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追问是一种"刨根究底",课堂中利用"追问"有利于加强师生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循着老师的问题一步步从"未知"走向"豁然",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是促进学生学习活动有效展开的重要措施。本文笔者将结合课堂教学案例谈谈小学英语课堂中追问的有效策略,把握追问的有效时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提高阅读的有效性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一直努力的目标。追问是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一步提问,也是在恰当的时机,教师有针对性的提问。有效的追问能够推动阅读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一个个问题,一步步追问,让学生在逐层提问中深入文本,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体味文本的内涵,使阅读课堂不再枯燥,充满求知热情。  相似文献   

3.
俞勤 《河北教育》2009,(9):14-17
追问,是老师针对学生回答思考结果时暴露出来的新问题而采取的一种有效处理方式。有效的追问,能带领学生一步步往知识的纵深处探索,让学生在学中思、在思中悟、在悟中得,以此提升思维层次,克服认知建构中的各种障碍,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在最近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一课中,我对如何进行追问做了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追问”,就是刨根究底地问,即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或者多次提问。恰当的“追问”是一种有效的课堂调控手段,它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而且可以让学生一步步探索出问题的实质,从而真正掌握需要学习的知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避免思考问题时只停留在表面,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对相关话题进行追问。本文以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课文为例,谈谈教师在追问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追问是指在教学中追着学生的回答进一步询问学生的真实想法,或追着学生的思路通过发问来推进后续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有效追问"让学生暴露原形;让学生辨析异同;让学生学会追问。  相似文献   

6.
追问,就是学生在对问题深入探究的基础上追根究底地继续发问,它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针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的再次补充和深化。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追问无疑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指导策略,可有效开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升学生的认知潜力,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追问的时机随意、追问的问题肤浅杂乱等现象。一些不当追问、无效追问,甚至是假追问充斥着课堂,致使阅读教学高耗低效。  相似文献   

7.
放学了,浙江金华师范附小的学生排着队伍,一个紧跟着一个走在路边,他们边走边唱着歌:小朋友,我的小朋友我们都是好朋友哥哥弟弟一起来大家搀着,大家搀着,大家搀着手一步一步向前走求学不要落人后小朋友,我的小朋友我们都是好朋友姐姐妹妹一起来大家搀着,大家搀着,  相似文献   

8.
爱因斯坦对他卓越的创造才能是这样解释的:"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我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地追究问题罢了。"可见,"追问"对思维发展何等重要。然而,当下部分课堂教学却由原来的"满堂灌"发展到不分时机的"满堂问",学生的思维只有面而没有纵深的发展。笔者认为,有效的课堂追问,把握时机很重要。1.在学生思维停滞或困惑处追问当学生的思维囿于一个小天地而无法"突围"时,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而要及时地启发、引导,澄清模糊认识。如在"共同富裕"问题上,学生认为与其国家煞费苦心地采取这样或那样的措施来缩小收入差距这一社会  相似文献   

9.
《高中生》2007,(24)
文言文翻译是文言文学习中的难点。笔者经过多年的分析和研究,发现文言文"读、释、连"三步翻译法不失为一种简捷易行的好方法,现介绍如下,以供同学们参考。第一步:读翻译文言文时不要急着动笔,而要先静心读几遍,读通弄懂其内在的节奏,然后断好句,把完整的文言句子分解成单个的文言词语,为第二步的解释作准备。  相似文献   

10.
追问是指教师针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在学生有了一定理解之后,进行补充、深化性质的提问。由于追问的随机性和偶然性,要实现追问的价值,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把握好追问的时机至关重要。一、在认知困惑时追问——理解知识本质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疑惑、产生大面积错误时,教师应该及时地发现,立即进行有针对性的追问,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准确区分对错,理解知识的本质,而且能够启发学生思考,增  相似文献   

11.
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经常发生对话,追问就是对话中的一种。追问是在提问的基础上进行的,但它不是提问的简单堆砌。善于追问的老师源于对课标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教学重难点和关键的有效把握,追问是一门艺术,好的追问当追在其时,问得其所。  相似文献   

12.
当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追求。实际上,只有对课堂交流问题进行精心设计,抓好追问时机,准确把握住和学生交流的深度,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追问",顾名思义也就是再次提问,它不但可以对学生的错误答案进行改正,还可以把学生对问题的粗浅认识一步步进行深入,从而加深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3.
马智君 《湖南教育》2004,(14):22-23
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自己学会读书。当教师提出问题后,重要的不是问题的答案,而是获得答案的思维过程。因此,教师不要直接宣讲答案,而要引导学生一步步思考,让他们探索“过程”,获得结论。这就需要点拨与肩发。  相似文献   

14.
黄英剑 《师道》2002,(3):31
有三类老师难得学生喜欢。“神不守舍”的老师别以为只有我们当学生的才会上课不专心,其实,很多时候老师也会在课上不专心。一是民办教师急着要转为公办教师,中专师范生急着要转为大专师范生,大专生急着想要升为本科生等等,至于教好学生都先放放再说。二是要换换环境。不是都有说“水往低处流,  相似文献   

15.
孙洪伟 《云南教育》2015,(Z1):28-29
追问是学生在对某一问题深入探究的基础上教师追根究底地继续发问,这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针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的再次补充和深化。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追问无疑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指导策略,能有效开发学生的智力,提升学生的认知潜力,促进学生的发展。追问是学生学习的有效催化剂,当追问的内容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时候,就可以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向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批判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学会废物利用,就可以避免很多浪费了。当大家喝完酸奶的时候, 可千万不要急着把酸奶盒扔掉哦。下面,我就来教大家如何把一个酸奶盒变成一只可爱又实用的“小恐龙”。  相似文献   

17.
庄敏 《考试周刊》2011,(80):221-222
学生到底要不要看教辅书?如果一味地看教辅书,学生是否就会形成惰性?教师不应被教辅书所左右,要学会使用教辅书。追问可以促使学生活学活用教辅书,让追问使我们变得更加睿智,使课堂更加生机勃勃,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18.
<正>追问是一种提问技巧,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再次发问,是在前次思考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当学生的思维产生矛盾冲突时,教师适时点拔、引领与启发,可以开拓学生思路,让他们有顿悟与豁然开朗之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当然,不是所有的追问都是有效的。什么样的追问才是有效的呢?有效追问主要是指通过教师的不断追问,学生能获得进步与发展。它是建立在教师扎实学识和敏锐观察力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技巧。层层追问不仅是课堂教学最真实的  相似文献   

19.
刚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教师们,以及工作多年却还在为如何当好班主任、如何提高学生成绩而一筹莫展的教师们,当你读了《致青年教师》一书中"不要急"、"做个有胸襟的老师"、  相似文献   

20.
当你在烦恼事情还没有什么进展时,请不要停下你也许发抖的双脚。请你再往前迈一步,只要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