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引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运动员,特别是耐力性项目的运动员,纷纷把咖啡因作为提高运动能力的添加剂。有报道说,同等运动能力的运动员,服用咖啡因后其耐力远远优于不服用者。许多实验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虽然咖啡因是一种神经刺激剂,但不属于禁用的兴奋剂(国际奥委会禁止服用高水平含量的咖啡因,即在比赛中尿的咖啡因最大浓度不得超过15微克/毫升)。  相似文献   

2.
咖啡     
自从世界反兴奋剂机构2004年又放开咖啡因使用以后(不再像先前那样有量的限制),有不少关于咖啡因应用,尤其是在耐力项目运动上应用的文章问世。25年以来,咖啡因一直是最好的有助于提高成绩的提神物质之一。研究结果公认,口服3-9毫克/公斤体重的咖啡因对次最大耐力负荷十分有利。现在也有许多研究证明,咖啡因对时间短、高强度耐力负荷(>100%VO2max)也有利,只是尚不清楚其关联。  相似文献   

3.
在与国际足联关系交恶后,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要求国际汽联尽快禁止参赛车手服用和饮用任何含有咖啡因的药物或饮料,而咖啡因也将可能从明年起重新被正式列入禁药名单。世界反兴奋剂机构表示,他们通过调查发现,许多车手在比赛前大量服用或饮用含有咖啡因的药物或饮料,以帮助自己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从而提高运动成绩。因此,世界反兴奋剂机构要求国际汽联在其组织的各项赛事中禁止车手使用咖啡因,否则将依照《条例》相关规定对后者进行处罚。咖啡因曾经是明令禁止的药物,但由于许多大众饮品,如可口可乐等,均含有这种成分,因此咖啡因在2003…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了解当代世界反兴奋剂斗争的现状及其特点,并进一步对当代世界反兴奋剂运动的新趋势、新举措进行总结,为我们更加有力的打击兴奋剂滥用问题提供参考依据。1.对兴奋剂的基本认识(1)“兴奋剂使用”的界定现今的国际奥委会“医学法规”已将此定义修改成“:兴奋剂使用违反体育和医学科学的道德规范,其包括使用被禁用的药物制剂和被禁止使用的方法”。(2)兴奋剂使用的历史与发展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76年前后,概而言之,可以认为有三个阶段:19世纪~20世纪50年代:从19世纪使用的可卡因、咖啡因到20世纪…  相似文献   

5.
兴奋剂     
G804.79 9705021 药物与运动[刊,中,A]/詹晖∥国外体育科学-1997(3).-1-3表1(TY)兴奋剂∥药物∥药物疗法∥恢复∥饮料∥咖啡因∥有氧训练  相似文献   

6.
一般而言,兴奋剂(doping)是指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时,为改善体力或心理状态,提高运动成绩,而使用的化学的、合成的或异常途径进入体内的生理物质。一直以来,各国制定法律,同使用兴奋剂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随着WADA的成立,《世界反兴奋剂条例》也被通过。虽然这个条例存在着一些不足,但是它也有相当多的成功之处。我国现在也正式通过了《反兴奋剂条例》,这部条例吸取了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同时它也存在一些问题,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相似文献   

7.
关于在体育比赛中使用兴奋剂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竞技运动,甚至是体育锻炼中有些人使用兴奋剂而危害健康,并违背了体育公平竞争的原则。尽管国际奥委会,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各国政府加大了打击使用兴奋剂力度,但兴奋剂的使用和滥用一直困扰着体坛,其方法越来越隐蔽,技术越来越先进,流传越来越广泛。简述在比赛中使用兴奋剂的过去与现状;兴奋剂的概念与分类,阐述了兴奋剂对提高竞技能力所发挥的作用及其对身心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随着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竞技体育运动竞争日益激烈,荣誉、金钱等诸多因素诱使运动员、教练员等误入歧途,试图通过不正当的方式提高运动能力和运动成绩,导致兴奋剂在世界体坛滋长蔓延。科技的进步,使兴奋剂的使用手段越来越"高明",反兴奋剂工作也变得越来越艰难。兴奋剂检查作为反兴奋剂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兴奋剂检查官作为兴奋剂检查的执行者,在兴奋剂检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特殊工作与运动成绩、国家荣誉和国际义务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9.
反对兴奋剂的新动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兴奋剂是竞技运动中的最大公害,使用兴奋剂与反对兴奋剂的斗争一直不断,且呈“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之势,国内外都加大了反兴奋剂的力度,相信正义一定会战胜邪恶。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研究,从社会文化视角反思国际反兴奋剂行动的历史,并分析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不同运动项目下兴奋剂与反兴奋剂问题的实践与特征,然后,对国际反兴奋剂行动进行批判分析。认为与兴奋剂、反兴奋剂有关的思想与行为因各国文化的不同而各不相同,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不同项目也存在些许差异;个体、社会、制度以及更广泛的文化框架,赋予了兴奋剂与反兴奋剂问题特殊的含义;反兴奋剂本身也存在着权利运动、道德恐慌夸大和不可预知的后果。  相似文献   

11.
自行车运动     
G872.3 14,G804.79 9403086咖啡因的问题:怎样安全使用这样药物增强运动能力=The caffeint question:bow can you sefely use thisdrug toenhance cycling performance?[刊,英]/McLaughlin A∥Bicycling.—1994,35(1).—70—71(LZF)自行车运动∥运动能力∥咖啡因∥药物∥安全  相似文献   

12.
张程龙 《体育科研》2021,42(6):23-29
反兴奋剂问题是发展体育事业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重点问题,而具有体育基本法地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体育法》)对反兴奋剂问题规定过于原则,已严重滞后于国家反兴奋剂工作的发展。在《体育法》修改的大背景下,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的方法对《体育法》修改中的反兴奋剂问题进行研究,认为《体育法》中对反兴奋剂问题进行修改是当前国家体育法治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反兴奋剂工作发展的保障,且有利于运动员权利的保护 ;同时分析《体育法》修改应重点关注反兴奋剂领域中的基本问题——管理体制、信息公开机制、教育制度的不完善 ;最后结合《体育法》的基本法地位以及上述基本问题,提出需要在《体育法》修改文本中设置反兴奋剂专章,且明确反兴奋剂的工作方针、管理体制、信息公开、宣传教育、科研与国际合作 5.个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3.
咖啡因(Coffeine)作为一种激动剂(Stimulant)早在石器时代就已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药物之一.运动员自感或不自觉以各种方式(如含咖啡因饮料,片剂或针剂等)摄入咖啡因也由来已久.近十几年来,由于一些有关咖啡因可增加耐力运动成绩的报道出现,咖啡因作  相似文献   

14.
<正>体能与技能一直以来都是体育与健康学科课堂教学的主角,体能与技能的关系也是体育专家、学者、教师们反复研讨的话题,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使学生们的体能与技能都得到有效、高效的发展,是一线教师们不停探索的最实实在在的问题。运动能力是一个非常平实的词语,很少有人去关注与研究它。但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随着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运动能力"成为体育与健康学科三大核心素养(运动能力、健  相似文献   

15.
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特尔菲法等,对当下我国兴奋剂风险防控体系进行再审视,并结合中国反兴奋剂管理的具体实践和经验,最终构建出我国新时代兴奋剂风险防控的最佳实施模式,主要由体系建设、制度建设、教育预防、检查、结果管理、三品管理、综合性赛事、合作交流与创新评估自查等9个一级指标、33个二级指标和17个三级指标构成,并将最佳实施模式在实践中进行应用。新架构的我国反兴奋剂风险防控体系的最佳实施模式是不断完善运动项目的反兴奋剂治理体系的重要体现,是全面落实“零出现”的重要抓手,同时也为国家队和省市运动队反兴奋剂工作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提高提供主要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图就反兴奋剂过程中运动员享有权利的确认,反兴奋剂机制、环节过程中运动员的权利和维权举措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1.反兴奋剂过程中运动员享有的权利我国宪法和法律确认的,运动员在反兴奋剂机制过程中享有的权利主要是与运动员特殊身份有密切关系的权利。(1)平等权运动  相似文献   

17.
绪言心输出量(Q)不但意味着心脏本身具有的泵血力,而且也反映了全身气体代谢及末稍组织代谢的状态和血液的贮留情况,因此,它是运动中应予重视的指标之一。就耐力性运动项目来说,运动成绩与有氧代谢能力是密切相关的。目前学者们认为:有氧能力的提高是氧运输系统和骨骼肌氧化能力改善的结果。而Q与氧运输系统的能力又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掌握运动中Q的变化,采用适当训练方法,提高Q的能力,无疑可使运动成绩有所提高。但是,要实测运动中的Q是非常困难的。从文献报导来看,用二氧化碳重复呼吸法(CRT)可进行运动时Q的单一测定。它与Fick直接法,染料稀释法均呈高度相关,其准确性和重  相似文献   

18.
《游泳》1995,(6)
为做好赛外兴奋剂检查工作,根据《禁止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定。 一、国家体委组织的赛外兴奋剂检查,由中国奥委会反兴奋剂委员会或有关单项运动协会派出的检查人员主持进行。 二、赛外兴奋剂检查的对象,由反兴奋剂委员会或有关单项运动协会确定。其中,全国各单项运动协会可根据运动员的成绩及变化  相似文献   

19.
探索检测血液兴奋剂(EPO、rhEPO等)的有效指标,一直是世界反兴奋剂研究的重点.近来研究证实,耐力运动员成绩提高的主要血液学机制是通过训练增加体内总血红蛋白容量(total hemoglobin mass,tHB-nloss),而血液兴奋剂也是通过增加体内tHB-mass来实现其主要促力作用.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是一种有悖于体育和医学道德的行为。它违反奥林匹克运动的规则,而且威胁运动员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中国政府对兴奋剂一直是“严令禁止,严格检查,严肃处理”。国家体育总局前局长伍绍祖曾保证中国“得不到金牌也不服兴奋剂,别人服用我们也不服兴奋剂,查不出来也不服兴奋剂,对身体无害也不服兴奋剂。”2004年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签署发布了《反兴奋剂条例》,自3月1日起施行。这进一步表明了我国反兴奋剂的立场,有利于将2008年奥运会办成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但恰在此时,一个极不和谐的音符出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