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文保单位是专指各级政府按照法定程序审核公布的历代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革命遗址、纪念建筑物、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等一般不能整体移动的文物.宁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丰富的文物遗存遍布宁波城乡,根据<宁波市2009年文物事业发展蓝皮书>统计,宁波共有各级文保单位324处,其中国家级22处,省级34处和市级268处,它们既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文物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民族文物是西部省区文物工作赖以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科学认识民族文物的价值具有战略意义。多元文化前提下民族文化特征的唯一性, 是民族文物的首要价值;超越很多文物的文化承载功能,同民族习俗世代传承的历史伴随,是民族文物的特殊价值所在;民族文化之间互动所产生的融合和积淀,是民族文物在其外部获得认同的重要价值;民族文物消亡和流失的现状,正在成反比地提升民族文物的价值度;非物质文物遗产同民族文物具有难分难解的共同性,非物质遗产保护正在拓宽民族文物的价值空间。  相似文献   

3.
《中国博物馆》2009,(3):40-40
河北省博物馆“神秘王国——战国中山国”展览于1997年7月开展,共展出260余件(套)文物,用两个展厅1300平方米的空间,展示了“千乘之国”的中山国在大国夹缝中产生、成长、壮大及消亡的悲壮历史,并对中山国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充满神秘幻想意味的精美文物重点给予渲染。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利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受到一定的冲击,一些文化艺术种类在人们的漠视中面临着消亡的危险.  相似文献   

5.
博物馆藏品中的任何一件文物,不论是考古发掘品、征集品还是传世品,能保存至今,均缘于其本身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但它们目前所处的保存环境却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不外乎有这么两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是指文物本身寿命的长短和自然的老化过程,以及光、热、温湿度所引起的干裂、虫和霉菌的破坏。自然因素最终能导致器物的损坏乃至消亡。人为因素是接触文物的人缺乏保护意识,粗心大意,操作不当而使文物遭受损害,更严重的会使文物倾刻之间不复存在。所以,博物馆中直接接触文物的人至关重要,如果他们责任心强,观…  相似文献   

6.
“文革文物”指反映“文化大革命”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物品。为有助于读者对“文革”这一特殊文化现象的研究,图书馆应重视“文革文物”的寻觅和收藏。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对文化的挖掘和保护,要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文化丰厚资源,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8.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书籍、文物等物质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的是一种无形精神的传承,比如戏曲、传统手工艺表演等。随着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失消亡的危险,西方各种文化也不断冲击着我们的文化,严重威胁到我们国家文化资源的安全。因此,我们要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而纪录片就是一个很好的形式。  相似文献   

9.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区自然环境殊异,因而具有丰富的民俗文物资源。长期以来,我们对民俗文物的内涵和价值认识不足,民俗文物未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加上社会飞速发展,许多民俗文物正趋于消亡和流失。所以,如何理解民俗文物的概念和价值,如何加强民俗文物保护和利用力度,仍是我们博物馆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优势互补,报业与新媒体并行不悖共同发展 不少人认为,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发展,将会颠覆传统媒体,加快报纸消亡的速度.我认为,"报纸消亡"的预言不符合世界媒体发展的历史走向,更不符合中国的国情.报纸在中国虽不可能长盛不衰,但也绝不会谁说消亡就消亡.报业与新媒体之间不是淘汰与被淘汰的关系,而是并行不悖、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档案与文物之辨析——兼论"实物档案"收藏的不合理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从法律概念、历史传统、本质特征、表现价值、自然科学和管理工作的角度论述了档案与文物的区别和联系,对档案部门保管的实物资料进行了分析,并且强调实物不能成为档案的收藏内容.  相似文献   

12.
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众多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当中,戏曲又以它独特的魅力绽放,填补了大众的审美空白.2016年8月,陕西省合阳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场曲子入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由于文化生态的变迁、这一珍贵剧种濒临消亡.本文通过对小场曲子起源背景现状、以及它所面临的资源、传播、市场困境进行分析;提出内容、形式、习俗、市场等策略,使小场曲子适应环境、适应当代人需求、焕发生机.  相似文献   

13.
一、文物建档源自文物保护 我们知道,文物是历史文化遗物的简称,是某种特定文化形态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演变的结晶.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族人民创造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典籍和文物资料,为世界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些文化典籍和文物资料,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风貌之后,有些已失佚不传;有些还遗存于地下,或密藏于洞窟山岩。古代,我国曾有两次文物典籍的发现,即汉代的“孔壁古文”和晋代的“汲冢竹书”,都与文化有极大的关系。 19世纪末和 20世纪初,又发现了河南安阳的“殷墟甲骨”、西陲的“汉晋简册”和“明清内阁大库档案”。其中“殷墟甲骨”和“居延汉简”属于“废弃物”,“孔壁古文”是躲藏秦始皇“焚书坑儒”…  相似文献   

15.
2001年6月19日至24日,全国政协副主席马万祺先后到山西王家大院、平遥古城、乔家大院、晋祠、五台山等地考察。他指出,山西是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物大省,拥有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要保护好利用好祖国的这些珍贵文物,要善于利用这些文物资源和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博物馆藏品来源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祖国漫长的史前时期和五千年文明历史,给我们留下了绚丽多彩的名胜古迹和文物资料.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各类文物机构登记在册的可移动文物即达1000多万件,其中一级文物约10万件;文物系统的博  相似文献   

17.
陈列修改要打破旧观念束缚,重新认识和总结陈列工作的经验、教训。陈列形式设计要创新,要提高陈列的艺术欣赏价值,把握以文物表现历史的特点。突出文物展品是形式设计的核心。设计师应努力创造出与现代审美要求相适应的陈列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8.
民俗学虽然在我国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但是直到今天还是一个年轻的学科,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其中的民俗文物和民俗博物馆工作几乎是一片空白。为了搜集和保存民俗文物,利用民俗文物进行形象化的宣传教育,必须大力发展民俗博物馆事业。筹建民俗博物馆要比搜集民俗文物艰难得多,它不仅需要各种人才,还要有比较庞大的建筑,十分讲究的陈列设备,需要购置  相似文献   

19.
董岩 《浙江档案》2001,(3):21-22
(一) 档案与文物作为人类历史文化的产物,它们之间不是孤立无关的,而是普遍联系、相互交叉的.因此,就局部而言,某些档案既是档案又是文物,而某些文物又具有档案的属性.  相似文献   

20.
一、文物修复档案的记录内容   文物是多方面信息的物质载体,而且文物修复工作本身要针对具体某一件文物制订有针对性的修复方案,因此在文物修复工作过程中要记录的内容亦是多方面的,文物修复档案的表现形式也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和唯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