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极其重要的系统工程。评价指标的选定是构建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前提和基础。文章依据企业实现创新的过程,从企业创新投入能力、企业创新实施能力、企业创新产出能力和企业创新管理能力4个方面构建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了科学、客观地反映企业创新能力,运用SPSS系统、采用AHP分析法分别对所选指标的相关性和权重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得出企业创新能力得分的计算公式,为开展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集群对高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将高技术企业创新能力分为知识创新能力、文化创新能力和要素创新能力,把集群对高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概括为知识溢出、创新要素资源的获得、根植性的集群创新文化三方面,论述了集群对高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盛世豪 《科研管理》1994,15(5):29-36
本文以创新主体——企业为着眼点,探讨了创新与企业其它活动的相互关系,分析了企业创新的目的、企业创新的动力、企业创新能力的衡量以及企业创新体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数字经济背景下,数字化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面向全球数字化与创新驱动发展浪潮的核心要义,识别制造企业数字化创新能力的结构维度成为基础性问题。首先界定了数字化创新背景下的企业数字化创新能力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引入创新价值链理论,探析制造企业数字化创新过程;接下来通过探索性多案例研究方法,选取六家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制造企业,对其数字化创新过程进行扎根分析;最终构建制造企业数字化创新能力结构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理论阐释。研究发现,制造企业的数字化创新能力可以解构为三大能力模块,即数字化创新产生能力、数字化创新转化能力、数字化创新实施能力。该研究可为开展制造企业数字化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会随时间的变化以及企业的投入而呈现出不同的层次,因此本文从速度特征的视角研究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动态综合评价问题,从创新资源投入、创新实施能力投入、创新产出三个维度建立了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突变级数从三个维度进行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静态评价,进而从速度特征的视角,基于时间维度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进行动态综合评价,分析出其三个维度的变化速度状态以及变化速度趋势,并以我国31个省区作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由创新资源投入、创新实施能力投入、创新产出等共同决定,各方面的动态变化都将引起总体创新能力的变动,且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尚有不足之处,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来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喜刚 《科研管理》2016,37(2):107-115
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是学者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基于资源基础观的视角,将技术创新能力分解为产品创新能力和工艺流程创新能力,探讨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在对沈阳、大连、长春等市174家工业制造类企业进行问卷调研、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结构方程对组织创新、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绩效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创新可以促进产品创新能力和工艺流程创新能力的发展,但组织创新与产品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受到工艺流程创新能力的调节;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都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产品创新能力作为一种组织创新实践,对企业绩效有直接影响,但工艺流程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受到产品创新能力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立足于集群内的微观企业个体,从企业的异质性出发,探讨了集群氛围环境这一产业集群的重要特征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认为集群氛围环境是通过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而作用于企业的创新绩效。基于江苏省若干产业集群内企业的284份调查问卷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集群氛围环境通过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倒U型影响而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倒U型影响。还探讨了集群形成时间的差异对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的影响,发现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随着集群形成的时间可能表现出来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8.
陈彦桦 《科研管理》2023,(2):108-115
创新政策如何影响企业绩效是创新政策领域的经典议题,但鲜有研究针对服务业企业展开讨论。本研究引入产品创新能力与服务创新能力作为中介变量,基于长沙市229家服务业企业的调研数据,运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分析对这一议题展开实证探索。结果表明:供给型、需求型、环境型三类创新政策均对服务业企业绩效起到积极作用,但三类政策的作用方式存在差异:供给型创新政策对企业绩效有直接正向影响,也会通过产品与服务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有间接影响;环境型创新政策通过服务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绩效,但不具有直接影响作用;需求型创新政策通过正向的调节效应起作用,既能调节供给型政策与产品创新能力之间关系、又调节环境型政策与服务创新能力之间关系。本研究丰富了服务业创新的研究,为政府制定创新政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许媛  李靖华 《科学学研究》2007,25(A01):114-119
以浙江软件产业为研究对象,介绍企业创新动力、创新能力和企业持续技术创新传导机制的现状,以及浙江软件产业发展和软件企业创新能力现状,在此基础上,建立浙江软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构建路径模型,从自主研发创新和引进创新两个角度提出传导路径,探寻浙江软件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方法,得出浙江软件企业自主创新应以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高新技术企业如何进行创新能力管理是关系其能否持久生存的重要问题。对雅虎、Facebook等高新技术企业的案例进行比较分析,探索影响企业持续成长的创新管理问题;拓展摩尔模型中消费者心智阶梯的发展路径,并从企业创新能力管理角度扩展摩尔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企业面对的消费者市场具有特殊的时序化创新偏好,无视时序化市场特征的创新能力管理方式将导致企业失去持续成长的动力,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创新能力必须能够满足其对应的时序化市场需要;创新能力发展对策是高新技术企业赢得市场、实现创新价值、保证持续成长的重要创新战略内容;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战略应构建在时序化消费者市场的基本特征之上,只有能够适时调整自身的创新能力发展方向才能满足其所面对的时序化消费者市场需求,获得下一阶段发展所需资源,实现科学的创新能力管理,获得企业的持续成长,为行业和社会发展提供创新支撑。  相似文献   

11.
科技战略咨询研究肩负国家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院成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肩负着直接为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服务的光荣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高端智库、需要科技外脑、需要战略科学家。科技战略咨询研究要围绕推动产业技术革命发挥作用,重点研判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科技创新引发产业变革、制造业智能化、平台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技术、现代服务业发展态势和对策;要围绕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发挥作用,重点研究粮食安全、能源安全、金融安全、生态安全、经贸安全、人口安全、公共安全、信息安全问题;要围绕促进科技政策创新发挥作用,加强对各国研发投入政策、知识产权政策、科技金融政策、技术转移政策、科技人才政策、科技合作政策进行比较研究;要围绕服务科学民主决策发挥作用,反映中国和世界潮流、体现理论和政策创新、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经受实践和历史检验,研究和把握战略需求、产业布局、经济结构、发展规模、建设时序、商业模式,坚持高、新、深、实、准,每类报告都要做到主题鲜明、内容充实、观点清晰、论证有力,还要做到语言生动、自然流畅、简明扼要、深入浅出。  相似文献   

12.
伍开群 《科教文汇》2012,(22):62-64
为了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改革传统"一锤定音"教学考核方式,根据课程目标、性质、类别、学时、特点或内容、班级规模等因素,进行"中国经济"课程教改,即过程教学与过程考核,主要做法就是提高平时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权重。过程教学与过程考核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考核形式单一、效果不佳的弊端,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素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而提高了课程教学效果。同时,也锻炼并提高了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13.
杨海燕  李磊  韩非 《科研管理》2019,40(4):256-263
针对陕西省现行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中存在的管理阶段缺失、管理定位失误、管理效率低、电子政务建设滞后等一系列问题,以革新传统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方式为目标,以陕西省科技业务综合管理系统建设为背景,提出一种基于ESIA法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流程优化方案。在管理主体职责重新划分、管理阶段重新定义和大数据建设三大变革下,通过取消、简化、整合和自动化等手段,对流程角色、环节和内容等进行全面优化,使管理更加科学和规范化,管理主体职责更加明确,业务流程更加顺畅,流程自动化程度产生质的飞跃,协同能力和工作效率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4.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对世界各国的人口健康、经济、社会、安全等方面,以及全球化进程都产生了灾难性的影响,同时也对全球科技发展提出了新的重大创新需求。应对世纪疫情的挑战,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等科技强国及欧盟都不断尝试利用科技创新转“危”为“机”,积极在前沿技术、数字经济、生物技术与生物安全、气候环境等领域进行战略布局,加快促进经济复苏。文章在介绍这些国家和地区科技战略新动向的基础上,归纳出全球在关注前沿技术、推进数字经济、重视生物安全与生命健康、强调保护气候环境等方面的共性战略谋划,并总结出数字化、智能化、人本化、生态化和国家化五大发展特点。在此基础上,为我国前瞻性布局科技发展战略提出建议:摆脱疫情影响,实现科技自主自立自强;制定国家数字经济战略,推动经济社会数字转型;关注生命健康,大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生态环境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自然灾害发育现状与未来关注的科学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藏高原构造隆升强烈、地形地貌复杂、气候敏感多变,是地震、泥石流、崩塌、滑坡、冰湖溃决、山洪、雪灾、干旱和冻胀融沉等灾害的多发区。受区域地质构造、地形条件、水文气象和人类活动影响,青藏高原自然灾害的分布呈现为沿断裂构造带密集分布、沿深切的高山峡谷区成带状分布、地带性分布、在高强度人类活动区集中分布的特征。灾害活动呈现高强度与高频率、突发性、季节性、准周期性、群发性和链生性的特点。在气候变暖与地壳运动活跃的环境背景下,青藏高原自然灾害的危险性逐渐加剧,灾害风险也会随着人口数量和社会经济水平提升不断增加。进而分析了当前青藏高原自然灾害成灾机理、灾害防治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成灾因素变化与灾害发育的区域规律、自然灾害动力学过程与灾变机理、气候变化与地震耦合作用下的巨灾演化规律、青藏高原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适宜高寒区特点的监测预警和防治关键技术等未来应该关注的科学技术问题以及需要开展的相应工作。  相似文献   

16.
金杨华  郭宁宁 《科研管理》2022,43(3):152-163
    组织双元是中国管理理论研究的重要前沿领域,也是国际学界探究新兴经济国家管理问题的重要视阈。以CSSC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469篇中国情境组织双元研究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计量和科学知识图谱分析,借助Citespace软件,揭示该领域国内外的主要学术群体、标志性文献和知识演化趋势。研究发现:国内研究者可归为双元创新、合作网络、双元领导等学术群体,国外研究者可归为复杂策略、人力资源管理、社会资本等学术群体,国内研究侧重技术创新、知识管理和国际化、信息化、高层管理实践等,国外研究突出转型经济、新兴经济的特殊情境和中国传统文化应用;焦豪、王凤彬、魏江、Cao Q、Wang CL、Lin HE、Atuahene-GimaK等的相关研究成果是标志性文献;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趋势不尽相同,国外关注人力资源实践、社会资本、并购与整合等,国内关注高管团队行为整合、知识网络、开放式创新等,当前国内外研究均进入新一轮的探索期,但国内研究表现出更强的发展潜力。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有助于学者从世界管理理论创新的视角,深入思考中国双元问题的独特性,为服务中国企业的双元管理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目前有关学科知识图谱构建存在目标不明确、视角不明晰、方法较单一、流程不规范等问题,难以有效支持学科建设发展,因此,研究学科建设和学科知识图谱的内涵、价值和类型,提出学科知识图谱构建目标、原则、思路及机理。学科知识图谱按学科建设内涵可分为学科流派图谱、学科交流图谱和学科脉络图谱,在遵循数据时效性、可靠度、标准性和简洁性,知识单元支持度和简洁度,以及流程普适性、步骤规范性、类型多样性、图谱易懂性等原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引文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从空间维度识别学科核心知识单元及其交流、从时间维度确定学科同类单元结构关系及其演化等,从而辅助精准识别学科建设内涵及结构,科学定位学科发展阶段及特征,立体呈现学科主体间合作关系,动态揭示学科知识演化、研究方向以及前沿趋势,最终辅助学科内涵建设、学科建设决策。  相似文献   

18.
针对京津冀科技资源配置因各地区行政壁垒导致三地形成相对独立运行的配置机制系统、相互关联程度不紧密现状,为提升京津冀协同发展能力,依据系统理论和协同理论,基于科技资源配置的目标、主体、客体、环境、方式与机制等模块关联和相互作用,构建京津冀科技资源配置系统分析框架,并在主体、空间、环境、市场、服务5个维度上构建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机制;结合京津冀科技资源配置中存在的跨区域产学研合作机制和政府配置作用亟待加强、市场配置作用发挥未充分等问题,从产学研合作、科技资源空间优化、科技成果市场化、科技创新服务联动、创新环境协同提升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亚京  迟国泰 《科研管理》2006,40(11):46-56
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是指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民生和生态等多方面间的协调状态。本文从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科技进步、资源环境这4个准则方面建立了包含36个指标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通过集对分析方法,将不同单一评价方法对最好评价排序的同一度和最坏评价排序的对立度结合起来,得到最终的统一城市评价结果,解决变异系数赋权、离差法赋权等不同评价方法排序不一致的问题。本文以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为实证样本,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副省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南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明显优于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沿海城市较内陆城市排名靠前。其中,深圳、广州、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排名位于前三,沈阳、长春为于末二位。  相似文献   

20.
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主要任务是开展地震、重力、形变、电磁等多种固体地球物理观测与研究,以及开展中高层大气和电离层多物理量的近地空间环境观测与研究。地球内部到外部空间的综合地球物理观测对认识地球本体和近地空间环境的结构、形成与演化,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的孕育发生规律及预警和预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不同尺度地球物理台阵观测资料,获得了郯庐—大别构造带多尺度结构、变形和孕震构造特征。基于近地空间环境观测数据,揭示了中高层大气与电离层的精细结构和变化机制。这些研究为区域地震监测和地震灾害研究、近地空间环境监测和空间灾害研究等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