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注重“四个结合” 顺应课改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新课程标准提出:新时期的地理教学必须转变“学科本位”、“知识中心”的教育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针对这一要求。必须把推进教学开放化.知识生活化.评价多元化作为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注重“四个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真正让学生学到“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相似文献   

2.
现代科技的发展与革新,使学校教育与信息科技紧密结合,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活课堂气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把“书本知识立体化”,丰富了教学的内涵和外延。笔者也在学科教学中多次尝试应用多媒体取得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3.
“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通俗地说,就是要把各种技术手段完善地融合到课程中,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随着实践和研究的深入,教师把现代化网络辅助教学手段运用在科学课教学中已势在必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学》2010,(1):108-108
信息科技学科长期以来一直采用全市统一的等级考试作为学生信息科技学习的评价方法,这在推动全市普及信息科技教育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暴露出了只重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的不足,甚至出现了新的“应试模式”,不利于信息科技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于在班集体教学中如何面向全体、照顾差异,促使每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已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如“集体教学为主,个别教学为辅”、“差异教学”、“小组教学”等为我们在班集体教学中照顾学生的差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以往的经验主要针对学生在班级授课中的能力、水平方面的差异,以改进教学方法策略为主;对如何在教学中立足学生的学科差异,实施分层教学,促使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展方面缺乏研究。事实上,对后者的研究极其重要,意义重大。在这里我们以数学学科为例。谈谈数学学科分层、能级转换制教学研究与探索(数学学科分层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6.
张震华 《甘肃教育》2002,(10):24-24
历史教学发展到今天,培养能力。发展思维已成为历史教学界的共识,而保障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则是实现培养历史学科能力,发展历史思维的前提。但是从目前历史课堂教学现状看,对教与学、主导与主体关系的认识,尚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仍采取简单化的“满堂灌”、“一言堂”、“填鸭式”等教学模式,把学生置于被动、次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与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信息素养与学科素养“互惠双赢”的过程。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过程中,逐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和教师教学方式转变,有利于学生学科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科知识结构的完善以及学科知识和能力更新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信息技术运用水平、信息搜集、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运用能力以及信息道德水准和信息意识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小学信息科技学科渐渐实现了从“0”到“1”的蜕变。新课标对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已成为教师和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使用体验式学习理论,我们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学生通过数据与编码模块内容的学习,能认识数据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作用,针对简单问题分析数据来源,应用数据解决简单的信息问题。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具有明显时代发展特点的课程。为了引导学生探求知识、利用信息技术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提高办公自动化效率,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为此,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借用“目标任务驱动”教学法,采取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形式。充分调动“教”与“学”两个主体,让信息技术课“活”起来,下面浅谈教学中的一些体会,敬请同行交流参考.以求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生物学教学》的“生物学科技信息”栏目能很好地为教学服务,我在利用这些科技信息时收到了意外的效果,原因在于这些信息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工作之余,根据教学需要我把这些信息分类给学生做简略介绍:  相似文献   

11.
为了加强教学论的学科建设,推进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学论专业委员会举办第五届理事会第一次专题学术研讨会。与会代表秉持开放宽容的学术理性和直面问题的实践情怀围绕“教学与学生发展”及“教学论学科建设”两大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在教学与学生发展问题上,与会代表在既有的教学与学生发展问题研究基础上,赋予了教学价值观、学生发展、知识教学与学生发展、回归生活等问题以新的内涵和个性化理解。在教学论学科发展问题上,与会代表提出要从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上对教学论研究做批判反思;要立足于时代发展的视野和学科建设的维度,进行原创性研究;研究要对当前教学理论与实践中的若干争论问题展开深入探讨;研究要秉持开放性的理念直面教育教学实践,实现学生真正、真实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学生经验在数学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认知发展和意义建构的基础,是动机生发的源泉。学生经验大致可分为生活经验、学科经验和情感经验三类。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深挖学生经验,重构课堂教学”“结合学生经验,创设教学情境”“补充学生经验,落实活动体验”等策略来激活学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为了使信息科技线上教学更加契合新课改,从“学科育人”出发,在线上教学中引入项目式教学,以初一信息科技“数制编码转换妙”为例,构建开放式的问题环境。学生在互动中形成对概念的认知理解,完成项目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实践证明,线上项目式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水平和小组协作效率,赋予学生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浅谈计算机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计算机学科教学是培养信息社会需要多层次的合格人才的基础课程,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成为学科任教者必须深入探讨的问题。为此,教学者要转变教育与教学理念,采用科学的授课模式,有步骤地启开学生的创造才能,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以适应时代科技信息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教育要以人为本,其目的是促进入的发展。学科教学也同样,必须把人的发展放在首位。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的智慧潜能进发出来,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与“创造者”。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智能与身心的和谐发展,全面提高素质,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的开拓人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左文 《现代教学》2007,(5):F0002-F0002
多年来,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第五小学经过执著的实践、探索,从“和谐教育”到“对话式教学”,构建了一种兼顾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对话式教学”课堂教学模式,并在各门学科中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对话式教学”操作实施方案,从而把“蹲下来和孩子对话”的追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形成一种具有本校特色的课堂教学风格。  相似文献   

17.
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代科技发展和科技教育中,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物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呢?  相似文献   

18.
信息科技学科的学习内容由内容模块和跨学科主题两部分组成,跨学科主题是义教改革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本文以“电脑是学习的好帮手”一课为例,阐述如何引导学生使用平板电脑App“小爱同学”“古诗词典”“小猿口算”“百度翻译”等解决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的问题,实践信息科技、语文、数学、英语学科之间的融合,对新课标下信息科技跨学科主题教学进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9.
<正>信息科技是一门以全面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根本目标的课程,学生不仅要掌握信息技术,更要具备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探究及发展思维的能力,这一切都立足于信息科技教学基础—“知”与“行”,发展于其上层建筑—“情”与“意”。因此,“知、情、意、行”有机统一是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基本要素与环节,而这些又与德育中“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是一脉相承的。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20.
如何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信息科技学科教学的有效实施是关键。信息科技学科特别倡导学与导的融合,构建以学生学习需求为导向,基于真实情境融入学科本质的核心问题,从内容目标、能力素养、项目化体验等维度设计教学实践活动模型,培养和发展学生信息科技学科素养,为数字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