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悦 《青年记者》2016,(3):70-71
网络脱口秀《暴走大事件》已经进行到第四季,主持人王尼玛头顶漫画面具,用轻松幽默的语言播报并吐槽生活中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新闻事件,引起网友们的追捧.本文以《暴走大事件》为例,分析网络脱口秀吐槽文化的消遣和批判方式,并对吐槽文化进行反思. 网络脱口秀 脱口秀节目通过主持人的文化修养和社会责任感表达出节目的宗旨和定位.随着中国媒体行业的发展,脱口秀在中国迅速流行起来,受到观众的广泛关注.依托网络媒体的发展,网络脱口秀应运而生,展现出特有的表达方式和文化形态.网络脱口秀以其批判风格,淡化了大众文化的平庸特性与消极色彩,成为媒体文化中需要珍惜和研究的宝贵资源.但网络脱口秀质量参差不齐,鱼龙混杂,我们要甄别出真正有益于观众身心和社会发展的网络脱口秀.  相似文献   

2.
欧阳照  周柯岑 《今传媒》2016,(2):107-109
脱口秀起源于 20世纪初的美国,在中国落地生根则以 1996 年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的开播为标志.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我国脱口秀节目也在与时俱进,主持人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凸显,尤其在单口类脱口秀节目中,主持人成为了节目的核心和符号.本文选取了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三档单口脱口秀节目,从主持人的角度切入,对三档节目进行分析,对当代单口脱口秀主持人的功能定位进行比较,从中总结出我国单口脱口秀主持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广播脱口秀节目发展势头强劲,拥有丰富的节目内容和多样的节目形式,为打造主持人提供了平台,同时也对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播脱口秀主持人打造个性,与栏目定位和风格相吻合是前提;长期深厚的积累是基础;每期节目前的精心准备是手段;个性化的语言风格是标志。  相似文献   

4.
新闻脱口秀是诸多脱口秀节目样态中新闻性最突出的,也是目前最主流的样态,结合了脱口秀的娱乐性和新闻时效性及信息量。《PS早安秀》正是这样的新闻脱口秀,传播的媒介又为广播,故而更具灵活性和想象空间。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两位主持人之间相互调侃,与听众通过新媒体手段互动,为路上生活的必要选择。广播的伴随性要求节目设置碎片化,具有话题性,同时还要求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节目品位,需要不断改进才能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5.
作为美国电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夜脱口秀节目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对受众的影响广泛而深刻,成为美国人晚间的一项文化观赏习惯,也是美国青少年获取时政新闻的主要渠道。深夜脱口秀节目的主持人与访谈嘉宾的机智对话以及对节目的精妙把控给此类节目增色添彩,凸显了主持人的专业素养与艺术水平。本文以史蒂芬·科尔伯特主持的《深夜秀》节目为例,对其在节目中表现出来的真实、深刻和富有人文精神的访谈艺术进行了解读,剖析了脱口秀节目中主持人的作用和作为,为我国的电视访谈节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马新庆 《视听界》2014,(2):110-110
2013年2月,江苏体育休闲频道推出了一档展示方言之美、挖掘语言内涵的大型脱口秀节目(《最美乡音》。节目发挥了脱口秀的节目优势,通过主持人、普通话嘉宾、方言嘉宾、语言专家、曲艺明星之间的互动,让观众了解方言,保护地方方言,传承方言文化。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影视业逐渐发展,电视节目形式多样,主持人在节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主持人如何在节目中体现出个人文化选择的问题也变得复杂。本文主要分析脱口秀的特殊形式给主持人的文化坚守带来了哪几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美国广播脱口秀节目的形态、流行原因、成功因素、节目特点、本质特征、社会功能进行了深入分析。归纳了脱口秀主持人必备的素质,强调了脱口秀节目及其主持人应该具有“精神质量”——那就是鼓舞。  相似文献   

9.
孟亭 《新闻实践》2013,(8):63-64
作为典型的“主持人型”媒体,广播媒体的品牌某种程度上是构架在节目品牌、主持人品牌之上的。电台名嘴成为广播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任何一家强势电台都必须拥有自己的品牌脱口秀节目及极具影响力的主持人。那么。广播脱口秀节目主持人何以征服万千听众?一家电台又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脱口秀主持人呢?  相似文献   

10.
话语范式是库恩的范式理论在话语学领域中的实践和应用,囿于范式理论内涵的复杂性和相对主观性,话语范式的现实分析往往需将其放置在一个具体的话语情境,网络脱口秀节目则是新媒体话语实践最为充分的应用场景。其中,网络脱口秀节目主持人作为特色鲜明的话语应用主体,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脱口秀节目主持人话语范式。以网络脱口秀节目及其主持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话语主体、话语样态、话语功能三个维度,思考相对于传统脱口秀节目主持人的话语范式“祛魅”特征,以及在新媒体赋值赋能下网络脱口秀节目主持话语范式的构建和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1.
新闻评论类节目是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具有重要作用,其节目的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语言和观点,都有引导舆论走向的作用。新闻评论节目的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闻评论节目的风格。本文将针对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人的风格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肖舟 《视听界》2011,(6):69-71
《简明广播电视词典》中,脱口秀被定义为“通过讨论对新闻或社会问题进行评论、表达观点的一种形式”,主要特征是脱口而出,强调主持人的现场即兴发挥。广播脱口秀最早起源于美国,到了上世纪60年代,以新闻评论为主的舆论表达成为当时脱口秀的主要内容。上世纪80年代,大众传媒消费呈现出明显的媒介娱乐化和文化娱乐化倾向,于是娱乐脱口秀节目大量涌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高梦 《新闻前哨》2004,(11):61-62
脱口秀是对英文“TALK SHOW”的音译,意指节目主持人与来宾谈话或者上门对人物进行的访问,用中文来诠释它的特点,即为反应敏捷,应答巧妙,脱口而出,出口成章。脱口秀是目前广播电视媒体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在这个全盛的“广播电视时代”,它不仅仅是一个广播电视节目的名称,也是节目主持人的象征。对节目主持人来说,脱口秀是一  相似文献   

14.
何江  杨晓 《出版广角》2017,(21):66-68
脱口秀节目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其内容和形式发生了重大转变,其电视语言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目前东方卫视已有一批较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脱口秀节目,文章以这些脱口秀节目为切入点,阐述东方卫视脱口秀节目的发展状况,分析脱口秀节目电视语言的嬗变.  相似文献   

15.
脱口秀的节目形式在我国发展十余年,遇到过瓶颈,也有过突破,到目前为止,可以说是泛滥的时期,它该如何继续发展?有一批脱口秀节目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受众对精神娱乐要求,其中节目主持人成为最大的特色,准确分析受众,选择民众接受的主持人,是节目成功的要素之一。但是,近年来脱口秀的迅速发展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庸俗化的问题,没有结合本土国情的问题,娱乐尺度的问题、主持风格的问题,主持人素质文化的问题等等,都还有待于解决。那么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如何让脱口秀持续发展?本文,就以《金星秀》为例谈谈脱口秀的生存方式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广播短信互动节目因其轻松灵活的形式、贴近有趣的话题迅速在都市广播媒体蹿红。这种“广播主持人脱口秀+短信+音乐”的节目形态被大量复制,然而由于主持人语言陷入恣意“闲聊”而呈现内容苍白、形式单一、将人际交流的私语化空间完全搬到广播节目中的随便聊聊。这不得不说是当前广播节目主持人语言品位滑坡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主持人,具有良好的语言功力和驾驭节目的能力自然是十分重要的,但如果仅凭“脱口秀”的本领,应付节目可以,要想出好作品就不容易了。我感到现在有不少主持人直播节目存在一个通病,就是节目做得浅、做得浮,原本一个好选题,主持人却深  相似文献   

18.
在谈话节目中,主持人是节目的中心人物,栏目的成功离不开称职的主持人.这需要主持人从多方面,尤其是语言表达方面寻找和建立自己的特色.尤其在广播传播中,主持人主要借助语言完成主持工作,语言最能体现其主持特征,也最有可能为节目增色.中国之声晚间谈话节目<新闻观潮>的主持人在节目中追求语言表达的丰富性.这种语言的丰富性包含了语言的外部形貌和内部蕴藏两部分.本文主要阐释<新闻观潮>的主持人语言特点,并希望借此来窥视当下广播谈话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概貌.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美国新闻脱口秀发展历史,从传播特征及发展趋向两个向度,对中国式的新闻脱口秀节目进行了梳理,分析国内新闻脱口秀节目当前存在的弊端:传播主体的资源稀缺性、传播内容的同质化、传播效果的差异性等。  相似文献   

20.
刘亮 《视听纵横》2007,(5):100-101
都说语言是节目的外衣,主持人的语言必须是为节目的内容服务的。节目的内容和特点有所变化,所以主持人的语言也应该相应地作出调整。民生新闻和传统的新闻相比更加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强调以一种平视生活的视角来传播新闻,这就要求我们主持人的语言应该更加亲切、平和,这样才能做到语言特点和节目特点相呼应。[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