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传媒大观     
《新闻爱好者》2004,(6):44-45
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电视报纸广播 仍是传媒业主流 国家统计局近期在广东全省各地级市进行的广播收听调查结果显示:电视报纸广播仍是传媒业主流。调查显示,广东居民经常接触的媒体是电视,超过85.4% 的受众经常收看电视, 报纸以51.6% 的比例排第二位, 广播以37.5% 排在第三位。对比分析表明,20世纪80年代初, 人们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依次为:广播、报纸和电视;到了90年代,受众获取新闻的主渠道则依次为:电视、报纸、广播。随着电脑的普及,互联网的接触率也在不断提高,但与上个世纪90年代相比, 人们获取新闻的主渠道并没有发生变化。 第七届…  相似文献   

2.
浅谈我国广播网站的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广东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开创了珠江模式,揭开了广播系列台的大幕。1996年12月,广东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又做了我国广播电台上网的先行者,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广播媒体网站(www.e974.com)。据中国广播在线网站(www.fm.china.com)统计,全国至少有117家广播电台建立了自己的独立域名的网站,但目前的发展现状参差不齐:  相似文献   

3.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广播受到电视巨大冲击,影响力渐弱。调查显示,80年代受众最先获得新闻的顺序是:广播、报纸、电视。90年代是电视、报纸、广播。进入21世纪,互联网又异军突起,成为时代的宠儿,受众的蛋糕进一步被瓜分。有人说广播已经边缘化,沦为辅助媒体。在媒体竞争日前激烈的今天,广播认清自身优势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国际视野:从交流与合作开始 中国记者:多年来,南方电视台通过各种节目对外宣传广东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时,利用南方卫视这个平台,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既打造了南方电视品牌,也提升了广东的国际化形象.请谈谈一个地方电视台是如何具备对外传播这样的国际视野的? 区念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是广东广播电视发展的一贯策略. 广东广播电视和德国广播电视机构,特别是和德国之声的合作和交流,包括专业培训、节目和业务交流、项目合作等等,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我分别在1992年和1996年两次在德国之声广播培训中心接受了"广播管理"等课程的培训.  相似文献   

5.
频率专业化--广播与时俱进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中期,“珠江模式“在改革开放加速推进,社会生活急剧变革,香港广播咄咄逼人的形势中诞生,不仅振兴了广东广播,推动了中国广播改革,而且更加昭示我们:广播必须与时代同步,与时代俱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广播改革中,以广东珠江经济台的开播为突破口,直播方式的运用,热线电话的介入,新技术的应用,板块节目和主持人直播节目的不断提高,广播走出了发展的低谷,以自己独特的优势赢得了听众认可,再现辉煌。 作为广播宣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播新闻,为了满足当今受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需要,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主要特点是: 一、充分发挥广播新闻传播迅速、信息量大的优势,确立了广播新闻在经济台中的龙头地位。 在新闻节目的安排上:(1)整点新闻。整点新闻  相似文献   

7.
广播发展的战略问题,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广播不同的发展阶段,对这个问题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纵观各方观点,结论基本一致。那就是:总体而言,战略缺失是中国广播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当然,对这一点,肯定也会有人不予认同:上个世纪80年代广东珠江经济台的横空出世不算是一种发展战略?90年代北京专业台的成功改革不算是一种发展战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频率专业化改革不算是一种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全国经济改革的大潮,广东珠江经济台首先出现,由此全国掀起了经济台成立的热潮.河北经济台也是顺应这个大潮应运而生的,从1993年10月1日成立到现在已有15年的历史.经济台的成立改变了河北电台几十年来只有一套节目的格局,也奏响了河北广播改革的先声,在全省形成了"广播热",产生了相当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冉然 《传媒》2017,(2):21-24
广东广播电视台作为广东省主流媒体舆论阵地,可谓领衔担纲广东省传媒业发展之重任。近年来,广东广播电视台加速改革步伐,深度推进融合发展进程,探索出一条广电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路径。2016年12月,借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江经济台开播30周年之机,本刊记者专访了广东广播电视台台长张惠建,探寻广东广播电视台融合发展经验和国内一流新型媒体集团的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10.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广播受到电视巨大冲击,影响力渐弱。调查显示,80年代受众最先获得新闻的顺序是:广播、报纸、电视。90年代是电视、报纸、广播。进入21世纪,互联网又异军突起,成为时代的宠儿,受众的蛋糕进一步被瓜分。有人说广播已经边缘化,沦为辅助媒体。在媒体竞争日前激烈的今天,广播认清自身优势十分必要。(一)充分认识自身优势,努力把握广播发展的未来。1.迅速及时,时效是新闻的基本特征,广播的播报与受众地收听几乎是同步的,广播设备简易方便,可变性比较强,可以随时插入最新的现场报道。  相似文献   

11.
姚烨 《河北广播》2007,(4):49-51
广播产生之初,最大的市场是广大农村,对农节目一直是广播节目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农民也对广播有着强烈的诉求和情感依赖,是广播最重要的受众群体。根据相关的调查,在20世纪8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期,我国农村受众接触、使用大众媒介还呈现广播最高,其次是电视、报纸的状况;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电视得到迅猛发展,出现电视最高,其次是广播、报纸的状况。而当前,则是电视一枝独秀、广播、报纸不相上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经济节目(财经证券)工作委员会2010年会“证券广播20年·媒体动作”高峰论坛2010年10月29日~11月2日在福建武夷山召开。来自全国30多家电台的7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会议就目前全国经济广播的整体格局、栏目设置、经营特点和经验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改革目标组织了主旨演讲和交流探讨。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广东珠江经济广播引领全国广播媒体步入频率专业化,以至呈现出目前全国各电台多专业频率广播的格局。20年问,起先处于领头地位的经济广播面临交通广播、音乐广播、城市广播等等后来的崛起,遭遇了多种尴尬和重围,一度陷入低谷,甚至有的改弦易辙。但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在世界影响力的提升,自强不息的财经广播人与时俱进,奋力开辟出一条条适宜自己生存发展的道路。面对财经节日,特别是证券节目日显活跃和壮大的今天,财经广播人跃跃欲试想引领新时期广播媒体走向高品质!本期特别策划,请阅:读7家经济广播的代表在高峰论坛上发表的主题演讲。  相似文献   

13.
广东广播电视台作为广东省主流媒体舆论阵地,可谓领衔担纲广东省传媒业发展之重任.近年来,广东广播电视台加速改革步伐,深度推进融合发展进程,探索出一条广电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路径.2016年12月,借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江经济台开播30周年之机,本刊记者专访了广东广播电视台台长张惠建,探寻广东广播电视台融合发展经验和国内一流新型媒体集团的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14.
我之所以将演讲的题目定为从专业化到类型化,并且试图对经济广播和证券广播这20年的历史进行简单的回顾,目的就是让过去告诉未来——探讨一下未来的经济广播和证券广播出路在何方?它的明天会灿烂吗?一、回顾经济广播的发展轨迹1.上世纪90年代初,经济广播的崛起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以珠江经济广播为首的经济频率的崛起,引起了轰动。1993年,当我们要筹办福建经济  相似文献   

15.
广播电视报,顾名思义,当然与广播电砚有关。有了广播电视,才有广播电视报;有了广播电视的迅速发展,才有广播电视报的兴旺。《广东电砚周报》更是在80年代初,广东电视事业蓬勃发展之时,于1982年6月应运而生的。当时全省独此一家电视台──广东电视台,独此一家电视报──《广东电视周报》。刚刚摆脱“文革”阴影的人们几乎无一例外地成了电视台的忠实观众和电视报的忠实读者,周报发行量节节上升,《广东电视报》发行量最高时曾达238万份。但世间所有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呈直线上升。有高潮就有低谷。后来的事态发展,现在想…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广播界以珠江经济台为代表,率先打破了当初人民台一统天下的局面,随之而来的是经济、文艺、音乐、交通、教育、健康频率等系列台模式逐步风行全国。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广播曾在全国各地刮起一股旋风。上个世纪经济广播在中国传媒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一直勇立潮头,引领中国广播传媒从单一的传播领域向全新的服务和经营领域扩展。“珠江模式”风靡主要缘于对节目形式的创新。“珠江模式”的特点是:主持人中心制,即除新闻节目之外,其他节目的信息采集、编辑、播音均由一人完成。节目形态为大板块,一个板块小…  相似文献   

17.
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广东新闻界,如何更好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弘扬时代主旋律,为经济腾飞和社会发展服务;在办好报纸、广播、电视,并向现代化媒介集团进军过程中形成了怎样的竞争与合作态势,继上海之后,本刊记者又到广州、深圳进行了调查采访。 多彩的新闻竞争 广东全省公开发行的128种报纸、110家电台、电视台,为了赢得竞争,首先是在内容的改革,突出各自的特色上,不惜使出浑  相似文献   

18.
刘明俊 《新闻窗》2009,(6):19-21
当前,中国广播正面临重大变局,其形势不亚于1986年广东珠江经济广播电台诞生所引发的长达十余年的冲击震撼。此次变局,以“类型化电台”改革为发端,其锋芒所向,势如破竹,在全国广播界掀起了一场改革的浪潮。业内人士称,如果说1986年广东珠江经济广播电台所引发的是由传统的综合性广播向专业性广播变革的第一次浪潮;  相似文献   

19.
论广播电视并重和广播改革孙孔华以珠江经济广播电台节目模式、管理模式为特征的“珠江模式”是广东广播改革的产物,也是广东广播电视并重、协调发展的实践成果。广播电视并重,协调发展,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广播电视事业的一项基本政策。这项基本政策是根据中国广播电...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路,许多电台如雨后春笋般地办起了经济广播,一时间经济广播红遍了神州大地,那是一种何等的风光!可是随着交通广播、都市广播、音乐广播的后起与竞争,经济广播的影响力和受众群体逐渐发生了改变,好景不是依旧常在。虽然经济广播也不断地调整、变革,但是仍旧竞争不过那些有着鲜明特色的频率。究其原因,不外乎是节目的结构存在一些需要探讨调整和促进升级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