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万玛觉得北京的天地是何等的宽阔,他坚定地认为,这里才是自己发挥才华的地方;他不愿意将藏族生活神秘化,他试图用最日常的眼光去打量藏族文明万玛才旦,2004年底创办北京喜玛拉雅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其处女作《静静的嘛呢石》在2005年举行的中国电影百年庆典上,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闻周刊》2009,(23):14-14
第1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6月21日晚上谢幕。丹麦电影《原创人生》获得了最佳影片和最佳男演员奖,导演万玛才旦的藏族题材电影《寻找智美更登》获得了评委会大奖。此前广受关注的《白银帝国》则只拿到了象征性的评审团奖。  相似文献   

3.
张彤 《声屏世界》2022,(1):39-40
2019年,万玛才旦导演的新作《气球》入选威尼斯电影节——作为民族题材艺术片的最新作品,其以细腻真实的笔触,刻画了一对藏族夫妻在现代化过程中所面临的两性观念困惑以及信仰与生育观念的冲突.影片从女性的视角展示了现代化过程中少数民族生育观念和两性观念遭遇的改变与挑战,凸显了少数民族女性在面对男性主导的传统生育观念、传统宗教...  相似文献   

4.
新闻人物     
中国电影演员巩俐将出任2000年第5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评选委员会主席。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在西方重大电影节活动中荣任评委会主席一职。由巩俐主演、孙周导演的《漂亮妈妈》将在柏林电影节作世界首映。柏林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50年,是世界五大电影节之一,每年2月在柏林举行。自80年代以来,来自中国的电影作品多次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奖。由张艺谋导演、巩俐主演的影片《红高梁》曾在1988年第38届柏林电影节上荣获最佳电影奖——“金熊奖”,巩俐从此走红国际影坛。张艺谋也曾应邀参加过第43届柏林电影节评委工作。  相似文献   

5.
第一部由藏族导演执导的,由藏族群众甚至是真正的小活佛、喇嘛表演的,用藏语完成的藏族题材的电影——《静静的嘛呢石》无疑是藏族电影史乃至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作品。影片展现了当代社会背景下,藏民族宗教、世俗生活中的一些微妙的变化。本文以一个藏族受众并分析者的视角,采用叙事分析和话语分析的方法,剖析影片所展现的现代化进程中,藏族社会发展中的各种融合与碰撞。  相似文献   

6.
电影《气球》的创作以藏区为背景,承载了导演万玛才旦对家乡的时代记忆。影片中,导演第一次探讨了藏区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母题,符号与意象的运用也与前作存在相当大的区别,独特的地域背景带给《气球》以独特的规训视角。文章试图通过对万玛才旦调度的电影场景及其文本创作进行分析,从主人公卓嘎个体生命体验的角度分析社会文化的大他者、他者与自我间多重规训的效用,并初步探讨藏区女性的权利意识觉醒。  相似文献   

7.
1999年第23届香港国际电影节举行。这届电影节以“香港电影新浪潮——二十年后的回顾”为主题,对香港“新浪潮”电影进行了盘点。这无疑是针对当时香港电影的疲软现状而作出的努力。90年代的香港电影在好莱坞电影工业的冲击下,亮起了红灯。观众严重流失,票房收入每况愈下,电影作为香港主要娱乐媒体的地位开始动摇。但与此同时,一批有别于主流商业电影的“另类”影片却异军突起。这些影片不但制作讲究、风  相似文献   

8.
霍建起1998年的作品。在第1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选中,这部投资仅210万元的“小题材”影片脱颖而出,获得最佳故事片奖。该片在日本、加拿大广受好评。影片还捧红了刘烨和陈好两位年轻人。  相似文献   

9.
时尚人物     
《中国新闻周刊》2004,(19):72-72
张曼玉:封后戛纳 香港影星张曼玉凭借在前夫法国新晋导演奥利维耶-阿萨亚斯执导的影片《清洁》中的自然本色表演,获得第57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最了解她的男人为她拍摄了属于她的电影,并给她带上了凤冠。”这是影评人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霍建起这个名字对于中国的电影观众来说,多少有点陌生。然而,在刚刚结束的东京国际电影节上,其执导的新片《暖》被评为最佳影片。这位在国内名声并不显赫的导演却为中国电影赢回一座“金麒麟奖”。 在此之前,中国观众很少听说过  相似文献   

11.
真得感谢戛纳、柏林、金棕榈、银熊这样的外国电影节和电影奖,要不是它们,中国观众恐伯还不知道有《无极》、《青红》、《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这样的中国影片。58届戛纳电影节正如火如茶,在媒体报道的轮番轰炸之下,想不感受电影节的热浪都难。等导演们卖掉片子的海外发行权而凯旋,等各项大奖尘埃落定之后,那些被电影节热烈气氛感染过的中国观众们,能收获些什么?是淘几张廉价的盗版碟,  相似文献   

12.
他被认为是最不像“导演”的导演:作为和张艺谋.陈凯歌同届的校友,他是成名最迟的“第五代”导演:却又是最幸运的一个——因为几乎他拍的每一部影片都获了奖,不论在国际还是国内。霍建起的电影,不具备任何商业元素。却丝丝沁入你的心灵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闻周刊》2005,(19):12-12
第58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5月21日落幕:比利时导演达内兄弟凭一部表现年轻父亲成长的影片——《孩子》摘取“金棕榈”大奖。  相似文献   

14.
电影《扬名立万》导演为刘循子墨,影片既遵循了传统悬疑电影本体化叙事规律,又叠加使用了多人物视角、封闭场景与交互性等沉浸式“剧本杀”叙事的创新方式,令人耳目一新。此外,影片积极适应青年与大众文化交融背景下观众的思想认知,构建二者在叙事价值观逻辑上的认同,保家卫国、坚守正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内容成功引起受众共鸣。  相似文献   

15.
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闭幕了,但关于中国电影的争论远未结束。优秀的电影走向世界,是最好的文化输出。当好莱坞大片挟着“美国精神”呼啸而来时,根植于5000年丰厚文化的中国电影,为何难以走上国际文化舞台呢?没有国内市场,何谈国际市场走向世界一直是中国电影人的梦想,近年来,中国电影走向世界主要是两种模式:一种是名导演、名演员、大投入,紧跟好莱坞大片的中国“大片”,往往能够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出国参赛,这类电影以“角逐奥斯卡奖”为推广口号,先在国内一边挨骂一边赚个盆满钵满,然后从奥斯卡铩羽而归;另一种是低成本文艺片,多以展现中…  相似文献   

16.
65岁的李仁堂,以自然、质朴的精湛演技,在电影《被告山扛爷》里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农村老共产党员的形象,真实可信,亲切感人。一举夺得了一年一度的中国电影最高奖(原“政府奖”现名“华表奖”),最佳男演员奖。影片还获得最佳故事片奖与最佳编剧奖。在之后不久的第三届大学生电影节上,李仁堂获得了大学生们的一致好评,被大学生们评为最佳演员奖,电影获最佳故事片  相似文献   

17.
中国第五代导演陈凯歌的经典力作《霸王别姬》曾斩获了包括第46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纽约影评人协会年度电影最佳外语片奖在内等多个世界级电影大奖。这部影片的巨大成功除了编剧的精湛、题材的新颖、演员的出神入化、画面的精致之外,更多让人们关注到的是这部电影中戏曲美学和电影美学结合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产电影越来越不景气,圈里人公认,处于低谷期:观众大幅度下降,拍片资金周转困难,甚至有的电影厂连工资也发不出……但电影节越办越多,越办越大。什么金鸡百花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珠海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节,长春电影节以及山东电影节,大学生电影节,农民电影节,工人电影节,加上国际科教片电影节,国际动画片电影节等等,真是热闹非凡。对此,人们议论纷纷,见仁见智。说好的认为这是对振兴电影  相似文献   

19.
<正>日前,新浪网登载了几条消息:“纽约当地时间10月9日晚12 点,张艺谋、章子恰携着影片《十面埋伏》走上了第‘42届纽约电影节’的红地毯,当晚,lincoln center放映厅内1200位观众观看了影片……”;“张艺谋的电影近期  相似文献   

20.
看板     
《中国新闻周刊》2010,(30):88-88
贾樟柯获洛迦诺终身成就奖 近日,瑞士第63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将终身成就奖授予了中国导演贾樟柯。他成为获得这一奖项的最年轻的电影人。该电影节艺术总监奥利维耶·佩尔评价他是“电影天才”,以独特视角呈现了“当代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