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佳汇 《声屏世界》2016,(10):58-61
在诸多新媒体中,微信凭借与广播的诸多契合性特征,在与广播的融合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文章以中国之声特别报道 《致我们正在消失的文化印记·方言篇》为例,分析了其如何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创了广播新闻类节目与听众互动的新方式.主要体现在:未播先互动,提前为节目造势;适当改编原报道,加入互动环节;积极回应听众呼声,及时调整节目安排三个方面.但类似的互动并未常态化、固定化,传统广播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探索仍然有较大的发挥空间.  相似文献   

2.
杜佳汇 《今传媒》2016,(8):99-100
文章以中国之声特别报道《致我们正在消失的文化印记·方言篇》为例,分析了其何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创广播新闻类节目与听众互动的新方式。主要体现在:未播先互动,提前为节目造势;适当改编原报道,加入互动环节;积极回应听众呼声,及时调整节目安排。但类似的互动并未常态化、固定化,传统广播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探索仍然有较大的发挥空间。  相似文献   

3.
李爱彬 《视听界》2015,(1):56-58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徐州广播电视台结合自身实际,在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形成了淮海网、无线徐州手机客户端以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借助新媒体发展传统广电业务,新老媒体相互渗透与融合,打造全媒体融合平台。  相似文献   

4.
李宏 《传媒》2016,(8):12-14
广播最早是以通信工具的形式问世的,人们用这一无线电技术来发布信息、传递情感、传播思想,使之成为报纸之后的“新媒体”.每种新通信技术的诞生都会促使广播向前发展,比如,电话、智能手机,电话让广播与听众实现即时、多方互动;智能手机拓展了广播的时间和空间.笔者以国际广播同行的几个成功案例,展示广播的本质特点,说明媒体融合时代传统广播只要坚守自己的特点,以自身优势(特色)与新媒体融合,才能创造广阔的生存空间,赢得空前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5.
陈蕾伊 《中国广播》2013,(12):13-17
新媒体时代,台湾广播面临着广告市场收缩、收听率逐年降低、年轻听众流失等问题。为了走出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台湾广播通过发展类型化广播、打造联播网、开展社会活动来优化播放平台;积极探索与新媒体融合的各种途径,建立广播网站、打造广播APP、融合社交媒体、探索广播可视化等。未来台湾广播将在持续经营与优化传统广播的同时,深度融合新媒体,实现传播平台、传播内容、互动模式等各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随着微信用户数量的剧增以及微信社交、传递信息功能的增强,微信已成为受众最常见和最常用的手机App之一,微信公众号也成为接受与发布信息的主要渠道,深受企业和个人的青睐.进入新媒体时代以来,媒介竞争日趋白热化,促使广播媒体加快了使用微信公众号的节奏,如今,各大广播媒体基本上都搭建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平台,并在微信公众号平台的运营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与财力,使得微信公众号成为广播媒体传播信息与加强和听众互动交流的"新阵地",极大地拓宽了广播媒体信息传播的渠道,进一步拉近了与听众的心理距离,也促进了广播节目收听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面对来自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的多方压力,香港广播业迎难而上,紧随科技发展,拓展广播的传播终端,将可视化元素融入广播节目;同时,着力打造全媒体平台经营广播,全方位、深层次地积极参与媒介融合,不仅满足了听众日益多元化的需求,而且为自身的生存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8.
<正>新老媒体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传统媒体已经在实践中搭建并开始使用现代传播平台。如今传统媒体使用最有效最快捷的当属微信公众平台,从《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到地方媒体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微信公众账号。媒体微信公众平台不仅仅成为传统媒体的新闻延伸,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媒体公众账号以传统媒体做后台,越来越显示出新媒体的特性,其影响力、实用性也越来越大。做为传统媒体人,如何运营好新媒体的微信公众平台是摆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同传统的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资源的整合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技术、市场不断发展和融合的大背景下,我国传统的广播媒体只有清醒地意识自身存在不足,与时俱进,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将新媒体技术同自身发展科学、合理、有效地融合起来,充分地运用新媒体中的短信、微博、QQ来产生节目互动,才能够较好地更新传统的广播理念、广播手段以及广播内容,实现网络化广播,达到低成本、即时双向互动的效果。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在广播行业节目主持人的工作经历对新媒体技术如何在当代广播节目中具体运用阐述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在媒体融合时代,安徽农村广播"摸着石头过河",充当农村听众在新媒体工具使用上的"启蒙者",以微信公众平台为抓手,转变办节目思路,发挥广播"接地气"的优势,努力打造"互联网+对农广播"的全新平台。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推进,包括媒体在内的众多领域无不体现出一个全覆盖的倾向。智能手机的普及令新闻的来源与阅读发生了变化。新媒体传播打破了传统平台优势,微信公众平台是延展广播宣传的便利手段,广播微信应运而生。而区域广播微信从内容构成到互动传播,均需注重地方特色,切合本地受众需求。广播节目讲究"节目对象化,时段专业化",广播微信软文推送也要树立细分受众的理念,尽可能做到精准推送,围绕广播节目布局微信内容。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有两个最重要的特性即草根性和多次传播性,草根性接近地气,多次传播可以将内容覆盖无死角。这是和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广播汽车服务类节目受听众欢迎的原因是其可以直接和听众互动,服务听众。广播汽车类节目和新媒体的融合,继续发挥直接服务听众的广播优势,同时在新媒体的融合下避免一次传播的缺陷,碎片化的多次传播被无限放大,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广播汽车节目通过媒体融合会成为直接服务汽车实体上的重要链条。  相似文献   

13.
吴俊生 《新闻世界》2011,(10):81-82
本文以媒介融合环境下广播的优势为切入点,从听众群体的拓展、广播的网络传播方式以及媒介融合中广播的独特作用等方面探讨了未来广播的发展空间。笔者认为,新媒体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的衰败,而是新旧媒体将在互相融合的环境中共同生存、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连接的是人,《1057大家帮》节目将爱心互助理念通过这张网传递给更多听众,传播向上的力量,彰显广播价值。节目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实现广播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节目80%以上线索来自于新媒体平台,来自于听众用户的创造,将听众聚合成为节目内容生产的主体,用户原创内容(UGC)理念贯穿了整个节目制作全过程。实现了互联网产品追求移动化和社交化的理念。  相似文献   

15.
微信用户注册人数高达八亿,是人们社交沟通、浏览信息的有效方式,这种情况下很多传统纸媒认证微信公众号,打造具有自身品牌特色的微信公众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推送信息等方式为用户提供服务,推介自身品牌。所以现阶段,传统纸媒想要更好地满足新时期发展需求,应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拓展新媒体领域业务,提高与新媒体的融合力度,实现有效转型目标,加快传统纸媒信息传播速度,提高传统纸媒发展水平。本文就从微信公众号看传统纸媒与新媒体的融合作出分析,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全媒体时代,媒体融合不仅仅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作为受众,同样也需要融合转化。新的时代背景下,该怎样引导传统广播听众转化为新媒体的“粉丝”呢?本文从广播媒体从业者的角度出发进行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7.
微博、微信作为新的传播媒体,具有许多新优势,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广播节目想要赢得更多受众,就需要不断地尝试运用新型媒体来对自身的节目进行创新。微博、微信以其便携性、速度快、容易操作等特点吸引了众多听众,迅速成为电台与听众交流的重要平台。在广播节目中巧妙地借助微博微信,更加凸显广播媒介传递信息新鲜、方便、快捷的特点和优势,"广播+微博、微信"的结合模式更使得广播突破传统,孕育多种新节目形式。  相似文献   

18.
陈硕 《青年记者》2017,(23):81-82
近年来,在新媒体的迅猛崛起之下,传统媒体不断探索创新融合以实现新媒体时代的生态延展和转型升级.在此背景之下,广播媒体的创新融合也在探索中迈开步伐.如果说前几年很多广播媒体的融合步伐还在理念的争论和思想的激辩之中略显滞后,那么2016年的广播媒体,则开始了义无反顾、大刀阔斧的转型改革,迈出了转型融合的坚实步伐,从内容生产到平台建设,从媒体管理到市场营销,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发生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媒体模式迅速的发展,传统的四大媒体受到了猛烈的冲击,特别是本就被称作是“弱势媒体”的广播,那么字这个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时期,广播媒体应该如何与新媒体融合互动,开拓自己的一席之地?本文就以传统的广播媒体为例,阐述新旧媒体的融合互动.  相似文献   

20.
王莹 《中国广播》2014,(11):67-69
网络信息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传统广播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有助于实现两者的融合发展和优势互补。本文简要分析了两者的异同和互动融合的积极意义,对传统媒体如何实现与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融合发展展开讨论,从推进广播电视的网络化发展、发挥移动自媒体功能,以及充分利用各类媒介资源三个方面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