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宿舍有个同学总是把废纸和报纸折好,装进一个大信封里。起初我们以为他要积少成多卖废品,背地里讥笑他。谁知他把信封装满后,送到了校园的废纸回收站。他说,可以用这些来造再生纸了。我  相似文献   

2.
许帅帅 《高中生》2013,(1):52-52
在我回家的路上有一个废品回收站,不大的院子里堆满了废品,门也是虚掩着的,所以平时一般不能看到里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快乐回收站     
“劈劈啪啪……”在一阵鞭炮声中,我的快乐回收站开张了。讲到这里,大家一定觉得奇怪吧,废品回收站倒是听说过,可快乐回收站却不曾耳闻。那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介绍吧。本人的快乐回收站可不是废  相似文献   

4.
<正>基布兹是以色列最具特色,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城市。"基布兹"的字面含义是"聚集",它是犹太人的集体农庄,是一个所有成员没有私人财产、凡物公用的农耕小区。在基布兹的一所幼儿园参观访问期间,走进他们的"儿童乐园",我们吃惊地发现,这里俨然像一个废品回收站。在一块沙地上,简单竖起一片遮阴篷,里面横七竖八散满了废油桶、废轮胎、旧微波炉、旧的小型洗衣机、木板架子,甚至是一些不锈钢的瓢盆。但细细看,这里又不是废品回收站,因为这  相似文献   

5.
卖废品     
我的爸爸妈妈都很节俭,他们把生活中可以回收的废品积攒起来,定期卖给收废品的人。这段时间,爸爸妈妈又攒了很多废品,他们决定这个周末把它们卖掉。星期日,收废品的阿姨来了,爸爸妈妈把废品拿到了楼下,我也跑去帮忙。哇!还真多啊,有铁皮、废纸、易拉罐……  相似文献   

6.
那年我十岁,在村上的小学上四年级。学校和一家杂志社搞手拉手扶贫助学活动,杂志社免费为特困生刊登广告,这些学生就有可能得到社会上好心人的资助。名额有限,申请者大多是那些孤儿,而我因为父亲去世了,也得到了一张申请表格。放学后,我拿着表格飞快地往家跑,心想,只要有人资助我,母亲就不用天天捡破烂儿、扒垃圾为我攒学费了,母亲也一定很高兴。我跑回家,奶奶说母亲在废品回收站,我又拿着表格跑到回收站。母亲正在捆一堆细碎的废纸准备过秤,我把表格递给她。母亲的脸渐渐地暗了下来,她说:“你找老师要的?”我点点头。母亲“啪”地一巴掌打…  相似文献   

7.
父亲的废品     
<正>捡废品的父亲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肯用钱,居然向其他卖废品的人买废品。他买的是废品吗?不,是对孩子满满的爱——父爱如山!尽管父亲很慷慨,每个星期都要给刘阳几十块零花钱,但刘阳从来不乱花一分钱,每次他都把父亲给他的钱转手就交给母亲。刘阳知道父亲现在靠捡废品赚钱不容易。虽然父亲很努力,可是毕竟能捡到的废品有限。刘阳很想帮帮父亲,学校的垃圾桶里,每天都会有不少塑料瓶子和废纸,只要刘阳肯伸手,保准他十分钟的收获就能超过父亲一天的收获。但当他看到周围都是同学的时候,就又缩回了手。  相似文献   

8.
收废品     
我班70多个学生每天要消耗大量的物品,班上的垃圾桶里经常是满满的,堆得像小山一样。食品袋、塑料瓶、铁皮罐总是冒出来掉到地上,给教室卫生带来了不少麻烦。我让值日生每天中午加班倒一次垃圾,但对教室卫生还是无济于事,真令人头痛。隐隐约约听到远处传来收购废品的声音:“收废纸旧书啰!”我眼睛一亮,何不存集废品,变废为宝呢?班会课上,我讲明废品再利用的好处,并声明废品卖得的钱用来作班里的活动经费。接着,班上成立了废品存集管理小组。我在班里准备了一个大纸箱和两只大编织袋,嘱咐同学们将垃圾分类处理:废纸展平放在纸箱里,塑料瓶、…  相似文献   

9.
石头的故事     
有位拾荒者在野地里捡到了一块石头,那石头怪怪的沉沉的,他不介意地把它扔进了袋子里,半路上以10元钱把石头卖给了一个收货郎。那个收货郎呢,一转手又以30元钱卖给了路边的废品回收站。结果回收站的老板以300元的高价又卖给了一个小老头。最后那个小老头是以一千万的价格卖给了珠宝商。  相似文献   

10.
2003年4月22日,无锡市张泾中心小学校园内鲜花朵朵,彩旗飘飘,洋溢着一派节日的气氛。“手拉手地球村”的村民们开开心心,喜气洋洋,表达着一种祝福的心愿。因为今天是“世界地球日”,张小的“村民”们要为地球妈妈过生日。下面请跟随我们的摄像机镜头,一起到“手拉手地球村”去参加地球妈妈的生日聚会吧——镜头一:“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只有一双小手,小手是地球的卫士。”“祝地球妈妈生日快乐!”“地球妈妈,祝你永远年轻,永远快乐!……”祝福的话语,美丽的画面,体现着小村民们真诚的祝愿!镜头二:在废品回收现场,地球村回收站的负责人员忙得不亦乐乎。你瞧,他们正在进行分类、整理,称重量,作记录。大家分工合作,团结协作,一个小时,共回收废品1000多斤。小村民们说:每月的22日,是张小地球村的回收日,这一天村民们背着、扛着、拎着,有的甚至和家长一起抬着把一个月收集的废品拿到废品回收站。小村民们还说:他们把卖废品的钱存到地球村小银行,要为贫困地区的小伙伴建希望小学,他们已上交“全国手拉手地球村”1000元钱,到年底准备突破3000元大关。镜头三:“如果我当选上地球村村长,我一定精心组织全村村民学习环保知识,宣传环保的意义,让环保从校园走进家庭,走向社会……”;“……如果新当选的村长是我,我一定会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村民  相似文献   

11.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它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基本属性。商品经过交换 ,进入消费领域 ,逐渐变成了废品。一部分废品被收购部门以低廉的价格回收 ,又一次进入流通领域 ,具备了商品的身份。废品为什么又能够成为商品呢?这就要看它是怎样重新具备了商品的基本属性。首先 ,废品(如废纸、废钢铁等)的前身是劳动产品 ,虽然它的价值在上一次交换时已经实现 ,但是 ,废品所有者在拣回或保存这些废品时 ,付出了一定的劳动 ,使它们具有了微量的价值。其次 ,这部分废品可以作为生产原料被利用 ,虽然它们原来的使用价值已不复存在 ,但是 ,它们…  相似文献   

12.
治班三招     
刚开始接手这个班时,我发现孩子们的卫生意识很差,课室、走廊里到处是纸屑,这令我头痛不已。我颁布了不少“禁令”,处罚了不少“顽固分子”,效果都不太理想。甚至有些孩子心里已有逆反心理,你不让我丢垃圾我偏到处丢。怎么办?我想出了一些招数。招数一:召开主题班会“怎么样变废为宝?”孩子们对如何利用废纸纷纷献策:“做手工艺品。”“练习毛笔字。”“装订成本子打草稿。”“收集起来卖给废品店。”……最后,通过讨论,绝大多数同学赞成把废纸收集起来卖给废品店。地上再也见不到纸屑了,一个月下来班里还有一些小小的收入。班里面的钱渐渐…  相似文献   

13.
韩浩月 《成长》2007,(8):24-25
很多人有这样的习惯,每次在电脑上删除废弃的文件,总要把“回收站”中的“废品”清空才能安心工作。我不是心理学家,想不通其中的缘由,大概和一些有洁癖的人一天要无数次洗手一样,清空“回收站”能起到一种心理暗示作用,做完这项工作,便可以心无旁骛,不完成这一环节,心头就好像压了块石头,老惦记着。  相似文献   

14.
变废为宝     
在一次卫生大扫除中,我发现值日学生把好多可再利用的废品倒进了垃圾堆,觉得很可惜,就捡回了一些塑料瓶,做了一些椅子、花篮等小制作。在班会课上,我展示了这些作品以及从电脑上下载的废物利用的图片。告知同学们,废旧塑料制品、废纸不是废品,是工业再生产的原料,是可回收利用的资源。然后让他们出谋划策,将这些  相似文献   

15.
严谨 《教书育人》2000,(15):26-26
捡回一个希望,撑起一片蓝天 2000年4月4日下午1:40,十堰大学站台上,几个年轻人随手将易拉罐和废纸扔在路边,几个小学生跑过来捡起易拉罐和纸片对他们说:“请注意保护环境!”然后走进十堰大学附小,将捡来的东西送交“绿色希望回收站”。 “绿色希望回收站”是十堰大学附小新学期在全市开设的又一个史无前例的独创性的环保教育项目,要求学生在校园里、马路边随时将看见的垃圾捡起来,把没有利用价值的东西丢进垃圾箱,把有利用价值的东西带到学校上交“绿色希望回收站”,学校分类集中出售,变废为宝,所得收入用来设立“爱…  相似文献   

16.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秘密,既然是小秘密当然不能被别人发现喽。然而不让别人发现的最好办法就是将秘密藏起来,但藏到哪儿最安全呢?我们不妨利用WinRAR软件将小秘密藏到回收站里。而且清空回收站后,文件也不会丢失呢。还等什么呢?一起来瞧瞧吧!  相似文献   

17.
在Windows Vista中,回收站的功能更加强大。如果使用好它,可以给我们的操作带来更大的便利。一、关闭回收站图标如果你不喜欢让回收站的图标存在于桌面上,可以这样关闭它:先单击"回收站"的图标并按下Delete键或是右键选中它,就会得到一个确认窗口,询问是否将这个图标删除,点击"是",回收站的图标就立即消失了。  相似文献   

18.
高一下学期,我们班成立了一个公益组织———“阳光俱乐部”,从此“阳光俱乐部”便成为班级同学弘扬民族精神、展示青春风采的重要平台。在“阳光”话语“阳光总在风雨后”“要想撒播阳光给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阳光”“让阳光温暖每一个人的心扉”的召唤下,本着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宗旨,阳光俱乐部第一批八名成员激情十足地投入到工作中。回收废纸同学们首先在教室内安放了回收箱。活动的第一天,小小的纸箱就引发了积攒废纸的火爆场面。仅第一周的废纸,送到回收站就卖了15元钱。可是没过几天,同学们的这份与好奇心结伴而来的热情,…  相似文献   

19.
我的朋友晓峰是一位电脑迷,电脑里有一个“回收站”,小图标是一个上开口的小箱子。电脑外,晓峰依样画葫芦,用硬纸板也做了一个上开口的小箱子,同样为小箱子命名“回收站”。这个“回收站”是干什么用的呢?不等我细猜,晓峰直截了当地告诉我,回收站里放的都是大大小小的“烦恼”,  相似文献   

20.
那是在暑假一个闷热的日子里,虽然时隔五年,但我记忆犹新。当时我和另外两个小伙伴因为玩厌了捉迷藏,就想找些新花样。“嗨!”忘了是哪一个伙伴提议,“我们去卖破烂吧,国道对面有一个回收站。”“好啊,我们先回家收拾一下东西吧!”另一个伙伴喊道。我一时拿不定主意,因为国道上那么多车,我们几个小孩儿怎么过去呢?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办?哎,算了,管那么多干什么,大伙儿不是都同意吗?一路上,我们讨论着手里的废品能卖多少钱,换来的钱又可以买什么零食,我们根本没有对即将出现的危险有任何准备。很快,我们到了国道上的一个路口。“哎,停下来,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