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苏东坡把灵感看作是创造力的精华,是解决久悬未决问题的突破口,是最佳创作状态的体现。与古来作家、艺术家相较,东坡对灵感的发生及其特性,有着更为详尽而具体的论述和描绘。苏东坡是位从多方面发掘和主动把握灵感、表现悟性智力,推动艺术创新层出不穷的伟大作家。他对灵感的把握和理解,堪称是我国古代文论中首屈一指者,是传统灵感理论研究的集大成者。他不仅超越了历代作家论灵感的成果范畴,还与现代灵感思维科学相连相辅,具有巨大的借鉴、启迪意义,非常值得我们深入探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现代思维理论分析了苏东坡对灵感的认识和苏东坡灵感理论对文艺理论的贡献, 并从苏东坡的创作实践介绍了获取灵感的几种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3.
面对着作文题目难以下笔,有的同学抱怨说:我没有灵感呀。的确,没有灵感写不出好作文,而稍纵即逝的灵感看起来又很神秘,很难得。那么,作文的灵感从何而来? 一、与生活携手 生活是产生灵感的源泉。对大自然的兴趣,促成了前苏联作家普里什文写作散文集《林中水滴》;对人生、道德、爱情等的广泛关注,促使前苏联作家邦达列  相似文献   

4.
评传与传之间恐怕前者应更深一层,也更融作者的感悟与深途的分析,就《苏东坡传》(林语堂著)与《苏武思想研究》(唐玲玲、周伟民著)比较可见这一差别:林氏眼中的苏东坡是要以无数细节勾勒而成,故事性强,大胆地夸张,甚而虚构,行文有血有肉,文情涌动地挥霍东坡的奇闻轶事,营造了颇具林氏风韵的东坡。后者则从引言中可见书的特性,从整体上来把握这位杰出的人物,要从他的精神与人格境界上去把握,不仅要去巴山,不仅要到赤壁,不仅要走天涯,一切相关相联的地名。入名、事名都须涉及,不仅是学术上,还是为文上都要从不同侧面会涉…  相似文献   

5.
“一个艺术家,不应该顾及当时流行的式样,他应该按他心里所思的去做,他也不该担心他是否伟大或者是否是天才,因为那使他犹疑和害怕。我认为一部伟大的作品是产生于一个作家的智慧,使他抓住一个极要紧的文题,然后毫不顾忌地写下来……一个作家的价值是用下面几点衡量的:对他所感觉到、所看到、所听到、所经验过,是否能够有足够的才能表达得有共同性与永恒性……伟大的作品很少是取悦读者的,因为这不是它的责任……一个作家有时会有灵感,那是他侥幸,不过他不能光凭灵感写作……”1——凯瑟琳·安·波特凯瑟琳·安·波特(KatherineAnnePorter…  相似文献   

6.
创新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灵感思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亚南 《江苏高教》2004,(3):103-105
由于灵感的神秘性,人们似乎对灵感难以捉摸,以致在人才培养中对灵感重视不够,其实灵感是有章可循的,它有其独特的发生机制与产生的条件。在当今创新教育中更需要灵感,因此把握灵感的本质、开发学生的灵感思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作为文学创作的重要心理机制,灵感一直是古今中外文论家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重点问题。就表现形态来说,灵感突如其来而又转瞬即逝,并具体表现为一种着魔和疯狂。就基本特点来说,灵感是瞬间出现与长期积累的统一、先天资禀与后天陶养的统一、现实性与超现实性的统一。作家的创作构思和语言表达都离不开灵感;灵感孕育着作家的独创性;能够使文学作品富有灵性和生气。灵感是作家孜孜以求的一种最佳创作状态和创作境界,也是作家创作才情才华的集中展现。  相似文献   

8.
《文学教育(上)》2011,(11):159-160
余光中日前在浙江大学东方论坛说:画家感受到的美,可以移到诗人的纸上;小说家书中所写的人情世故,可以移到导演的镜头前面。假设一个作家可以这样互通,那他灵感的来源就会增加很多。大家都知道,苏东坡有一首诗《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相似文献   

9.
灵感思维是作家创作中感情受到出发后文思泉涌的表现。灵感思维的出现并非偶然,是作家长期生活积淀和知识储备的结果。灵感思维也不非神赐之物,完全可以通过后天培养触发。本文通过对灵感思维产生的原因和特点进行分析,着重阐述写作活动中灵感思维的产生与培养。  相似文献   

10.
我不是作家,也成不了作家。因为我写作的时候很少有灵感———灵感常常是在写作前出现的,凭着那点灵感我进行写作。如果灵感已经消失,而我的写作还没有完成,就只能预支下次灵感。然后很长时间都不想写作,等待灵感的来临。我成不了作家,因为我一直在等待灵感。灵感无法控制,所以我不能把写作当成职业,否则我一定会饿死。那样就永远无法得到灵感,也就不能写作了。在写以上文字的时候我是有灵感的。如果跑题了请不要见怪,因为我在有灵感的时候经常会跑题,啊不,是一般都会跑题。老师坐在前面监考的时候我没有灵感,老师站在旁边看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