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大学生曾经告诉我:“我不需要快乐——有成功就足够了。”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思想的对比。她不需要快乐——“只要成功”。她把这两者放在对立的两极上。今天的言就是明天的行。学生们的话可以成为一个清晰的标志,指示我们所有人都面临的、隐晦的挣扎。记得我在读大学的时候——校报的一个标题是:“为什么我们不快乐?”正如这个标题暗示的那样,我们太缺乏能够带来快乐生活的能力了。然而至少快乐还在议程里。而我们中的许多人,比如我那一味追求成功的学生,则倾向于坦诚地放弃对快乐的追求,这是为什么呢?我经常因为下周一的日程安排无法…  相似文献   

2.
每日我们似乎都被有关于快乐的普遍心理学忠告所淹没,但那无情的消息是:为了快乐,我们应该做些事情——做出正确的选择,或是有一套正确的自我观念,甚至我们的国父也把追寻快乐写进了《独立宣言》。与此同时,还有另一种观念——快乐只是一种短暂的状态,如果我们总不快乐,必定就是有问题。然而,更多的人们所经历的并不是一种短暂的快乐状态,快乐是一件更普遍的事情:是一种被小品文作家休·普拉瑟称作是“由难以解释的问题,莫名其妙的成功与失败——很少有片刻完全的平静所组成”的混合物。也许你会说自己昨天很不快乐,因为你与老板之间有个  相似文献   

3.
向快乐出发     
我们学校来了一群“快乐精灵”——来自香港“大自然快乐操”的五位老师。  相似文献   

4.
新近出版的《我平庸我快乐》,主张“优秀是烦恼,平庸但快乐”,“对北大、清华、哈佛说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争议。本期我们刊登作家雷铎和女儿豆豆的“父女二重奏”——《平庸不一定快乐》《天才并快乐着》,以及该书的摘录,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1启启、蒙蒙和玩具们一起玩“贴五官”的游戏。2熊猫把鼻子贴到了脑门儿上。3大家笑得喘不过气来。4小猴子问熊猫:“你怎么不偷看一下呢?”5熊猫回答:“咱们的小主人总说:做游戏不能耍赖!”6小猴子问大家:“你们怎么不悄悄告诉熊猫一声呢?”7玩具们纷纷说道:“我们也要像小主人那样,做游戏时不耍赖。”8大家继续快乐地玩儿。9启启、蒙蒙提议:“咱们应该写封信谢谢小主人啊!”亲爱的是小你主教人会:我们遵守游戏规则,谢谢你!启启、蒙蒙爱写信的启启和蒙蒙(13)——快乐的游戏@漂亮眼睛 @张虹~~  相似文献   

6.
“我们希望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这是钱钟书《论快乐》里对快乐所发的感喟。几千年前睿智的所罗门王说过一句格言:“快乐的心情像是一剂良药,而破碎的心却会啃蚀骨头。”快乐是一种健康的心境,它能使庸常的时光充满生机,让繁重的工作变得轻松。快乐与否在今天已经成为衡量我们工作状态的一个隐性指标,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下,“快乐原则”应该成为我们工作的日常态。作为班主任,你过得快乐吗?你有多久没有开怀大笑过了?最近新浪网公布的“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7.
快乐二加一     
每天,我们家总充满了欢声笑语,总是被欢乐的气氛包围着。因此,左邻右舍便送给我们家一个“快乐二加一”的雅称,不信,就上我们家来瞧瞧——镜头一:捉螃蟹  相似文献   

8.
一个游戏就是一个快乐的片断,串联起来就是一段幸福的时光;一个游戏就是一页快乐的故事,装订起来就是一本幸福的大书。让我们用笔来记下这段欢乐的时光吧!——题记一个游戏就是一朵快乐的浪花,汇集起来就是一片幸福的海洋……我们在这游戏中成长。在游戏中,我们品味到合作的甘甜。在“吹鸡毛”的游戏中,老师把我们分成4组,从最后一个同学开始吹,哪一组先把鸡毛吹到第一个同学那里,哪一组就算获胜。老师的一声令下,我们争先恐后地吹起了鸡毛。顿时,教室里只听得见“呼——呼——”的吹气声,4根鸡毛在空中轻轻地飘。瞧,那“大块头”的李南,腮…  相似文献   

9.
一路上,“欢庆六一”的条幅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这让正往学校走的“宽带”(某班班长,学习好、网络技术更高!)不自觉地加快了脚步。宽带:唉,谁让咱是即将毕业的“重点培养对象”呢!估计我的一些“战友”现在已和一摞摞试卷“煎饼”搏斗着了……当“宽带”刚把他可怜的屁股放在课椅上, 他那许久没有活动的面部器官——嘴巴终于忍不住了。宽带:我们也有权过一个儿童节吧! “阼整?老大,俺们正等待你的神机妙算呢。”无数双eyes聚焦在“宽带”那大大的脑门上,因为同字都听说了, 思想开放的班主任同意大家“六一”节这天可以适当庆祝一下,但前提是——特色!活动要有特色才行!! 经边了无数双小手的put up和put down, 一项有特色的活动任务“出炉”了——  相似文献   

10.
魏书生老师常说:“让我们用一颗平常心,守住心灵的宁静,建设自己的精神家园。”是的,我们最初的梦想不就是这么简单吗?“守住教书的快乐,品尝教书的快乐。”当我们懂得享受这份快乐的时候,我们周围的孩子不也同时得到了另一份快乐吗?我们许多教师终日忙碌,却不快乐,是不是就是缺乏像魏老师那样的一颗拥有宁静的“平常心”呢?  相似文献   

11.
说烦恼     
每个人都有烦恼,烦恼总是陪伴在我们的身边,使我们在烦恼中一步步成长。但是,我们必须驱除经常伴随自己的朋友——烦恼。用快乐来击败它,跟这位“朋友”说声“Goodbye”!  相似文献   

12.
恐惧的黑     
“可乐”——多么熟悉的名词儿。读完全我们才明白。“可乐”原来是作的小名呀。他的的语言真是风趣! “可乐新疆行”也是“可乐快乐行”啊!每一天都有一份快乐的心情,那快乐是爸爸深奥又富有哲理的一句句话,那快乐是与“新朋友合影”的美好回忆,那快乐还是美味的佳肴……快乐是大自然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小小的一口猪,小小的一头羊,好朋友聚在一块,说说那心里话。“这朵花给你戴!”“这果子请你尝!”——原来今天真快乐,原来今天不寻常。小猪小羊同天过生日,他们要把这快乐,送给伙伴来分享,幸福多欢畅!啦啦啦啦啦,请把快乐来分享,啦啦啦啦啦,幸福多欢畅!  相似文献   

14.
夏天来了,让我们自在地“飘摇”,做“阳光女孩”,可是,不要学那个“夏斌”哦!我们一路“骑车”、“说梦”。去看画展。“与画交流”。还有“名作看版”给予的教益、“写作指导”给予的启迪.一并放进六月的写作行囊,愿你收获多多,快乐多多!——小鹿JJ  相似文献   

15.
播种快乐     
快乐是一种思想。思想快乐,你就是一个快乐的人;思想不快乐,你就永远快乐不起来!快乐是一种情绪。懂得了控制情绪的方法,你就已站在了快乐的一方。快乐也是一种个性。有些人生来悲观,要追求快乐也难。但阅读和阅历都能使人智慧增加,人一豁达,快乐就跟着来了。快乐的境界有高有低。从工作中获得的快乐,境界最高;其次,因付出而得到的快乐,也是高层次的快乐。这些快乐与贪得无厌的快乐相比,真是有云泥之别。在现在的社会上生存,我们需要学习独处的快乐。阅读、欣赏音乐,让自己的一颗心安静下来。安静而踏实的心灵,也是快乐的泉源。快乐的时候常常会悲从中来,原来忧喜本来就只有一线之隔。苦乐、苦乐,悲苦的童年,往往也是未来奔向快乐的一种累积,会成为中年以后取之不尽的一座宝矿。“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有些古话,至今仍为真理。反之,先甜后苦,“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不事耕耘,只想享受和挥霍,那么,老来苦真是苦。可见辛苦和快乐是一体两面,不知道何谓痛苦,大概也就难以体会真正的快乐。快乐和幸福有别,幸福是“命运安吉,境遇顺遂”,快乐则需要我们主动追求。通过追求得到的快乐,是辛苦播种而来的,所以是一种“果”,属于“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的一种“果”...  相似文献   

16.
吴昊辰 《教育》2006,(11):36-37
“首先,让我们来做一个快乐、温馨的活动——集体按摩。”辅导老师的话音刚落,记者就听到了台下老师们发出的一片略带惊讶的笑声。  相似文献   

17.
天一亮,垃圾桶妈妈就再三吩咐她的孩子们——垃圾:“孩子们,听话,千万别乱跑!”“不,妈妈,在家里闷得慌。我们要旅行!”“我们要玩耍!”“我们要过快乐的生活!”“我们渴望阳光的抚摸!”“我们要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2006,(1):1-1
每个人心中都有把“快乐的钥匙”,但我们却常在不知不觉中把它交给别人掌管。一位阿姨抱怨道:“我活得很不快乐,因为先生常出差不在家。”她把快乐的钥匙放在先生手里。一位妈妈说:“我的孩子不听话,叫我很生气!”她把快乐交在孩子手中。男人说:“上司不赏识我,所以我情绪低落!”这把快乐钥匙被塞在老板手里。年轻人从文具店走出来说:“那位老板服务态度恶劣,把我气炸了!”一个孩子说:“我每天很不快乐,爸妈总是逼着我写作业,从来不让我好好玩一玩。”这些人都做了相同的决定,就是让别人来控制他的心情。  相似文献   

19.
著名专栏作家哈理斯和朋友在报摊上买报纸,那位朋友礼貌地对报贩说了声谢谢,但报贩却冷口冷脸,没发一言。“这家伙态度很差,是不是?”他们继续前行时,哈理斯问道。“他每天晚上都是这样的。”朋友说。“那么你为什么还是对他那么客气?”哈理斯问他。朋友答道:“为什么我要让他决定我的行为?”每人心中都有把“快乐钥匙”,但我们却常在不知不觉中把它交给别人掌管。一位女士抱怨道:“我活得很不快乐,因为先生常出差不在家。”——她把快乐的钥匙放在先生手里。一位妈妈说:“我的孩子不听话,叫我很生气!”——她把快乐的钥匙交在孩子手里。男…  相似文献   

20.
三个独生子女家庭创办的“星星河快乐家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生”而不“独养”的家庭教育新模式。为孩子创造一个群体环境,培养、增强合作意识和责任感,你也来组织一个“星星河快乐家园”试试? 编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