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自然为人类不仅提供了生存的空间,而且也为人类开启健康长寿之门。动物的“超人类能力”行为曾经是人类图腾崇拜、竭力模仿和探究的对象,从动物的生活性行为到人类的模仿性图腾崇拜行为,从单纯的拟形取意无意识健身行为发展到有意识注重形神统一的导引养生行为的过程,中国古代的导引养生发展起来。向人类的近邻——动物学习,不仅是人们的生存方式,而且是人类健康长寿的重要方法源泉之一。  相似文献   

2.
之所以想到要做这么一块内容,是因为我们不断探讨的保护动物,反对虐待,都隐隐逃离不了一种人类中心主义,所有的利弊都是围绕人类自身的角度来看。或许我们应该抽离出来仔细想想,人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动物又是个什么东西。小编甚至极有超前意识的想,我们是否应该理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人与动物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李昶 《当代体育科技》2020,(11):97-97,100
投掷运动是人类会的从小就掌握的基本技能,其可以将人的力量与动作结合在一起完美呈现出来。既然投掷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技能,所以投掷运动在小学的体育教学中也被赋予其重要的价值,在小学的体育教材中投掷垒球运动主要是锻炼学生手脚协调同时用力的学习,其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肩部力量,还可以让学生在自由、同学合作中掌握投掷垒球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动物情缘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它给我们带来欢乐和慰藉,也受到我们的关爱。在NBA中,动物的身影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5.
科学家经过调查发现,现在世界上尚有猴子196种,猿和类人猿有9种。它们与人类一起,在动物分类学上,统属于哺乳动物纲中的灵长目。猿猴(图1)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按其进化的程度又可分为低、中、高三个级别。首先是原猴类,属于低等  相似文献   

6.
有关人类脑健康的问题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动物研究表明,运动可以促进动物脑的神经再生,改善人脑的认知功能,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并进而介导脑老化的进程,防止脑衰老;此外,运动还可促进帕金森病的行为恢复。以上这些相关研究主要以成年动物或人为研究对象,但生命早期的运动对于脑发育乃至以后整个生命过程中脑健康的影响问题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讨的。  相似文献   

7.
人类个体早期动作技能形成中"敏因"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百跃 《体育与科学》2007,28(4):6-11,93
美国著名生理学家、心理学家Susan Blackmore提出的"敏因"论断:即"人与人之间通过模仿而得的思想和行为"为我们研究人类个体幼态持续时期生理特征以及动作技能形成特点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此,我们以"敏因"的产生与演化;敏因将我们人类与动物区分开来作为铺垫,在敏因优化着人类个体早期动作技能的形成与发展思维框架下,论述了①动作是构建人类个体最早期智慧大厦的砖块;②人类个体早期动作的产生、发展与完善过程;③人类个体幼态持续是动作技能敏因的最佳期;④人类个体的最终辉煌与幼态持续期正确有效的敏因息息相关,旨在寻觅"敏因"对于人类个体幼态持续期动作技能的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杨敏 《收藏》2014,(14):6
<正>当下,"变形金刚4"正在席卷全球,电影中擎天柱手持巨剑驯服机械恐龙的镜头更是令无数人血脉喷张。或许是由于人类在远古时期与动物生死搏杀而留下的阴影,在人类强势之后,猎杀与驯服动物仍是极大的需求渴望。而随着文明进步,这种渴望,不再表现在猎杀、围捕和驯服,而是慢慢转向在艺术作品、电影或者时尚元素中呈现。像"金刚"、"大白鲨"、"侏罗纪公园"这类影视作品都反映了人类对动物的恐惧,而"里约大冒险"、"马达加斯加"、"穿靴子的猫"又反映了人类对动物的喜爱。人为什么恐惧动物,又为什么喜爱动物?实际上,面对动物时我们往往能直面自己。正如李安的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派与老虎的搏斗、厮杀,实际上也正是派与自己思想的斗争和挣扎。如今,渴望驯服动物的需求,演变成渴望穿戴动物。当然,皮草和象牙制品现在已经明令禁止了,直接穿戴动物制品也成为违背人道主义的行为。不过这可挡不住时尚大师们创意的脚步。例如Cartier将美洲豹的元素设计到了极致;BVLGARI则将蛇作为灵魂象征;由英国装置艺术家Billie Achilleos用Louis Vuitton小皮具设计的一系列动物形象,也曾经在中国的上海和大连进行过展出,获得了诸多消费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9.
这里介绍的是2000-3《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Ⅰ级)(一)》特种邮票的部分自制极限片。 动物是邮票的一个永恒题材,制成的极限片也很有观赏性,我想从中还能增强你的动物保护意识,使人类和动物共享美好的家园。  相似文献   

10.
如果问您,世界上最调皮的动物是什么,大多数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猴子。别看猴子的身体长得不是很大,但却满身都是“笑料”,因为它的外形很像人类,所以善于模仿的猴子要是真正耍起猾头来,还真未有哪种动物能与它比试。在足球场上和场外,球员们搞笑的动作比比皆是,有些时候甚至比猴子还调皮!  相似文献   

11.
2007年11月17—18日,由杭州市喜曼多钓具有限公司主办的第二届“喜曼多”杯钓鱼总决赛在杭州良渚生绿园举行,本刊主编袁海娜和记者应邀前往采访。在此期间,我们不仅和钓友们一起享受到比赛的激烈、艰辛和快乐,还和与会者一起感受到浙江渔具企业家们的团结、奋进和智慧。  相似文献   

12.
问:我们现在学习很紧张,又是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家长为了给我们增加营养,常常做了很多种美味的菜肴让我们吃,说是,吃得食物种类越多,营养就越丰富,身体就越好。可是我们又听说,有些菜是不能同时在一起吃的,如果相互搭配不当,不仅不能增加营养,还会对身体健康有害,是这样的吗?  相似文献   

13.
寻找磷元素     
邢乐仁 《垂钓》2009,(2):61-63
提起磷元素,人们总把它和“鬼火”联系在一起,它似乎是人类和动物体内留存时间最长的…种化学物质,尽管只剩下了一堆白骨。钓鱼人关心和寻找磷元素,是想探讨它在垂钓领域能否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传控打法有很强的观赏性,其与人类以及其他猎食类生物的狩猎镜像有紧密的关联度。足球的美学法则带有很强的动物狩猎学的元素,其中的试错与容错现象代表着一种不确定性。传控打法有模糊性的审美特质,更有计算性的精确特色,其所展现是一种人类与万物互动的史前性动能。团队合作可以给人带来更多的安全感,传控打法可以制造出一些无以停歇的永动机效应。传控打法有艺术流与力量流之别,前者强调传切的精确性,后者强调传切的速度感。传控打法有很高的美学品位,它不仅戏仿了人类的真实狩猎镜像,同时也是对群体狩猎型动物狩猎镜像的经典复制。持球队员与无球队员的换位能力决定了传控打法的水准,两者的合力足以构建出一种奇幻的活体图案,传控打法的至高价值即体现于此。传控打法还可以为球队提供持续不断的联动力,且更易制造奇幻效果,并催生出一种诗情画意。  相似文献   

15.
运动技能形成的科学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技能的形成,是建立运动性条件反射的过程.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心理学两门课程都讲条件反射,并且在运动生理学教材中,人类与动物的条件反射及其建立互相交织,无明显的界限.本文在比较人类条件反射和动物条件反射的本质性不同的基础上,试图说明人类条件反射及其建立是人类的行为,而动物条件反射及其建立是动物的机能及其扩充.生理学是技能学,它不能解释人类的行为,由运动生理学来讲述运动技能的形成,是学科分类上的错误,应该纠正.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不仅要求人与人、人与社会要和谐。人与自然也要和谐,世间万物得以自然生长、繁衍,人类才能得到健康和幸福。时下严重的是,人类不断开采开伐,排放废气污物。使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水质恶化。土地盐碱化、沙漠化,气候变暖、  相似文献   

17.
重生 《健身科学》2009,(1):42-43
牛,是中国人最喜爱的动物之一,因为它具有勤劳肯干的精神,是丰收的象征,而且牛肉也是我们离不开的美味食物。牛为我们人类可谓奉献了一切,牛年到来,就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如何科学地食用牛肉,从而更好地领受牛对我们人类的“深情厚意”吧!  相似文献   

18.
《电子竞技》2013,(6):74-75
但真正一起生活了几天后,我们发现自己似乎进入了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我和苏昊都算是苦练型选手,我比较喜欢午夜练习,而苏昊喜欢早上练习。奇怪的是,凌晨2点我睡觉时,Moon还在练习:第二天8点苏昊起床,Moon还在练习!这也太诡异了吧,难道Moon不睡觉的?  相似文献   

19.
福克纳小说《熊》中的狩猎文化是围绕猎熊展开的,它介绍了寻找猎物、追踪猎物以及与野兽决战的方法与技巧,并且通过狩猎介绍了作为猎手应该具备沉着、勇敢和智慧的品质.但是当熊被杀死了以后,狩猎队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猎手们也都郁郁而终.这样的结果使得我们要思考如何对待我们的对手.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提高,保护环境与保护动物逐渐被重视起来,狩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人类更倡导的是人与动物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20.
人由猿演化而来。由于劳动,人类的语言、自觉意识等相继产生,动物本能的嬉戏行为逐渐演变为人类有意识的游戏行为。文章试从人类学和动物学的角度出发,描述和分析了人类体育休闲娱乐行为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发生、发展的过程,阐述了动物本能的嬉戏行为、原始人的游戏行为,这对我们理清人类体育休闲娱乐的渊源和发展足迹、探讨体育休闲娱乐在当今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