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中国农历狗年到来之前,河南濮阳市中原油田第十社区退休职工刘林祥设计并剪制的“如意狗”剪纸被慕名者索求一空。他向记者搬出的自己上百种各式剪纸作品,却惟独没有关于狗年的生肖剪纸。记者表示希望能够发表一套其狗年生肖剪纸的愿望时,他只得现场剪了一套“如意狗”。刘林祥说:“每年都是这样,猴年剪猴,龙年刻龙,狗年自然要剪狗,从去年12月我就开始剪狗,剪一批送一批,现在连个样品都没留下。逢年过节,大家都图个喜庆吉利,我送大家些剪纸也算是奉献余热吧。”刘林祥原是中原油田教育中心的干部,1997年退休。为丰富退休生活,他报名老年大学…  相似文献   

2.
难忘的索伊斯博士李桂媛编译美术教师曾说他不会画,出版社曾说他不会写,但是,他那趣味盎然的书却使千百万儿童爱上了字词。“去见一见索伊斯博士如何?”我的父亲问道,“我要送他去机场。”“你是说那个真正的索伊斯博士吗?”我问道,心在猛烈地跳着。我父亲是兰登书...  相似文献   

3.
接触刘迅,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简”、“平”、“快”。“简”是指他简明直朴,“平”是平易近人,“快”是思维迅捷,睿智敏捷,可越接近这位衣着外表都普普通通的老人,就会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他身上所具有的独特的气质与魅力。说他略有拘谨和严肃不过分,因为这位老先生平日感情绝少外露;可他所创建的艺苑基金会却扶持了一批又一批的青年艺术,  相似文献   

4.
图片新闻     
<正>2017年春节期间,武汉博物馆举办“金鸡迎春”元宵喜乐会民俗体验活动,吸引了众多观众参与,大家在博物馆里看展览,听民俗典故,包元宵、扎彩灯、猜灯谜、拓印年画,体味原汁原味的中国年俗,图为全国十大神剪之一、湖北省民间工艺技能传承大师骆清霞教孩子们剪纸。(摄影:裴少菲)2017年1月24日,晴川阁大禹文化博物馆与武汉民间文艺家协会、武汉市群众艺术馆联手推出《金鸡鸣春——武汉民间ェ艺作品展》,展出任炜、陈士荣、王永庭、童建国、高志和等大师的汉绣、剪紙、泥人等作品百余件(套)。(摄影:冯璐娟)  相似文献   

5.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乔晓光会长曾在北京世纪艺苑美术中心举办个人剪纸艺术展,展出了他的《太阳·老人》、《吉祥的喜马拉雅》、《巴赫的弥撒》和《向博尔斯致敬》等30幅新作。乔晓光的现代剪纸作品摆脱了以往平面剪纸的局限性,追求一种融东方古代和西文立体派艺术为一体的全新艺术风格,其艺术表现力更为生动和丰富。因此,评论说乔晓光的剪纸是一种崛起于民间艺人“窗花”意义上的全新的剪纸艺术形式,实不为过。而他的这种诠释,则使古老的中国剪纸成为释放现代气息并可与世界相通的高雅艺术。乔晓光的剪纸艺术,大多…  相似文献   

6.
试释如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释如意白化文一西汉刘氏宗室几代不避重名,遇有嘉名,更是大家都争著采用。例如,《汉书)中所见,名为“刘嘉”“刘福”“刘德”“刘庆”的都有十几位。名为“刘如意”的也有四位。可见“如意”在汉朝是个很流行的土生土长的吉祥词语。佛教传入中国,佛经翻译家借用“...  相似文献   

7.
好酒待舅公     
10多年了,台湾省台中市的老舅公年年说“明年有转”,却年年“转”。家中除了那两个还要大人送学堂的侄子侄女,大家心照不宣:他说的“明年有转”,总以为那个“后年”台湾与大陆可以直航。那么,不识字的舅公要回家就便利多了。识字的我们还可以带他的老姐去台中看他,到台湾旅游哩。这是他今生此世梦寐以求的啊。  相似文献   

8.
生肖文化及其起源叶舒宪“生肖”指的是人所生年的属相,一共有十二个,通称十二属相或十二相属,分别用十二种动物来代表。十二种动物又同十二地支两两相配: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为猪。我国传世...  相似文献   

9.
《上海文化年鉴》2012,(1):35-36
6月1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徐汇区文化局、枫林路街道办事处联合主办了“传承中华文脉,展示神剪华彩——‘枫林韵’首届上海剪纸大赛”系列活动。作为上海首次举办的剪纸盛事,组委会共收到徐汇、松江、嘉定、闵行、黄浦等16个区县、32家单位、124位个人送来的新创剪纸作品300余幅。  相似文献   

10.
古今不少文学家酷爱动物,有的把动物作为写作的题材。现摘其几例。英国大诗人拜伦一生孤寂高傲,愤世嫉俗,落落寡合,但却非常钟爱动物。他在流亡意大利期间,养了猫、狼、猴子、狐狸、鹦鹉、乌鸦、孔雀、狗等动物。他的寓所几乎成了一个小小的动物园。拜伦最喜欢的动物是狗,他短暂的一生各个时期几乎都养着狗。20岁时,他养了一条机灵的新西兰狗。后来这条狗染上了狂犬病,拜伦想方设法为它治疗,不顾危险地日夜守护在它身旁,不停地替它揩去嘴上冒出的涎沫。狗死后,拜伦伤心地说:“除了墨瑞(他的仆人),我再也没有喜欢的伙伴了。…  相似文献   

11.
“……他无论何时,都不持一成不变的定见,所以永远不能彻底理解他。”“你象大家一样,也想把他说成是朝三暮四,变化无常的人吗?”“不,决不是这个意思。我想说的是,直至如今,人们并未真正地理解他……”  相似文献   

12.
正一个夏日的清晨,我如约来到南涧县城,采访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间剪纸艺术大师陈德老师。从墙壁跳到画纸在南涧县城中医院旁边的一条小街上,我老远就看见一间铺子上方悬挂着的"陈德剪纸艺术工作室"牌子。到了铺子门口,我看见里面的一个中年人左手拿着一张对折的纸,右手拿着一把小巧的剪刀,正在专心致志地剪着一个图案。旁边围着好几个年轻人,周围静悄悄的,随着中年人手中发  相似文献   

13.
会玩牌的狗     
有一个人养了一只狗,那只狗非常聪明,它会算术、接飞盘、站立,更厉害的是还会玩桥牌,主人无聊时都会和狗狗玩桥牌打发时间。后来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知道有只非常聪明的狗。有一天,有位记者来访问那个狗的主人。  相似文献   

14.
2006中国丙成狗年春节前夕,第24届巴黎语言博览会在巴黎凡尔赛宫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开幕,巴黎中国化中心在该展设立的展台,系首次参加该博览会。“雄居”展厅入口处占地24平方米的位置得天独厚,中国展台内外被大红灯笼、中国结和精美的窗花剪纸……点染得颇具中华民族特色,洋溢着中国春节的喜庆气氛,醒目地吸引了众多观众和记。开幕当晚,为博览会揭幕的法国教育部长德罗宾来到中国展台前,对巴黎中国化中心侯湘华主任说,自己一走进大厅,首先看到的是中国的大红灯笼,立即被这浓厚的中国春节氛围和中国特色所吸引。  相似文献   

15.
善举的回报     
雨在淅淅沥沥地下着。即便是在这样的天气里,剧院门外仍排起了等待购票的长龙。队伍的前面有一位身材瘦小而年迈的妇人,她一只手拿着三明治,另一只手撑着一把湿淋淋的黑伞。剧院的门终于打开了。恰恰在这个时候,那位疲惫瘦弱的老妇人昏倒了。开门人连忙上前将老人扶起,并把她抱进经理办公室。过了片刻,老妇人慢慢地睁开双眼。她看着自己面前的这个人,感觉到他那双蓝色的眼睛里透着善意。“我可以送您回家吗?”他问。老妇人一下子坐了起来,“天啊,我是来看电影的,现在可能连票都买不到了。”说话时,她的脸上带着微笑,头还在不停…  相似文献   

16.
錢理群 《中国文化》2006,2(2):142-157
本講所要討論的,是“作為雜文家的魯迅”。這是一個很大的題目,我們衹能大題小作:從一個特定的角度來談。於是,就想起了魯迅的一個感慨:“前進的青年,似乎誰都沒有注意到現在對於言論的迫壓,也是很令人覺得詫異的”。在他看來,評論者如果不了解作者言說環境,就不能批評他的寫作,“即使批評了,也很難中肯”,由此而發出了他的忠告:“我以為要論作家的作品,必須兼想到周圍的情形”。我  相似文献   

17.
远古时期的陕北,地肥水美,丛林茂密,飞禽走兽栖息繁殖,原始初民在此生存繁衍。后因地壳运动,逐渐形成了沟壑纵横、山峦起伏的黄土高原。自古以来,陕北人一直生活在这块苍茫雄浑的大地上,这里现在仍然存有许多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遗迹,在民间剪纸中许多老艺人所剪的龙、蛇图案,都是身子短而憨厚,还有许多剪纸是半人半兽形,如:人头蛇身,人头鱼身,人头蛙身,牛头人身等。“这是抓髻娃娃和动物图腾崇拜结合的变体,是半人半兽型的保护神和繁衍之神。它是由动物图腾崇拜向祖先崇拜转变的过渡形态,是人类由大自然的奴隶开始转为大自然主人这一极为重要的历史时代的文化遗存。”外国神话中也塑造了大量的半  相似文献   

18.
九年来的每一个星期五,他们总把刚出窝的新鲜鸡蛋送上门,从未误过一次,而且不管我是当时付钱还是不在家,他们总是给我留下预订的鸡蛋。我称他们为“鸡蛋大娘”和“鸡蛋大爷”。他们的小运货卡车就停在我们街区的中部,鸡蛋大爷管送街的一边,他妻子送街另一边。他和蔼可亲,但沉默寡言;她却性格开朗且又健谈。要是她正巧赶上我忙完一阵家务稍微歇一歇的当口,我就和她聊上一会儿。不过我常常发现我自己朝小卡车溜一眼,希望那位一向先送完的鸡蛋大爷揿揿喇叭。“我最好别耽误你的事,”有一次我暗示说,  相似文献   

19.
“你走来,他走来,我们走到一起来。” 作为汉语教师,通过与各国留学生的一次次接触,心中感慨很多。韩国女生韩国女生金惠真,就像是邻家的乖乖女,第一次见面就觉得特别亲切。她总喜欢坐在教室的第一排,用一双细长的秀眼看着你,恨不得把课堂上听到的每一个汉字都存储在记忆里。更有趣的是,有一次她告诉我:“老师,我做梦都在学习汉语,连梦话都是用汉语说的。”真是学得疯狂。如此认真地学习,惠真汉语进步自然很快。不久,金惠真就可以用汉语很细致地跟我说些心事了:惠真第一次在中国过生日时,男朋友从汉城飞过来,让她惊喜不已。男朋友送她一件特别的礼物,一个可以铺满床的特大号小鸭子绒娃娃,黄绒绒的毛,柔和细软。躺在上面,感觉好似朋友的手指在肌肤上轻柔滑过。那个冬天,惠真的脸上一直洋溢着温暖的微笑。很快,她升入了中级班。一个炎热的夏日午后,金惠真特意找到我,心事重重地说起她的苦恼:一个中国男孩爱上她了,她也很喜欢他,和他在一起很快乐,他和她男朋友完全不一样。她这个“汉语迷”爱屋及乌地爱上中国男孩,她将怎样向自己的韩国男朋友交代呢?在中国半年,好像都快要忘记男朋友了。她想继续留在中国读研究生,可是男朋友怕她飞了坚持要她回国。我对她说:“暑假还是...  相似文献   

20.
獾狗篇     
“獾”,或写作“獾”,似狗而矮,有利齿锐爪,穴居,昼伏夜出,食农作物,是一种害兽。灌油可治烫伤,皮可作褥子,肉古代认为是美味(《吕氏春秋·本味》“肉之美者,猩猩之唇,獾獾之炙”)。不过我曾尝过,并不好吃。(图一)经过训练,用以微獾的狗曰“獾狗”。养狗猎獾是清代北京社会中下层,尤其是八旗子弟中摔跤习武以及游手好闲2辈的一种癖好,目的纯为娱乐而不为猎取皮肉,故远出郊野,黄夜猎权,称日“近获”,无异说这是一种玩乐享受或体育活动。此风一直延续到本世纪二、王十年代。本篇包括两个内容:甲章、《獾狗谱》;乙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