第1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 赛优秀科技项目银奖和高士其科普项目奖。  相似文献   

9.
陈惠娟 《物理教师》2005,26(6):7-19
1语言暗示有时,教师的一句暗示话,一声企盼语,就能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记得去年我班的一名学生在学校的橱窗栏里饶有兴趣地看着光荣榜里“优秀三好生”等的照片及事迹介绍时,我轻轻的走到她身边半是企盼半是戏谑地对她说:“×××,什么时候,让我在这里看到你?”她笑而不语.从那以后,我发现在我上物理课时她的眼神特别专注,下课后会主动地向我提些问题,我不厌其烦的给她解答并鼓励她说:“觉得你还真是块学物理的料,照这样下去相信你一定能成为物理尖子生哦.”但是,物理成绩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并不就是靠我的…  相似文献   

10.
初二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问、好动和好胜。教学中如能很好利用这些心理特点,就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得到较大的发展。一、好奇好奇作为思维的先导,是初二学生思维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培养好奇心,能使人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激发求知欲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好奇是成功的起点,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进行引发。当学生第一次领到物理课本时,感到新奇。对“物理”两字是什么意思,也是不可  相似文献   

11.
蜜蜂靠什么发出嗡嗡声?权威专家、科普读物、教材都认为:是靠翅膀振动发声。湖北省监利县12岁的小学生聂利却大胆挑战这一说法。她说:“蜜蜂有自己的发音器官,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聂利是监利县黄歇口镇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在甘肃省兰州市今年8月举行的第1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  相似文献   

12.
物理是八年级新增设的一门课程.学生拿到物理课本后,一般都会感到新奇,产生想学好物理欲望.但是很快又发现,因受“物理难学”说法的影响,对物理学习产生了一种畏惧心理,且女同学占多数.因此,为使初二学生能自然地、比较平稳地踏上学习物理的轨道,起始阶段的教学应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消除畏惧心理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课本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主要依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课本进行教学,是很容易明白的道理。物理科的课堂教学虽有它一定的特点和规律,但是,和其它各学科的教学工作一样,课堂上决不能抛开课本另讲一套。对于物理学科来说,所谓严格按照课本进行教学,首先要求教学内容和讲解系统要“紧扣课本”。比如中学物理中有许多概念,往往由于条件不足,课本上没有严格的定义,如初中物理中的功、电压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主要是根据课本将概念讲解清楚,使学生理解,如果硬要离开课本,给这些概念下定义,其结果不是叙述不确切,就是歪曲概念的科学性,给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物理造成困难。中学物理课本中也  相似文献   

14.
以情感人促教学——谈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看过《烛光里的妈妈》这部影片的人,无不为影片中那位主人公王老师的奉献精神所感动。她用自己的心博得了学生的爱,用由己的爱赢得了学生的情,在师生的情感交流中促进了学生们思想上和学习上的进步,可见精诚所致,金石为开,情感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珍视情感的效应,用情感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金桥,沟通教与学双方的渠道,那么,我们在语文教学上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重视中感效应的原因之一;课本不是无情物。打开语文课本。{以发现,语文课本不只是一个知识的集合作,它  相似文献   

15.
顾俊文 《考试周刊》2014,(55):148-149
<正>在一些物理课上,存在物理教师为了尽快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而一味只讲课本,只对课本中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却忽视对知识点的补充和扩展,也没有从实际出发,加强对生活中例子的介绍,让学生从实际出发,从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出发,同物理知识结合起来。这样造成的最直接后果是,如果学生对于物理知识不是很了解,再加上不能以更好的途径理解,就会使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受到影响,对后续的物理学习造成消极影响。分析当前初中物理课堂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帮  相似文献   

16.
物理课本是复习教学之"本",<中考说明>是中考命题之"纲"."紧扣课本不超纲"是物理中考命题的原则和规律,所以中考物理总复习必须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有的学生认为总复习只不过就是知识的简单重复,所以马马虎虎,像蜻蜒点水,一掠而过.学习上不求甚解,这是十分危险的.笔者认为,总复习不是知识的简单重复,而应依据课标对课本内容进行精炼、活化和深化处理,使知识规律化、网络化,进而在更高的层次上掌握课本,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从中发现新的知识,得到新的收获.做为一名中学物理教师,笔者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阅读物理课本的习惯海伦市第三中学夏文忠我在教学时发现许多学生只注重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不阅读教材,或在不会做题时才想起翻翻书;不少教师也忽视教材的作用,这对学习物理是极为不利的。在批考卷时也发现,一些学生对物理概念、定律、基本规律的填空题、选...  相似文献   

18.
《科学课》2005,(1)
湖北监利县 12岁的小学生聂利在养蜂场发现,蜜蜂不振动翅膀也能发出嗡嗡的声音,于是对《十万个为什么》中“蜜蜂的声音来自于翅膀的振动,如果翅膀停止振动,声音就立即停止”这一权威理论产生了怀疑,她执着地进行研究。聂利的这一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她敢于挑战权威,勇于追求真理的  相似文献   

19.
初中物理课本练习题中,问答题占的比例很大,问答题能够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但一些学生在答问答题时.不是啰嗦,答不到点子上,就是答得过于简单,道理叙述不清.因此教师应培养、教会学生用公式说话.举两例说明之:例1.两个金属球的质量相等,体积不相等.哪个球的密度大?(初中物  相似文献   

20.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点,物理实验要时时关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这种关注通常落实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能验证课本中未验证知识的能力、能从多角度思考物理实验的能力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