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1988年1月5日上午,在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央大厅,题为“世界新闻摄影展览”的大型展览集中了世界新闻摄影荷兰基金会举办的30届(1957年至1987年)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中评出的代表作241幅.这样的世界新闻摄影展览在我国还是第一次举办.一场“荷赛”热很快风靡京城,继而又在广州、上海、重庆等城市展出,给中国新闻摄影界带来了强大的冲击波.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新闻摄影的现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得到飞速发展。但作为新闻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新闻摄影似乎显得有点落后,不仅与飞速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相适应,就是和新闻事业本身的发展也不适应。从国际影展来看,我国新闻摄影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到1987年,“荷赛”(影响最大的  相似文献   

3.
他,高高的个子,宽宽的前额,眼睛里闪着睿智的光采。虽然,他从业余到专业摄影才不过几年时间,却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1985年,他获得了首届河南省黄河奖摄影比赛的铜牌奖; 1987年,他的作品《百名少儿绘长卷》获河南省“少林杯”新闻摄影比赛三等奖,河南省新闻影展三等奖;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媒科技》2008,(6):I0102-I0108
1969年学习摄影,先后在军队、《中国体育报》和《人民日报》(海外版)从事新闻摄影工作。1987年被派往日本棒球杂志社研修体育摄影一年。回国后,发表了许多介绍国外体育摄影的文章和图片,对我国体育摄影记者队伍的专业技术素质的提高,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疆新闻界》1987年第6期发表一篇谈论新闻摄影的短文,题为《新闻图片要抓拍与摆拍相结合》(以下简称《结合》)。我认为,该文的论点是错误的。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与该文作者粱小青同志商榷。一、新闻摄影不允许摆拍。新闻摄影是运用摄影手段对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的报道。它要求迅速及时地拍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以高度的真实性和强烈的现场气氛(或日“典型的瞬间”)来反映生活的主流和本质,表现人物的精种面貌。新闻摄影的最大特点是纪实性,在拍摄  相似文献   

6.
年末岁首,首都新闻摄影界议论改革的气氛相当活跃。面临宣传改革的任务,原有的一些摄影报道模式已经不适应新的形势,每一个新闻摄影工作者都在思考如何创新、突破,探索新闻摄影改革的新路子。 1987年底,中国新闻摄影学会,首都新闻摄影学会和专业报新闻摄影学会就以上问题,分别在中国青年报、经济日报和工人日报联合召开了三次研讨会。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妇女报、中国日报、解放军报、新闻出版报和《新闻战线》、《中国记者》等20多家报刊、通讯社的近200名新闻摄影工作者出席了会议,一些外省、市的青年摄影记者也到会参加讨论。出席会议的同志交流了新闻摄影改革的体会和经验,并结合十三大精神,对深化新闻摄影改革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怎样才能拍摄出好的新闻照片?通讯员李华荣说:“关键要敢于突破和创新,特别是处在基层工作的通讯员更要不断创造自己的新天地。”正是由于敢于突破,李华荣的新闻图片才一幅比一幅有新意。1987年他的《中央精神到农村》获河南日报少林杯摄影比赛三等奖,《雪里送炭》获中国法制报新闻摄影比赛鼓励奖和河南邮电报好新闻照片一等奖。他连续两年被区县评为模范通讯员,并在最近被省新闻摄影学会吸收为会员。  相似文献   

8.
在新闻报道中,能否改变重文轻图的观念,使新闻摄影真正成为“独立兵种”?实践证明,关键在总编辑。 1987年,我从新华社社长穆青的《新闻摄闻是报纸通讯社新闻事业的“一翼”》一文中得知,新影摄影是报纸新闻事业的“一翼”和“特种部队”、“一个方面军”的观点,但未去实行。我们报社新闻摄影轻于文字新闻的状态未受到任何触动。在省新闻摄影学会举办的好新闻照片评选中,我们报社拿去的照片不少,评上的却是零,只在最后,一个地区照顾1个优  相似文献   

9.
新华社西藏分社青年摄影记者唐召明是中国新闻学院1986年毕业生。1987年4月沿青藏公路采访进藏。当年就发出许许多多优秀新闻照片,曾获1987年度新华社社级好稿,有的照片被选入1987年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展览。1988年,他与别人合作的一组照片,获第七届全国新闻摄影作品大赛金牌奖。他还写了不少新闻通讯,业余对间写了18万字的《“无人区”纪行》。  相似文献   

10.
近年一些摄影通讯员纷纷弃影经商,因此,如何扎扎实实地建立一支稳定的新闻摄影队伍确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我们作了些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广泛宣传摄影优势,扩大摄影队伍,是我们首先注重的一面。我们地区办报起步较晚,因而新闻摄影队伍建立也较晚。面对“摄影通讯员无相机”、“买起相机用不起”等情况,我们从1987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上海分会组织的上海摄影家友好交流团,应日本写真专门学校邀请(由大阪读卖新闻社赞助),于1987年9月5日离沪访问大阪府。在出访之前,团长杜心就把考察大阪地区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教学的任务分配给我和另一位摄影教师。所以我在大阪逗留的9天中,除了参加全团的摄影创作,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活动之外,又特地访问了在新闻摄影教学上卓有成效的大阪两所高校的摄影专科——大阪艺术大学(四年制)和日本写真  相似文献   

12.
谢华,今年33岁,初中文化程度,原在168团场当小车司机。1985年调团宣教科任新闻干事。从1985年到1988年1月,谢华在各级报刊发表新闻和艺术图片500多幅;1987年,他被吸收加入了兵团摄影家协会。还在开小车时,谢华就自费订阅了许多摄影杂志,勤奋自学,多拍多练,很快掌握了摄影知识和技术。去年,在一次采访途中,谢华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信息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长会议决定撤销新华社记者李锦的金牌奖和论文奖“真实性是对新闻摄影记者的最低要求,同时也是最高要求”。这是刚刚结束的第三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上,再次升温的话题。根据群众揭发和有关方面的调查证实,新华社主任记者李锦1987年夏天在大别山采访期间,违背新闻必须真实的原则,制造假新闻照片,选送全国新闻摄影展览。当时,评委会对他的假照片没有察觉,使他一组包括《小夫妻》在内的  相似文献   

14.
报刊披露,新华社记者李锦因为违背新闻摄影真实性原则,弄虚作假,被撤销掉《不要忘记他们》组照所获得的1987年度全国新闻摄影作品展览金牌奖,建立在假照片基础上的论文所获得的“新闻摄影学术研究成果奖”,个人所获得的“十佳摄影记者”称号也被撤销。《不要忘记他们》是一组反映大别山区情况的照片。其中有一张称为“小夫妻”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闻摄影年鉴》要出版了。编印这样的年鉴,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1979——1987八年间我国新闻摄影的主要作品和我国新闻摄影事业的简况,呈现给读者,其用意不仅是回顾,而且包含着展望。过去的八年,是我国新时期的开端。这个新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实行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新政策。党的新政策使我们国家和社会生活都处于空前活跃与急剧变化之中,从而也使我国新闻事业开始了一个新时期。  相似文献   

16.
新闻摄影要不要讲究艺术性?我个人认为,新闻摄影首先要有新闻性,在这个前提下,新闻照片的形象美,也是应当注意的。尤其是有些新闻题材的时间性不强,甚至可以事先进行设计安排的,更应当讲求艺术效果。拙作《沪上除夕之夜》,它首先是一张有新闻价值的新闻照片。1987年除夕午夜,上海倾城爆竹齐鸣,焰火连天,充分反映了上海人民欢庆改革成就迎新年的喜悦。这就是这张照片要表达的主题构思。在拍摄时,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与本刊等27个单位联合举办的“大庆杯”全国工业新闻摄影大奖赛入选作品展览,于1987年10月29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同时举行发奖仪式。这次展览的作品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我国工业战线  相似文献   

18.
刘占坤,32岁,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孜孜以求“做历史的见证人”。采访涉及政冶、经济、文化、体育、社会新闻等各个方面,作品多次获奖。 1987、1988年两次获得“全国十佳新闻摄影记者”称号; 1992年获得“第二届中国体育摄影十佳”、“首届全国十大青年摄影家”称号;  相似文献   

19.
致读者     
《中国记者》在1987年之初和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是一个普及性的新闻知识刊物。它将会成为我国新闻工作者、宣传工作者的朋友,成为遍及城乡的广大新闻通讯员、宣传员的朋友,成为社会上广大新闻爱好者、新闻摄影爱好者的朋友。对此我们将引以自豪。《中国记者》的宗旨是:宣传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基本原理,宣传党的新闻工作的原则和传统,反映和研究我国新闻事业在改革和发  相似文献   

20.
秦德禄1978年3月入伍,同年底调团政治处担任摄影员.1987年调到某集团军政治部任摄影干事至今。职务副团.中校军衔。从事摄影工作20年来,共在军内外各种报刊、杂志刊用新闻、艺术图片3000余幅,各种杂志封面100多个,先后在省以上摄影比赛和展览中获奖、入选作品100余幅,连续13年获北京军区新闻报道工作一等奖,1996年被《解放军报》评为“全军新闻摄影十佳”。1989年被中国摄影家协会吸收为会员,《中国摄影家大辞典》收录了有关他的事迹。他先后7次荣立三等功,1次二等功。7次三等功,1次二等功,光凭这些就该写写某集团军摄影子事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