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温度罩式退火工艺处理试验用钢的力学性能、磁性能和组织成分,结果表明:在化学成分、保温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晶粒增大,屈服强度降低,延伸率提高。WDEL450磁极钢实验罩式退火最佳温度为690°C,时间为30min。  相似文献   

2.
采用不同退火温度对超低碳钢冷轧薄板进行退火不同时间,然后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和微观组织的分析。结果表明,退火后的薄板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与退火工艺有关。在不同温度退火相同时间,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随着退火温度升高而降低。延伸率开始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加,而后下降;低于700℃退火,强度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延伸率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而增高。高于700℃(包括700℃)退火,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随开始退火时间延长而迅速降低,而后趋于稳定。延伸率开始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而迅速增加,而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3.
对DC53K模具钢的退火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热到900℃保温3h的退火工艺退火效果较好,其退火硬度在21.9HRC左右,退火组织获得了类似共晶碳化物十二次渗碳体+索氏体基体组织。另外,850℃×4h后720℃×4h的等温退火工艺对DC53K模具钢的退火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正交实验法,对T10钢进行了研究,找出了T10钢在脉冲电场作用下理想的球化退火新工艺参数,并进行了相应的新工艺实验,得到了T10钢较理想的球化体组织,同时降低了T10钢的退火加热温度、缩短保温时间,其硬度可比普通退火低50~100HBS,更好的改善了T10钢的切削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5.
以现有T91钢热处理工艺为依据,结合T91钢管开裂原因,对T91钢分别在770℃,790℃,810℃,830℃进行退火,通过拉伸试验、硬度试验、金相试验并结合钢厂的实际得出,T91钢的退火温度为820℃~830℃,速度为0.13m/min,从进料到出料时间约为120min,管材的成材率提高12.8%.  相似文献   

6.
GCr15轴承钢在脉冲电场作用下的球化退火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GCr15轴承钢在脉冲电场作用下球化退火的新工艺。试验结果表明:GCr15轴承钢在脉冲电场作用下球化退火的工艺可以相对简化,在保证得到良好球状珠光体组织和性能的同时,可以降低加热温度,又可缩短了保温时间,是一种高效、低能、绿色环保的热处理新工艺。  相似文献   

7.
运用光学金相显微镜、透射电镜(TEM)、配备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系统的场发射扫描电镜(SEM)等检测仪器,通过分析不同热处理工艺下高强热成形钢的组织演变、奥氏体晶粒度、晶界的变化,探索出奥氏体化温度和保温时间对于超高强热成形钢组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增加,热成形钢的组织由马氏体与铁素体的混合组织最终转变为单一马氏体组织。因此在特定温度保持一定的时间,热成形钢则可得到理想的马氏体组织,从而具有比较高的强度。透射电镜分析表明该钢的马氏体类型主要是板条状和棱镜状两种结构。  相似文献   

8.
消除铸件铸造应力的退火工艺过程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铸件脱模后,必须经过退火才能投入使用或进入后续工序。本文对铸件退火时如何控制加热速度、保温时间、冷却速度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探讨,为合理制定铸件退火工艺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利用废陶瓷辊棒作为主要原料采用高温煅烧法制备堇青石陶瓷材料,研究了烧成工艺对堇青石材料的晶相、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表征试样的晶相结构;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试样的显微结构;利用排水法测试试样的显气孔率和体积密度;通过万能试验机检测试样的抗弯强度。研究结果表明:试样经煅烧后形成堇青石陶瓷材料,主晶相为堇青石相,次晶相为镁铝尖晶石相。堇青石呈粒状分布,试样中具有一定量的玻璃相,均匀地分布着微米级的微孔。随着煅烧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增加,显气孔率先减小后增大,体积密度先增大后减小,抗弯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最佳烧结工艺为煅烧温度1 350℃保温时间3h时,显气孔率最小为21 %,体积密度为1.96 g/cm3,抗弯强度最大为58 MPa。  相似文献   

10.
通过改变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研究不同热处理工艺对Fe-16Mn-3.5C-3Si-3Cu高锰TWIP合金铸铁组织的影响,对试样进行物相分析和金相组织观察。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增加,组织中退火孪晶的数量增加,孪晶发育趋于完善。热处理后其室温组织为单一奥氏体;热处理的合金铸铁拉伸变形后,产生大量形变孪晶,其变形后的基体仍然保持单一奥氏体组织,未发生马氏体相变,发生了完全的TWIP效应。  相似文献   

11.
对进口冶金锯片用钢8CrNi的轧态及450~500℃温度范围内的回火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了观察与测试。结果表明:轧态组织是由珠光体构成,淬火后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合金由淬火马氏体逐渐转化为回火马氏体+回火索氏体;试样的强度及硬度连续下降,而冲击韧性、断面收缩率和延伸率逐渐提高。对比65Mn钢板发现,8CrNi的回火抗力提高而屈强比下降。  相似文献   

12.
Anti-seismic behavior of HRB400 reinforced steel bar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Introduction Steel bar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nstructional materials ensuring the safety of buildings, and sufficient anti-seismic strength is required when it is applied to buildings in the region where an earthquake might occur. HRB335 steel bars are being used in China while 400 MPa steel bars are wildly used in Europe [1]. To ensure the security of buildings, 400 MPa steel bars have been developed in China. Before these steel bars being wildly used, a full-scale survey of the…  相似文献   

13.
比较了304L不锈钢粉末在不同压力下温压成形与冷压成形的生坯密度和生坯强度,并研究了烧结温度对304L粉末烧结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04L不锈钢粉末的温压生坯密度和生坯强度都高于冷压生坯密度和强度。在800 MPa的压制压力下,304L的温压生坯密度为7.07 g.cm-3,比冷压提高了0.24 g.cm-3,生坯强度为35.6 MPa,比冷压提高了22.8%。在1 300℃温度下真空烧结后,304L不锈钢粉末压坯的密度为7.50 g.cm-3,抗拉强度为471 MPa,延伸率为47.7%,硬度为65 HRB。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改善超高强度钢的塑韧性,实验分析了奥氏体化温度分别为840℃、880℃、920℃与等温温度分别为275℃、325℃、375℃对中碳超高强度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奥氏体化加热温度的升高,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趋向粗大,钢的强度上升,而塑韧性下降;随着等温温度的升高,钢的抗拉强度呈平缓下降趋势,而钢的塑韧性在275~325℃等温温度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在325~375℃等温温度范围内呈下降趋势.在试验等温处理温度范围内,奥氏体化温度880℃×30min保温+等温温度325℃×2min保温油冷,可获得强韧性配合良好的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钢的残余奥氏体的含碳量≥76.%,钢的抗拉强度Rm≥2065M Pa ,断面收缩率ψ≥255.%.  相似文献   

15.
用C36二聚酸、癸二酸与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和双酚A型环氧树脂进行扩链反应,制备柔韧性环氧树脂预聚体。考察了配方组成、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等因素对羧基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所给配方,当催化剂用量为0.1%,140℃下反应2 h,反应基本完全。另外,以柔韧性环氧树脂预聚体为基体树脂制备的固化物拉伸强度达到12.0 MPa,断裂伸长率为85%。  相似文献   

16.
以防水层卷材为研究对象,对70℃条件下受持续荷载作用后Pvc防水卷材拉伸性能的变化进行了实验考察和分析。结果表明:(1)在70℃高温条件下,初始伸长率越大,持续荷载对PVC防水卷材拉伸性能的影响越大。初始伸长率为57.4%时,卷材的断裂伸长率降低超过70%,平均拉伸强度上升了71.8%。(2)在70℃高温条件下,持续时间在1~7d范围内,持续时间对PVC防水卷材的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