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何立 《新闻实践》2010,(10):69-71
在电视民生新闻栏目中,交通事故报道由于缺少理念的突破和方法的创新,事故报道的碎片化、格式化现象严重。最惯常的交通事故的报道往往是这样的:某年某月某日,某地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事故未造成(或造成)人员伤亡。记者赶到现场时,现场一片狼藉(一段现场的描述之后)——记者采访了事故当事人和目击者,他们描述了事发经过。  相似文献   

2.
灾祸事件一直是新闻业发达的西方国家媒体报道的重点,有些西方新闻写作教材把灾祸报道分为两类——事故报道(Accident)和灾难报道(Disaster)。事故报道主要指人为灾祸,如交通事故、空难、人质扣押等;灾难报道主要是自然灾害,如水灾、地震、热带风暴等。区分这两的关键在于新闻事件的严重性,即死亡的人数。如果一起交通事故造成大量的人员伤  相似文献   

3.
正每个城市的每一天,都有一些交通事故发生。从交通的角度讲,事故就是事故,只有事故原因、事故结果的差异,而从新闻的角度,则几乎每起事故都不尽相同,都有发掘的价值。作为《湘潭晚报》一名跑交通线的记者,笔者认为交通事故写作也要进行角度选择,尽量在一般性事故中体现出新闻性、服务性。选择较具新闻价值的事故组织采写,不宜对每一事故都进行报道。即使是交通安全宣传的专业报纸也不能如此,综合性报纸则更不能这样。通常的做法  相似文献   

4.
林克勤 《新闻界》2005,(2):103-105
在西方新闻界中,所谓的不可预见性报道包括交通事故、火灾、游行示威、灾难等突发性事件报道,以及在新闻教科书上争议颇多的人情味报道。在地方性报纸中交通事故和火灾报道比较多见。据一家剪报公司在1997年的一次调查,事故和灾难性报道比其他的新闻由头能带来更多的报纸发行量,体育新闻排在第二位,经济和犯罪报道排在第三位。按业界人士的观点,事情的后果越严重,报道引起的关注和反响就越大。西方的地方报纸往往喜欢报道事故和火灾,  相似文献   

5.
交通事故报道是电视民生新闻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对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1月江西广播电视台《都市现场》的交通事故报道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了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重视后续报道,完整地呈现新闻"真面目";克服固定成见,多用调查手法做新闻;采用新技术、新理念来丰富交通事故报道;告别"鸡零狗碎",向公共新闻转型等创新建议.  相似文献   

6.
安全生产新闻指的是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发生的对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威胁、损害的事件,以及同安全生产活动相关的新闻.安全生产新闻可划分为事故性新闻和非事故性新闻两类.其中,安全生产事故新闻报道包括交通事故、危化品事故、矿难、空难、火灾、建筑物倒塌、核事故等.由于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安全生产新闻具有事件重大、焦点突出、容易引起社会和公众广泛关注的特点.将大数据思维运用于安全生产新闻报道,有利于深化受众对新闻事实的认知,发现普通安全生产报道不易发现的逻辑关联.  相似文献   

7.
邓海荣 《新闻界》2007,(1):135-135,119
2006年10月1日,重庆嘉陵江石门大桥发生了一起30人死亡、20人受伤的特大交通事故。事故的发生,不仅令沉浸在节日祥和气氛中的重庆市民大为震惊,也给“黄金周”里频繁出行的人们心理蒙上了阴影。更未料想到的是,重庆本地新闻媒体在报道这一恶性交通事故时,由于没有很好地抓住车祸新闻的报道要素,致使车祸的相关重要信息流通不畅、传播不充分,竟然将这一车祸带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引起公众的纷纷质疑和无端臆测。于是生活中市民们街谈巷议,小道消息不胫而走;网络上(如天涯社区),网民们飞短流长,各种议论和谣言此起彼伏。因此,如何报道车祸新闻?哪些是车祸新闻报道的主要信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8.
“所谓灾害新闻,就是以报道灾害为内容的新闻体裁。灾害新闻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按灾害过程可分为:灾害预防新闻,抗灾新闻,赈灾新闻,灾后反思新闻;按灾害报道题材可分为自然灾害报道、人为灾害报道、事故报道。”  相似文献   

9.
在一些晨报、晚报上,我们常常能在版面上发现一堆一堆的社会小新闻。如遭遇抢劫的一孕妇受伤被送进医院;发生交通事故后司机和乘客被送进医院;民工被砸伤送进医院等等。我称之为“花边无尾巴事故新闻”。名字有点长,但是有一定道理的。说它是“事故新闻”,的确,这些新闻都是些杀人、抢劫、撞车之类的意外事故;说它是“花边”,是因为这些新闻的篇幅都比较短小,几十字  相似文献   

10.
突发性事件新闻就是“报道难以预测或者未能预测而突然发生的事件的新闻”。①一般来说,它包括(一)政治类:如游行示威、学潮、宗教冲突等;(二)自然灾害类:如地震。火山喷发、海啸、水灾、台风等;(三)灾难性事故类;如交通事故、楼宇倒塌、矿井瓦斯爆炸等。突发性事件往往具有巨大的新闻价值而为新闻媒体所关注。在过去的1999年,战争、地震、洪水、民族纠纷等突发性事件频频发生,引起一场又一场新闻冲击波。世界各大媒体对突发性事件都投入巨大“兵力”,各显身手,以图在新闻战中能脱颖而出。然而,考察中西方媒体在199…  相似文献   

11.
对于报纸来说,现实生活既提供了鸟语花香、国泰民安欣欣向荣的一面,同时也有车毁人亡、樯倾楫摧,给社会和人们带来重大损失的另一面。后者包括交通事故、触电事故以及地震、雷击、火灾等引起的死人损物事故。怎样搞好这些事故报道,在实践中我的体会是要千方百计讲究报道深度,使人们在迅速准确地了解事故真相的同时,还能知道发生这些事故的原因,并能找到避免和减少这些事故的途径和方法,从而增强人们的信心,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四化建设的宏伟大业。以江苏《南通大众报》去年有关交通事故的报道来说。几年来,南通县交通事业发展很快。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交通事故尤其是重大恶性事故不断发  相似文献   

12.
李运龙 《新闻世界》2011,(11):197-198
对于灾难事故性事件来说,由于其具备突发性、显著性、异常性、重大性等特点,其较高的新闻价值使得很容易形成对灾难事故原因、现状及责任追究等的调查性报道。因此,从叙事学的角度来对灾难事故调查报道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试图从新闻摘要和新闻事件两个方面对央视大火的两篇调查报道进行叙事学分析,从而探讨灾难事故类调查报道的报道模式。  相似文献   

13.
自然灾害、交通事故、事故灾难等各种突发事件,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有发生。遇到突发事件,作为新闻从业人员需要强烈的新闻敏感,迅速判断事件的新闻价值。挖掘典型人物的精神内涵.精心策划,传播主流价值观,影响最广泛人群.做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相似文献   

14.
灾祸报道,指的是天灾人祸的报道。天灾,包括水、旱、风、雹、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人祸,指的是由于设备故障、人员失职造成的失火、沉船、撞车、爆炸、中毒等人为事故。灾祸报道一向属于社会新闻,因为在抢险救灾中必然涉及社会道德风尚问题。但灾祸报道显然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新闻,有其固定的内容和独特的要求,因此,若把它当作一个独立的报道范畴和新闻类别来研究,也是未尝不可的。对灾祸报道的认识问题自然灾害和各种事故都是突发事件。它破坏了事物运动的正常秩序,重大灾祸会立即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经济建设,必然为广大群众所关注,具有明显的新闻价值。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灾祸报道却存在着片面认识。西方报纸认为,“火灾和事故,都是每天的基本新闻,多数是一般性  相似文献   

15.
2011年7月23日,甬温线D301次和D3115次动车发生追尾,造成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初步调查表明,“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暴露出诸多问题,这是一起不该发生、且可以避免和防范的责任事故。面对这次事故,媒体及时报道事件进展,大胆质疑事故处理,  相似文献   

16.
震动国内外的“1.24”昆沪特快列车颠覆事故发生后,有关领导提出,新闻单位要扩大这次事故的宣传报道。报道什么?英雄事迹,好人好事。听到这一指示,一些记者当即提出三点意见:一,在“1.24”事故前相继发生两起火车事故和一起飞机事故都没有作这种“正面报道”,这次事故大张旗鼓作“正面宣传”不合时宜;二、有的报纸至今没有报道  相似文献   

17.
传统媒体对突发交通事故的报道,体现了各自不同的态度和新闻业务能力.当前自媒体的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不小的冲击.在突发新闻面前,传统媒体唯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充分调动媒介资源,以优质报道来强化传播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殷亮  杨会飞 《视听界》2011,(6):101-104
温州特大动车事故发生后,全国所有的媒体都投去了关注的目光,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对此事件进行报道和分析。江苏公共频道新闻栏目《有一说一》采取了纵横捭阖的组合报道方式:有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的详细报道,有对有关新闻的背景链接,也有中肯恰当的新闻评论。这样一种丰富的新闻“组合拳”,让《有一说一》栏目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脱颖而出,其对动车事故的报道具备了独家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19.
正2011年7月23日,甬温线D301次和D3115次动车发生追尾,造成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初步调查表明,"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暴露出诸多问题,这是一起不该发生、且可以避免和防范的责任事故。面对这次事故,媒体及时报道事件进展,大胆质疑事故处理,充分表达批评意  相似文献   

20.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交通事故发生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火灾发生率也在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攀升。血淋淋的交通事故,支离破碎的火灾现场,这样的报道经常出现在报纸的版面、电视的屏幕上。事故必然伴随着生命的损伤和财产的损失,不仅给当事人带来灾难,也会给其他受众带来焦虑、不安和恐慌。媒体不可避免地要报道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