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资本社会化是资本运动的一种客观的发展趋势,它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研究中不可忽略的重要问题。对资本社会化的历史进程和现代表现的考察表明,资本社会化是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推进器和稳定器,它影响、体现并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资本社会化进程在客观上为未来新社会创造了物质爷件;由其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所决定,资本社会化进程不会超越资本主义范围,而只能以各种形式维护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2.
自发与自觉是人类主体性发展过程中的一对矛盾。这一对矛盾在当代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中得到典型的体现。“垄断调节”、“国家调节”和“国际调节”是当代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的三个阶段。人类通过这三个阶段从自发走向自觉。资本的自发本性与人类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的社会化生存组织所要求的自觉性在根本上是对立的,分裂的资本所有权与生态环境的公共性质也是在根本上对立的,资本仅仅从量上无限追求剩余价值的本性与生态环境在质上的整体相关性也是根本对立的。资本主义自我否定的历史辩证过程,要求新型的自觉主体。这个新型的自觉主体,只可能是共产主义生产方式下的人类整体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生产社会化和分工在全球范围的延伸与扩展,它既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产物,又是资本向全球扩张的结果。在全球化进程中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获得了新的发展。但这并不表明资本主义青春永驻,恰恰相反,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为社会主义最终代替资本主义进一步创造了条件,经济全球化改变不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4.
美国著名生态马克思主义代表詹姆斯·奥康纳认为,资本主义的双重危机——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双重矛盾的必然产物,其解决的途径就是完成对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社会化重组及生产条件的本身因素的重组,而生产条件的重组是一个社会化政治问题,是以资本内部,资本之间,资本与国家、国家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和社会环境之间的新陈代谢进行社会化管理为前提。奥康纳的双重危机理论,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对资本主义批判的合理性,并且还将其与生态危机理论合二为一,并存于资本主义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5.
吉喆 《华章》2012,(10)
本文考察了次贷危机这一典型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经过和结果,并层层分析出它的根源.本文认为,尽管次贷危机体现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特点,但它爆发的根本原因仍然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也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相似文献   

6.
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划分依据的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迄今已有500年历史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划分为若干阶段,对于认识资本主义发展规律和建立政治经济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一百多年来国内外学者提出的划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种种依据以后,认为根据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实际,遵循唯物史观,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中,以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状况为出发点,以资本主义所有制为基础,以资本本身的社会化进程及其形式变化来划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应该是最主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资本主义所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它经历了个体资本所有制——股份资本所有制——国家资本所有制这样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三种所有制形式的交错并存,形成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多层次的所有制结构。研究这一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对于正确认识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意义上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无产阶级的本质规定.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无产阶级没有资本,不占有生产资料,是一无所有的劳动力,其本质规定就是绝对贫困,无产者只有通过出售劳动力才能谋生,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劳动能力表示绝对贫困,即物的财富的被全部剥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马克思的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从经济基础中揭示了无产阶级的本质规定,这一本质规定告知我们,资本主义上层建筑中的政治民主,只能是资本的民主.资本与劳动经济利益上的对立,决定了二者在政治上没有共同的民主.  相似文献   

9.
一、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国家垄断是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当代资本主义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当然,资本主义国家垄断不是在二次大战后才出现的。但只是在二次大战后,资本主义才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因为: 第一,二次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才具备了经济上的必要性。二次大战以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通常是为了应付战争和大危机这类紧急情况而采取的一种临时应急措施。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不是战争或严重经济危机引起的,而是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所引起的,是垄断资产阶级为适应生产社会化的高度发展,缓解其与私人垄断资本所有制的尖锐矛盾,而对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一场新的经济危机,如暴风骤雨,正在猛烈地冲击着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帝国主义者惊呼“寒潮”已到,资本主义已面临历史上“最可怕的”危机。新的经济危机迅猛发展,表明帝国主义已处于“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境地。在国内外一片大好形势下,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揭露帝国主义的腐朽本质,这对于我们进一步认清和发展大好形势,激发热爱社会主义的革命感情,对于促进批林批孔运动普及、深入、持久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痼疾。为什么经济危机会成为资本主义的不治顽症呢?这是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和它固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造成的。所谓“社会化”,是与封建社会以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相对而言。资本主义使生产资料的使用,生产过程和产品的消费都与整个社会的供求关系密切联系在一起。它大规模地、集中地使用生产资料,使个体小生产变成  相似文献   

11.
在马克思那里,资本主义是通过资本与技术的结合来实现对工人的强有力的统治和剥削的。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科技的进步受制于资本增殖逻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以及与此相关的劳动资料和劳动组织方式的改进等技术进步形态,都强化了资本对工人的剥削和控制。因此,资本批判逻辑下的技术批判构成了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了马克思批判思想是资本主义批判和技术批判的结合,也是技术历史进步性与社会变革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卡尔·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和资本追逐利润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此过程中,人的异化是不可避免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生产社会化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本身固有的根本矛盾。而马克斯·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合理化或理性化的过程,是资本主义精神促成的结果,人樊自身无法克服理性化所带来的苦果。二人提供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变迁的理论,并引发人们在理论和现实层面对现代文明的批判和反思。  相似文献   

13.
以不发达殖民理论为核心的“新帝国主义论”,和以国际垄断、全球化为核心的“后帝国主义论”。既是对上世纪中期以来资本主义发展现实和态势的理论反映,又与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有着内在的联系。“新”“后”两种理论不仅延续了列宁不平衡发展的辩证方法,认同列宁关于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物的说法,而且两种理论所折射出的资本主义种种特点也证明列宁的理论没有过时。当然,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并不是解释当代资本主义一切特征和变化的灵丹妙药,它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社会主义因素可以而且必须在资本主义的长期发展中不断从资本主义内部积累起来以后 ,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真正确立。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充分体现在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之中。认识这一点对于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实质上就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全球范围内的展开和集中表现,即以发达国家为首的资本主义借助科技进步,以国际金融资本为主导资本形态。以跨国公司为主要媒介,逐步发展和形成世界市场的过程。它的发展经历了商业资本全球化、金融资本全球化和产业资本全球化三个阶段,分别形成了世界商品市场、世界金融市场和世界生产体系。  相似文献   

16.
体育与广告     
体育与广告的共栖关系说明广告向体育的扩张和体育向广告的位移,它反映了经济资本和体育的互相转换。体育广告的公平性、感召性、国际性和社会性是其性质之表现。总之,现代体育广告不只为商业服务,同时对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如何有效地引导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健康发展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本文借鉴社会资本、社会学习、疏离感概念,分析了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发展演化的机理,希望能为加强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发展的指导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华资银行产生于 19世纪末叶。中国近代史上一代代政治、洋务、商业精英的执著追求与实践是华资银行产生的前提条件 ;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对自办银行的呼唤 ,是华资银行产生的经济条件之一 ;列强在华投资的增长和在华贸易的发展 ,是华资银行产生的另一经济条件 ;创立自办银行以挽回利权的社会舆率催生了华资银行 ;外资银行获得的高额利润 ,刺激了当时的一些官吏巨商投资于自办银行 ,为华资银行的降生提供了一个现实条件 ;甲午后清政府日益严重的财政困难 ,促使它批准开办银行以分其忧 ,从而为华资银行的产生获得了又一现实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