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谭天 《记者摇篮》2008,(10):60-61
随着受众对广播电视节目,尤其是对新闻类节目采访报道的要求越来越高,集记者、主持人角色于一体,集采、编、播能力于一身的“记者型”主持人越来越受关注,这就给记者型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记者型主持人如何进行有机的角色定位及角色把握?记者型主持人如何体现人文关怀精神?  相似文献   

2.
随着广播电视的专业化,主持人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对主持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主持人的特色化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主持人的特色化谈了三种主持形式。一是“角色”型主持。节目中的角色是根据节目的要求设计的角色形象。二是特定型主持。特定型主持是最普遍的一种主持形式。他具有节目要求的形象和鲜明的特色。三是本色型主持。本色型主持是以主持人的声音、语言、形象、性格等固有的特色主持节目。  相似文献   

3.
张海洁 《新闻窗》2012,(3):104-104
电视节目主持人是节目的核心人物。其素质的高低决定了节目的成功与否。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主持人,就有什么样的节目。随着人们审美的提高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发展,观众对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集记者、主持人角色于一身的记者型主持人越来越受到观众青睐。  相似文献   

4.
王博 《新闻窗》2014,(6):68-68
一、新闻报道中记者型主持人应该具备的素质 记者型主持人,这个人首先是一个主持人的角色,然后是"记者型"的非架式主持人或播报主持人,也就是记者的角色。由于身兼记者和主持人的双重职责,因此,就素质和要求而言,比其它类型的主持人更高一筹。时代在飞速地发展变化,观众的审美能力在不断提高,对于记者型主持人来说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要有思想,有品位,有判断力,有健康的价值观等等……只有那些具有深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记者型主持人才能适应媒介与观众的双重选择。  相似文献   

5.
孙愈 《新闻通讯》2014,(5):62-63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催化着传媒行业的转型和转折,传统媒体行业也迎来了一个全媒体时代,传统的电视媒体面临着一系列的危机和挑战,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电视节目传播过程中的桥梁,也不能再单单充当着“传声筒”的角色,更要担当起策划重任。由记者型主持人转型到策划型主持人,是大数据时代下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最佳归宿。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融媒时代,记者型主持人越来越多的出现,作为复合型专业人才,他们在所在的媒体机构担当重要角色.作为媒体的品牌形象之一,记者型主持人的一言一行、采访报道水平及主持魅力,都深深影响着受众.本文从融媒时代记者型主持人应加强政治理论修养、记者型主持人的角色互换、记者型主持人采访播报中的问题关注等方面进行解构,阐述了一个打造培养记者型主持人的尝试方向.  相似文献   

7.
胡涛 《声屏世界》2007,(8):42-43
在“记者型主持人”这一词语中,“主持人”是中心词,“记者型”是定语,也就是说,记者型主持人是能高度融入节目报道意识,以采访、主持见长,集采、编、播于一体的主持人。  相似文献   

8.
汪玲 《视听界》2009,(4):103-104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部制片人唐·休伊特把“anchor”这个词引入新闻传播领域时认为,应该“让最有力的记者在最后把所有的报道串连在一起,高度概括起来”。可见,新闻节目主持人在最早出现的时候,就与记者这个角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广播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广播急切地需要记者型主持人来提升整体节目的素质。  相似文献   

9.
1记者型主持人及其重要性近几年,电视传媒结构不断完善,电视节目的种类也趋向于多元化发展,在这样的发展前提下,节目主持人的类型也在逐渐增多。30多年的时间里,伴随着我国电视传媒产业的发展,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类型逐渐丰富,主持结构逐渐完善,形成了多元化的电视主持发展体系。在这其中,记者型主持人是出现较晚,特色较为鲜明的一种主持类型。从主持性质划分,记者型主持人是融入高度节目  相似文献   

10.
王飞 《中国传媒科技》2012,(18):158-159
语言表达能力是新闻采访、播报、评论等其他能力得以体现的重要桥梁.多元语境要求记者型主持人须具备较高的新闻表达能力.本文试从“凸显细节、丰富新闻”、“舆论调控、引导受众”两个方面对记者型主持人的新闻表达能力做分析.  相似文献   

11.
潘红 《新闻世界》2010,(7):105-106
随着电视市场的发展,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角色也在发生变化,对主持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应当是一名优秀的记者,应当做真实的自己,应当是具有创新能力的策划人。  相似文献   

12.
从辩证视角来看,广播新闻节目记者型主持人角色兼具记者和主持人两种职责,塑造好这一角色,则需要着重体现新闻的真实性与现场性,给予听众身临其境的感觉,记者型主持人应充分发挥个人职业能力,掌握提问技巧,尽量消除被采访者的紧张感,处理好新闻报道的连续性.本文将举例浅谈广播新闻节目记者型主持人角色构建方案,希望能为广播新闻节目采编与主持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冯杰 《今传媒》2011,(9):120-121
作为一种新兴的主持人类型,记者型主持人集记者、主持人角色于一身,拉近了新闻采访与受众的距离,受到越来越多的观众喜爱。他们在节目中的表现直接影响到大部分受众对社会事件的认知,因此必须加强其舆论引导能力建设。本文以电视新闻节目制作过程为线索,从议程设置、镜头真实、报道方式、权威性和理性解读等五个方面入手,尝试探析记者型电视主持人如何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宋宇 《新闻世界》2014,(9):79-80
随着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主持人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主持人的谈吐举止直接关系到人们对整个节目的印象。传统型的主持人已不能满足受众的需要,记者型主持人逐渐成为新宠。传统主持人还是记者型主持人,他们所面对的情况不一样,要求具备的能力也就有不同的地方。无论是传统主持人还是记者型主持人,都只有扎扎实实工作学习,不断完善自己,才能在电视事业这条道路上走得更长久远。  相似文献   

15.
如今,电视节目的形式越来越多元化,主持人的风格也日趋多样,一些既具有一般主持人的特征,形象佳、声音标准又具有记者采编能力的主持人——记者型主持人便产生了。中央电视台的柴静、王志等都是很好的记者型主持人。就记者型主持人发展的阶段来说,第一阶段是从《东方时空》开始的记者型主持人代替播音员  相似文献   

16.
随着传媒行业的不断发展,记者型主持人逐渐受到大家的青睐与认可.他们独特的现场报道能力以及敏锐的细节观察能力让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同时,他们极具人情味的采访报道方式使百姓对这一群体深深地喜爱并且依赖,对百姓的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作为电视新闻节目记者型主持人,他们的工作角色是多方面的,并且工作能力也应该是综合型的,才能更好地胜任记者型主持人这一职业.  相似文献   

17.
张晋升  龚逸轩 《传媒》2016,(16):77-79
记者型主持人是集新闻采集、选题策划、节目编播制作于一身的节目形象代言人,是新闻内容一体化生产条件下的必然产物。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多样化的节目传播渠道和平台的出现,推动了记者型主持人从节目生产向节目运营的角色转换,其能力建构也将成为影响节目质量和效益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记者型主持人是高度融人了节目的报道意识,以采访、主持见长,集采、编、播于一体的主持人。国外的所谓“记者型主持人”大多出现在新闻报道节目或是访谈节目中,他们是资深的新闻节目主持人并有着丰厚的记者从业经验。从一名记者到一名主持人,或者是从一名主持人到一名记者,不能说这是一个转换过程,而只能说这是一个相互融合的过程,记者型主持人的产生和发展正是适应了这个相互融合过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建设中,广播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给记者型主持人提出了更高要求,以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等,真正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和影响力。因此,提高记者型主持人的素质,对于推动广播电视事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就记者型主持人应具备的主要素质进行阐述,提出提高记者型主持人的素质的策略,以满足观众的审美要求和观看需求。  相似文献   

20.
“角色定位”指群体成员适应角色要求,接受群体行为规范,符合群体发展需要的过程。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是指主持人在相关谈话节目中为适应节目需要而找准自己在节目中所处位置、所扮演的角色的过程。也就是说,主持人在节目中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提问者,也不仅是一个负责开头结尾串连、起转承启合作用的人力机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