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试周刊》2020,(52):122-123
在生物学的科学史上,很多科学家通过模型建构来解决实际问题,其过程体现不同的科学思维和方法。高中生物学习要求学生以发现学习的方式,将学科结构转化为自己脑中的认知结构,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自身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开展生物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在内容抽象、知识零碎的情况下,生物模型可在较短时间内引起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生物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通过学习获得的各种知识是以形成某种复杂联系的模式(认知结构)存在于人脑中的。所以,学习的过程就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的过程;知识的获得,有赖于已有的认知结构与新学习材料之间发生的相互关联作用。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知识,对新知识进行理解,使新学习材料以某种方式组合进原有的知识结构,导致新获得的信息与之相连的有关旧知识同时发生变化,进而形成更为高度分化的认知结构。这种获得新知识的学习就  相似文献   

3.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学生将通过教学过程吸取知识,提高能力。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对教材理解的不断深化并最终形成概念,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中心环节。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是引导学生思维的较好方式?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学习的过程是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作用过程。因此,一个好的教学方式应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的内部联系,创设一种教学中的问题情境,以引起学生头脑内部的认知矛盾的冲突,激起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的过程。但是不是任何问题都能激发学生…  相似文献   

4.
通过多媒体的有效运用,能够促进学生合理认知结构的构建.放映短诗,引出课题,以激发学生构建认知结构的动机;放映图片,感知信息,以提供学生构建认知结构的材料;呈现问题,讨论交流,以寻找学生构建认知结构的生长点;呈现框架,形成结构,以帮助学生构建认知结构的雏形;呈现讲解,丰富结构,以扩大学生构建认知结构的信息;重现框架,强固结构,以巩固学生构建认知结构的强度.  相似文献   

5.
关于中学生认知方式与空间认知能力发展的关系的研究已经很多,包括:认知方式的相关研究;空间认知能力的相关研究;认知方式与空间认知能力的关系的相关研究.认知方式对空间图形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尚显不足,仅涉及到认知方式对图形推理、地图表征等的影响,认知方式对空间认知能力中的心理旋转、心理折叠、心理展开的影响却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认知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能力发展的实质。分析认知结构的机制,探讨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数学认知结构发展的一些做法,以达到提高学生数学认知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段性军  王彤 《教育与职业》2012,(11):106-107
认知结构体现了职业教学改革的要求和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原则。认知结构的建构具有主动性、实践性、渐进性、累积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受教师能力、教学情境及知识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要以强烈兴趣激活学生的认知渴望,以过程为导向实现认知结构建构,以迁移规律形成良好认知结构,在合理课程结构的基础上形成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8.
生成论哲学的教学模式以回归人文学科中的经典原著为基础,通过向学生直接呈现原著,激发学生的新奇感和求知欲;在自主研读探索并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形成多元生发的教学结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的成果以论文写作的方式呈现出来,通过教师批改和答辩过程,养成学生的学术规范,训练其论文写作功底,最终形成一种学生生成能力。  相似文献   

9.
认知结构就是一个人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或者是一个人在某一知识领域的全部观念和组织。任何一个学科知识都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学习的过程就是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认知结构。化学的认知结构是学生头脑中的化学知识结构,是化学知识通过内化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是化学学科知识的内部联系和规律。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重视化学教学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结构,也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形成认知结构的重要性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  相似文献   

10.
基础会计教材理论性和系统性强,必须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其结构进行优化,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先导,通过设疑、激趣、自主探究学习和升华概念,达到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学习能力,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解读教材,以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旧知识、以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以课堂即时的生成、以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等为生长点,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获得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给数学学科性质进行了明确界定,数学学习是种过程,强调的是要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学生由已有的认知结构走进未知的认知领域,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实现的呢?是教师的讲解,是学生的理解,还是学生的自主探索?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应该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自主探索的能力,形成具有极强再生能力的基本素质,以真正使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力。那么,如何构建自主探索的教学课堂呢?  相似文献   

13.
知识与能力,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教与学,都是通过知识与能力来体现的。知识与能力是传统教学合理的内核,是我们应该从传统教学中继承的东西。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基于问题的学习任务,从而展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还可以使问题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发生联系,激活现有的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活动中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个体意义,导致认知结构的改组或重建。在课堂教学中始终贯穿训练,即观察能力的训练、操作能力的训练、表达能力的训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以四项训练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动漫课堂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使其形成信息技术基本操作能力,同时培养信息素养,并提高艺术修养。通过娱乐方式在动漫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促进学生情感、认知的发展,探索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正>体验,是指学生在自主的过程中通过亲自参与而获得认知与感受的过程。体验式教学倡导以体验为核心的学习方式,它通过把教学与生活实践或者课堂中的活动相结合,唤醒、发掘与提升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体验式教学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体验式教学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体验  相似文献   

16.
儿童对动漫文化中的角色认知是对自然性、物性、人性和神性的社会性认知。作为教育者应顺势而为,让以动漫文化为代表的儿童文化成为孩子成长的一种方式,借动漫文化的主流价值观润泽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尊重不同学生差异化的认知特点。通过对动漫中同题材、同主题、同角色的认知,培养学生对动漫文化价值"类认知"的能力,借动漫文化培育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健康人格,促进学生的人格互补。  相似文献   

17.
学生掌握概念的基本方式是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同化。概念的同化是指以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概念为基础,以定义的方式直接揭示新概念的特征。例如在学了“角”的概念之后。再来学习“直角”的概念,教师以定义的方式向学生介绍“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在这里,“直角”概念的揭示,必须以学生已经建立的“角”、“90°”、“等于”等概念为前提,这样,新概念才可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才可实现“概  相似文献   

18.
概念基本教学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概念的同化,即学习者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观念来理解接纳新概念;另一种是概念的形成,即从大量的具体例子出发,归纳概括出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对于认知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用概念的同化方式来获得概念,对于认知水平稍低的学生,用概念的形成可能更加合适.而这两种概念教学的方式最终目标都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关键属性,使学生在头脑里建构起良好的概念认知图式[1].本文将以"几  相似文献   

19.
数学学科评价项目组在取得《"表现标准"在高考考生水平评价中的应用》和《"数学思想"在高考考生水平评价中的表现》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以学生学习方式在高考考生中的具体表现为切入点再次转换视角,由面(能力维度)及点(函数知识),依据《考生水平表现标准(数学)》的实测数据考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的表现水平,客观剖析教与学双方的问题,从"自主学习,建构良好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合作学习,培养良好思维方式和思维表达;探究学习,形成良好应用意识和建模素养"给出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鉴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究学习,主要指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遵循数学知识的形成规律,让学生以探究的方式进行数学学习。其关键在于能否创设激发学生认知内驱力、激活其思维的问题情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