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洪仁玕(1822—1864)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领袖洪秀全的族弟,1851年金田起义时,他因种种原因没有参加,后来在广东组织起义失败,便逃到香港,在香港生活了6年。1859年6月他从香港来到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今南京)。当时正值太平军由胜转衰的危机时刻,他被洪秀全封为“开朝精忠军师顶天扶朝纲干王”,“总理朝政”,成为太平天国后期的第二号人物。到天京后,洪仁玕向洪秀全呈奏了一篇文章,称为《资政新篇》,主张仿效西洋,实行建工厂、开矿山、  相似文献   

2.
忠王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的主要人物、执掌军政大权的将领。在其放弃天京(南京)的方策不被天王洪秀全采纳后,他决心死守殉国。被清军俘获处死前,他写了一篇《自述》,记载本人参加太平天国活动的经过。鉴于天朝已覆亡,为免部属被屠戮,他说了些称颂曾国藩、曾国荃兄弟的话,希望他们收降部众,“不计是王是将,不计何处之人,求停刀勿杀,赦其死罪,给票给资,放其他行。”  相似文献   

3.
太平天国虽然没有办过报纸,但有过办报的主张。他们的办报思想是进步的,值得我们进行研究和借鉴。太平天国的办报思想,主要反映在洪仁玕的《资政新篇》上。洪仁玕是洪秀全的族弟,在太平天国革命的准备时期,曾与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在香港、广东一带居住多年,接受了一些资本主义思想。太平天国己未九年(公元一八五九年),洪仁玕到天京,向洪秀全提出了一份建议书——《资政新篇》。建议书中,除了提出修铁路、开工厂等主张外,还建议设立新闻馆,出版“新闻篇”(即报纸),得到了洪  相似文献   

4.
太平天国的老大洪秀全早年也是个科举迷,不知是考场黑暗,还是他才运不济,身为农村青年的洪秀全竞四次应试而不第。洪秀全在大骂苍天无眼之时,也丢了句狠话:“从此不考清朝试,将来爷考天下人!”  相似文献   

5.
肖旭  大汉 《出版参考》2008,(3):24-24
1853年的阳春三月.太平天国起义军攻克南京。“天王”洪秀全满足于半壁江山到手.开始关门当太平天子.全心投入到金碧辉煌的“小天堂”的营造里。  相似文献   

6.
在上海公共租界的历史上,曾经活跃着一支人数众多、国籍各异、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武装部队,这就是昔日在黄浦滩上趾高气昂、耀武扬威的万国商团。这支由公共租界工部局直接指挥的武装部队组建于1853年,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严重地侵犯了中国的主权。一、“义勇”不“义”侵我主权万国商团的前身是“上海地方义勇队”。1853年,当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军如潮水般地涌向长江中下游地区时,盘踞在上海的外国殖民者和鸦片贩子们惊恐万状,他们一面派人赶赴香港要求驻港英军增兵“保护”,一面召开紧急会议,等谋对策。英国驻沪总领事…  相似文献   

7.
徐修宜 《历史档案》2006,(4):130-131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洪秀全领导的农民反清战争,有三种称谓,一曰太平天国起义;二曰太平天国革命;三曰太平天国运动。在这三种称谓中,则以太平天国运动居多。虽然学术界对这场农民战争的称谓不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把洪秀全于1851年1月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举行的武装起义,作为这场农民运动开始的标志,至1864年遭到失败时止,称其坚持斗争14年。《中国近代史词典》在“太平天国革命”条目中称:“1851—1864年(咸丰元年至同治三年)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伟大农民战争。”①《中国近代史》为代表的高校文科教材对此…  相似文献   

8.
1850年(道光三十年),凌十八领导的广东信宜县大寮起义,是广东拜上帝会成员响应洪秀全在广西金田“团营”的义举。这次起义不仅在太平天国早期斗争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太平天国时期广东人民反清斗争的重要一页。本文系笔者学习有关档案、方志、文献和调查资料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9.
小刀会与“太平通宝”上海小刀会在1854年7月(咸丰四年六月),铸造了“太平通宝”背日月文或“明”字钱(见题图)。这种钱,一方面表明小刀会政权是太平天国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则又以日月为“明”,标志它“反清复明”的宗旨,这一点与太平天国志在建立新政权有别。关于背仰月文“明”字钱,《太平天国典制通考》一书认为系洪秀全所铸,并说“天王以指甲痕印钱上”把月文说成是洪秀全的指甲印,这是一种趣味性的臆想,不能作为事实。小刀会原分两个流派,一是白莲教系统,由大刀会演变而来;一是天地会系统,作为支派建立于厦…  相似文献   

10.
刘晨 《云南档案》2012,(10):25-26
<正>太平天国前后14年,掀起滔天巨浪。这一切,始于洪秀全的一场"异梦"。洪秀全,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初十日(1814年1月1日)出生于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一个并不富裕的农家。他自幼好学,7岁至村塾读书,13岁便能熟读四书五经,家人都希望他能考取功名,光耀门楣。  相似文献   

11.
新书推荐     
《太平天国》作者:[美]史景迁出版:广西师大出版社定价:56元史景迁无意于写一本太平天国全史,而是想通过提供一个排比有序的历史脉络来了解洪秀全的内心世界,去追索他的行为逻辑。  相似文献   

12.
1865年(清同治四年)8月17日,一个重大案件震动了北京城清政府的大小官吏:密藏在清皇宫内廷军机处内的原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的金玺不翼而飞,被人窃走:此时正是太平天国首都天京沦陷后整一年,太平军余部与捻军数十万将士仍在长江、黄河两岸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全国军政形  相似文献   

13.
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军,不断与清军作战,同时设立有水陆军,与清军转战于陆地以及水上。在太平天国中有一支不大不小的水军,在水军将领中有一位传奇色彩的人物——侯裕田,他指挥的水军在太平天国的战斗史上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多彩状元     
女状元傅善祥这在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太平天国三年(1853年)九月,洪秀全决定科举增开女科,金陵傅善祥参加考试命中,殿试时,她以反对男尊女卑的立论和敢于批判千古圣人的勇气,使洪秀全大加赞赏,取为天朝女科状元。  相似文献   

15.
人类的科学文化本身是没有国界的。中国的文化是人类精神财富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中国近来一些具有研究价值的出版物,颇受到外国专家的关注。这里只举几本出版物为例,可以看出中日文化学术的交流,正在不断涌现出可喜的成果。一件是关于洪秀全宗谱的校补。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是广东花县官禄(土布)村人。一百三十年前,他在广西发动金田起义,清政府就到他家乡进行镇压,烧了他家  相似文献   

16.
刘光第先生(1859—1898年),字裴郦,四川富顺赵化镇人,是清末维新变法的爱国“戊戌六君子”之一。1984年7月30日,胡锦涛曾在《人民日报》撰文盛赞“林则徐、邓世昌、洪秀全、孙中山、谭嗣同、刘光第六人是中国近代史上爱国主义的代表人物,谭嗣同、刘光第先生是奋力图强革新的慷慨志士”。  相似文献   

17.
吕坚 《历史档案》2002,(1):132-136
《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以下简称《史料》)系中国 第一历史档案馆编研人员编纂的一部大型档案汇编,曾列入全国社科重点出版项目。该书的 选编工作 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1963年10月,中央档案馆明清档案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前身) 已从馆藏清代档案中完成了辑有6000余件档案、600余万字的初稿。当时,太平天国史研究 专家罗尔纲先生对此项工作十分关心,在“逐字细阅了这部史料初稿”后,撰写了《档案中 的太平天国史料》一文,阐明了编纂并出版该史料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但由于“文革”浩 劫,该…  相似文献   

18.
知识林     
香港地名的由来香港地区历史悠久,但“香港”作为地名出现在史籍中却比较晚。迄今为止,已发现的记载香港这一地名的历史文献中,时间最早的是明朝万年间郭所著《粤大记》一书。该书所载《广东沿海图》中,标有香港以及赤柱、黄泥涌、尖沙咀等地名。关于“香港”地名的由来,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因贩运香木而得名。此说始于本世纪40年代永言的《香港地名考》一文。他认为:名曰“香港”之小海港,以运香木出口而著名。二是因泉水甘甜而得名。最早提出此说的是英文杂志《中国丛报》(ChineseRepository)1843年8月…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由广西太平天国史研究会、广东太平天国史研究会、广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西社会科学院、广东社会科学院、广西蒙山县人民政府等单位联合发起的“太平天国与爱国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7年5月25日至28日在广西蒙山县(清代称为永安)举行。来自全国各地以及德国、韩国等专家学者共计八十余人出席了会议。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近五十篇及新近出版《太平天国与客家捻军)}、《冯云山新传}、《捻军史稿》等专著。会议收到的论文内容广泛,涉及到太平天国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及民族政策等方面。我馆副研究馆员吕坚的论文《军机…  相似文献   

20.
天王府拾遗     
1853年3月末 ,太平天国以号称50万的步军和帆樯万艘 ,一举攻克了清王朝的东南重镇南京 ,并从此改南京为天京 ,并定都于此。天王洪秀全进城后 ,将原清廷的两江总督衙署进行改建 ,扩建成天王府 ,正式的称谓是“天朝宫殿”。天王府的前身之一是位于今南京长江路292号的煦园 ,明太祖朱元璋在此建汉王府。明永乐二年 (1404年 ) ,明成祖之次子朱高煦曾在此建王府 ,故名煦园。清顺治四年 (1647年 )在此设江南总督署 (后改为两江总督署 ) ,乾隆南巡 ,将此园列为行宫花园 ,太平天国时成为天王府的西花园。天王府东面以明故宫外濠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