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历史教学》编辑部寄来邵雍同志《<划丽川上天王奏>考》,其中谈到我于1956年出版的旧著《太平天国史料考释集》第2辑《刘丽川上天王奏跋》的问题,要我答复。我于1953年,在苏州看到的抄本《桂林守城记》内,发现《刘丽川上天王奏》,第二年又在南京图书馆藏抄本《忆昭楼洪杨奏稿》内看到,因把这篇史料发表于1956年1月出版的《太平天国史料考释集》内,以供同志们的应用,并根据这篇传抄件,写了一些考释。 1963年,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派王淑慎,罗文起两同志去中央档案馆明清档案部(即今天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搜寻太平天国史料,她们在革命运动类太平天国项835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们在四川凉山州境内各县考古调查和访问群众,接触到不少有关太平军的资料,对于研究太平天国后期情况,特别是石达开进入四川凉山后的一些情况,及其兵败紫打地后的一系列史实,从而进一步准确地评价其人其事,都是非常有用的。现将搜集到的碑刻、家谱资料,以及有关县志的纪载,摘要抄录,汇编成《关于石达开在凉山州的史料集辑》,供同志们研究参考之用。  相似文献   

3.
太平天国史料的搜集工作,早已开始。新中国成立以来,这项工作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在前人的基础上,又经许多同志三十多年的辛勤劳动,取得了显著成果。迄今为止,太平天国本身的文献发现了一千多件,其中官书四十二部,文书四百余件,文物五百余种。另外又从清方记载中发现了大宗史料,其中清政府档案上万件,私家著述上千种,方志七百余种。这些史料陆续出版已有八、九百万字。今分太平天图文献、清方记载二个方面来叙述。  相似文献   

4.
《台湾文献汇刊》由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策划,闽藉著名学者陈支平教授、林国平教授、谢必震教授分别担任主编和副主编,九州出版社和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台湾文献汇刊》共七辑100册,收入珍贵文献近200种,其主要内容有:郑氏家族与清初南明相关史料专辑、康熙统一台湾史料专辑、闽台民间关系族谱专辑、台湾相关诗文集、台湾舆地资料专辑、台湾事件史料专辑、林尔嘉家族及民间文书资料专辑。  相似文献   

5.
一太平天国在最初印行《圣经、新约全书》时,取名《新遗诏圣书》。庚申十年(1860)后,经洪秀全钦定,更名为《钦定前遗诏圣书》。1961年,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影印了当时国内能见到的所有太平天国编印的39种书籍,取名《太平天国印书》,未收《钦定前遗诏圣书》。罗尔纲先生在该书《序》中说:“我们今天编纂这一部文献集(指《太平天国印书》),就条件讲还没有完全具备,因为太平天国的印书有许多都收藏在外国的图书馆或博物院,其中有些如《新遗诏圣书》、《钦定旧遗诏圣书》、  相似文献   

6.
兴汉会的成立是庚子前兴中会组织活动的一件大事,又与汉口自立军密切相关。但所据资料多属事后回忆,因而长期语焉不详,且有舛错,很难据以判断孙中山和兴中会的宗旨策略及其与其他各方的关系。80年代中期,日本的上村希美雄先生根据东京对阳馆所藏与会人员当时的题词,撰写了《从旧对阳馆所藏史料看兴汉会的成立》一文,对兴汉会的成立日期、与会人员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考证。我在参与编辑《孙中山年谱长编》时,利用上村先生赠送中山大学孙中山纪念馆的对阳馆藏史料照片,参照其研究成果和其他资料,对有关问题做了  相似文献   

7.
读了《历史教学》1983年第8期吴竞同志《介绍太平天国征收灶捐的新文物》一文,获知苏州大学历史系资料室藏有太平天国征收灶捐的两件珍贵文物,感到非常高兴。诚如吴竞同志所说,史家论述太平天国灶捐的不多,个别著作中提到灶捐时,对太平天国究竟有没有征收过灶捐还持存疑的态度。这两件完纳灶捐发给的执照,足以证明太平天国是征收过灶捐的,故极为重要。前此,我对这事  相似文献   

8.
清朝官吏间直接论及太平天国、捻军起义的书信资料,可为研究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史提供间接线索。遗憾的是,这方面的史料流传至今者已极少。一九六二年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编辑的《太平天国史丛编简辑》第六册《清朝官吏书牍》篇内,也只登载了二百十四通信稿。最近,我们在工作中新发现了咸丰九年至同治六年间,湘军沈葆桢等十人写给首领曾国藩的信件原稿共二百三十七页。这部分信件,经考订,可分为五十六通。  相似文献   

9.
近代著名文献《贼情汇纂》是研究太平天国史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书。有关该书主编张德坚的资料十分零散,搜寻不易。近年来新发现了几则直接与张德坚有关的材料,从中不仅可以看到张氏唯一存世墨迹,而且可以推知其卒年。  相似文献   

10.
夏庭芝所著《青楼集》,是惟一传世的记载元代戏曲演员史料的专书,它为我们提供了有关元代戏曲演员的较为翔实、可靠的资料,是研究元代戏曲史的重要依据。根据史料对夏氏的生卒年代进行略考,可知夏庭芝出生约在1315年——1325年间,卒于1389年前后,《青楼集》的成书时间约在1362年。  相似文献   

11.
汉文文献中关于铁勒族的记载是研究铁勒历史的主要史料之一。《隋书》最早为铁勒立传,是研究铁勒史的基本史料。《隋书》之后编纂的有些史书在记述有关铁勒族的事迹时,以《隋书·铁勒传》作为蓝本,辗转抄录,没有补充新内容,所以只能作为第二手史料。但有些史书在参考《隋书·铁勒传》的基础上,增补前史所无的新资料,充实新内容,史料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萧一山的民族革命史观及其清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一山(1902-1978)是找国现代著名的清史学家。他本名挂森,号非字,江苏锡山(今徐州市)人。自二十年代初在北京大学就读期间,即开始研治清史;并发表《清代通史港上,此后便一发而不可收。几十年来,在清史研究领域纵横驰骋,先后写成《清代通史》三大卷及《清史大纲》、《曾国藩传》、《清史》、《中国近代史概要》、《洪秀全传》等专著,同时搜集整理出版了《太平天国丛书》第一集、《太平天国诏渝》、《太平天国书翰人《近代秘密社会史料》等文献汇编,其成果之今且乐宫,可谓独步一时。鉴于他对现代清史学的开创性贡献以及在海内…  相似文献   

13.
《商代史料:中国出版的两部主要甲骨集》是美国著名甲骨学研究者吉德炜对三部甲骨集的评论,主要阐述了这些甲骨集的价值,如何使用这些甲骨集,以及使用它们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本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商代史料》主要内容的综述,包括《甲骨文合集》、《商周甲骨文总集》、《小屯南地甲骨》综述三个小部分,第二部分分析了该评论的特点,并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指出该评论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太平天国以林凤祥、李开芳等人为首的北伐军,1853年5月自扬州出发至10月底打到静海、独流,进逼天津.这一进军过程中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拟对北伐进军的战略决策、马队建立的作用及进军特点方面提出一些浅见.一北伐进军的两种决策太平天国北伐的战略决策问题,目前基本上有两种意见.一种依据《清史稿·洪秀全传》等史料认为北伐的决策是"直取北京";另一种则据《李开芳供词》认为是  相似文献   

15.
萧一山是我国近代著名历史学家,他撰著的《清代通史》是在断代史领域内实践和发扬梁启超“新史学”理论的成功之作。他主张发挥史学的经世致用思想。本文主要论述萧一山在太平天国史料搜集、整理方面的功绩,深入分析他在欧洲期间倾其全力搜集太平天国史料的原因。他从国外影印回国出版的文件是研究太平天国史的第一等重要材料,有力地推动了近代史料学的发展,对于太平天国史的研究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江西社会科学》1984年第4期上,盛巽昌同志发表了《试评〈中国近代史辞典〉中的太平天国人物条目》一文(以下简称《评文》),仔细地对《中国近代史辞典》(以下简称《辞典》)中的太平天国人物条目提出了批评意见,使我们深受教益,十分感谢!其中有的问题在1982年《辞典》出版后已经发现,即于再次印刷时作了更改;有些问题将在此书有机会再版时加以订正和补充,有些问题则感到很难依据所提意见进行修改。因为有关史料记载歧异,即使同一  相似文献   

17.
太平天国人物有不少人都有别名。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史料中出现的是不同的名字,这就易滋误会。几年来,笔者有意搜求太天国人物的别名,至今积累成篇,谨提供同志们作为参考,并请指正。这些别名的来源有三: 一是从现在所能见到的有关太平天国的史料中搜集得来,但是,已知是杜撰的说法不收。如黄小配《洪秀全演义》中云“冯云山原名冯逵”。这是小说家言,所以不收。  相似文献   

18.
据《新发现的两件有关鲁迅的史料》介绍,两名作者在参加蔡元培遗物清点整理工作过程中,发现了两件从未见过的有关鲁迅的史料。其一是汤尔和致蔡元培、王亮畴的电报,其二是马裕藻致蔡元培的书信。其中“汤尔和致蔡元培、王亮畴电报”,系用中国电报局信笺,发报局为“MOUKDEN”(即奉天,今沈阳),右上角印“本号局数4867”。  相似文献   

19.
从史科学的学科概念,学科范围和内容对《中图法》史料类类目的设置,类集文献的限定和归类进行了探讨。提出类目的设置应既符合学科的知识体系,又有利于文献的类集。  相似文献   

20.
汪道昆《太函集》中曾提到王世贞与汪道昆等人有“白榆之约”,同修“西园故事”。最后王世贞是否践约,这西园故事究竟是一个什么故事,已为谜团。考证相关文献史料,王世贞为赴约曾亲往歙县,西园故事是否与《金瓶梅》中所写的胡宗宪故事有关,尚待进一步考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