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脱胎于信息经济,要发展知识经济,必须以信息经济为基础。发展知识经济离不开我国的实际,不能绕过我国还未成熟正在改革的经济运行机制及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这一概念恰当地概括了当今世界经济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知识经济将改变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知识经济所引起的这一历史性的变革 ,已经引起了我国经济地理学家的关注[1] ,文章从一个经济地理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探讨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地理学理论与教学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已引起了我国各界的关注,有关“知识经济”的理论研究非常活跃。本文根据社会统计模型理论关于经济的本质。以及从人和社会的特性出发,从OECD的“知识经济”内涵实质分析入手,简要阐述了“知识经济”应改叫“科学经济”更为为恰,更能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进入社会大转型的时代特征和要求。  相似文献   

4.
在发展知识经济走在前列的美国,其经济周期出现了与以往大为不同的特点:经济复苏期延长;周期性特征淡化,经济扩展期呈现出“双低一稳”。造成美国新经济周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信息产业取代传统制造业成为经济的主导产业;知识经济时代的柔性化,智能化生闻方式使物质生产部门的固定资产更新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信息传输网改变了商品,货币与劳动力等要素的流动方式;高新技术与信息产业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又减轻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与发展知识经济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他提出的关于教育的经济功能的观点,是我们今天发展知识经济的关键:因而,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新世纪中国教育,只有坚持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才能顺利完成其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6.
张国强 《教育艺术》2005,(12):19-20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与以往的经济形态相比,知识经济中的经济增长则更为主要地依赖对知识的投资,换言之,知识的创新和对知识有效地利用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进而,对知识、信息进行创新、掌握及运用的人才,也就成为经济竞争力乃至综合国力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7.
教育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它已成为一种产业,如何搞好教育经济统计将成为统计研究的重点,本根据教育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把教育引入生产函数,探讨了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教育投入和产出如何进行衡量,如何将传统的投入产出理论运用于教育产业的统计核算中去,是我们对教育经济进行统计的关键问题,本根据统计理论和知识经济下教育的发展特性提出了教育经济的投入与产出统计核算指标体系及评价教育效率指标体系,为知识经济下的教育统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我国的“知识与信息的经济”的研究划分为引进、吸收与评价、阐释(20世纪80年代),理论深化研究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在“知识经济”名义下的狂炒(1997年末-1999年)三个阶段,并分别对此三阶段的发展特点、所关注的问题,以及发表的译、著作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人首先提出“知识经济”的概念的过程进行了回顾。另外,文章还对中国学者提出的“智力经济”、“精神经济”、“‘经济与信息’的科学”的概念和理论进行了评介。  相似文献   

9.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长成思危,在2001年12月22日召开的中华职业教育社第八届理事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就知识经济时代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及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发表了重要讲话。以下为根据录音整理的讲话摘要,未经本人审阅。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经济力量,知识经济正在改变着社会经济形态,对传统经济理论的一些基本理论和法则的“有效性”已经形成了挑战,这表现为新古典经济学报酬递减假设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小,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正经受挑战。凯恩斯主义的通货膨胀理论受到进一步冲击,传统的统计、会计理论和方法面临较多困难,新古典的经济增长理论正逐渐被新增长理论代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