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对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最高领导地位是何时确立的,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是“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这种说法从时间上来说当具有这样两种含义:第一,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与在全军的领导地位是同步确立的;第二,毛泽东在全党和全军领导地位的确立是在遵义会议上一次性完成的。通过对史料的分析,笔者感到,这种说法稍殊笼统,与历史实际不甚相符。因为要说确立,应理解为“确定(或确实、稳定)地树立”,其标准至少有两个:第一,名义上和实际上均为最高领导人;第二,名义上虽不是最高领导人,但在实际上承担最高领导人的职责。根据这样的标准,我们来分析遵义会议乃至以后一个时期的党的历史,会发现:第一,毛泽东在全党和全军的最高领导地位不是在遵义会议上一蹴而就确立的,而是经历了较长的过程;第二,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与在全军的领导地位不是同步确立的,其中军事领导地位的确立在前,全党领导地位的确立在后。 一、遵义会议是毛泽东走向全党全军领导地位的起点,而非完全确立的标志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其重大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王稼祥对遵义会议的历史性贡献戴小江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遵义召开,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错误在党中央长达四年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对危局的...  相似文献   

3.
今年十月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六十年前的红军长征是震惊世界的伟大壮举,是无产阶级革命的英雄史诗。“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的胜利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长征途中,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重镇遵义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危急的关头,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因而,遵义会议成  相似文献   

4.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6周年,江西教育期刊社党支部18名党员,在社党支部书记贺林香的带领下,于七一前夕赴贵州遵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6月30日上午,该社党员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遵义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在长期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伟大功勋是永远不可磨灭的.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一些否定毛泽东历史地位的思潮,或以毛泽东在遵义会议没有担任总书记这个职务为由,否认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或以"抢救失足者运动"的错误,否定延安整风;或以质疑三大改造,否认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或以"有两个毛泽东"的观点,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笔者针对上述四种观点,分析了毛泽东在我们党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大转折关头所起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谈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强调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要“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遵义会议召开的14年中,教条主义的盛行给中国革命造成巨大损失。遵义会议由于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的电台联络中断,客观上甩脱了共产国际这根拐杖,根据中国的国情、红军的军情,独立自主地作出了决定、决策、决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作出了渡江入川的战略决策,彻底批判和否定了“以俄为师”的“左倾”机会主义军事路线,确立了毛泽东“了解中国情况”的积极防御军事路线,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遵义会议作出的决定、决策、决议,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的,遵义会议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新阶段。  相似文献   

7.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召开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遵义会议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周恩来在遵义会议中的贡献主要表现为组织完成了遵义会议召开的准备工作、遵义会议召开中的自我批评反省及支持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遵义会议召开后从大局出发维护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8.
1935年1月党中央政治局在长征途中举行的遵义会议,至今已是60周年了。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主义错误在党内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这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值得我们永远纪念。特别是这次会议是我党第一次依靠集体智慧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问题的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的党走向成熟的党的重要标志,为党的建设理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遵义会议体现的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等,至今仍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就继承和发扬遵义会议精神,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以纪念遵义会议胜利召开60周年。  相似文献   

9.
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领导能力成熟的里程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遵义会议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性质的重要会议,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领导集体领导能力日趋成熟。这主要表现在:理论上和政治上的成熟以遵义会议为契机,两者的结合,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此走上正确的方向;党内斗争方法和策略的正确运用,维护了中央领导集体的团结和统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能力日趋成熟的重要体现;遵义会议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显示出的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和卓越的把握大局的能力,使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之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能力日趋成熟的最佳体现。  相似文献   

10.
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会议,这种标志性的转折主要有三个方面。领导地位:遵义会议确立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标志着毛泽东的组织权威开始确立;组织路线:遵义会议确立了正确的组织路线,标志着我们党从幼年走向成熟;军事路线:遵义会议确立了新的战略方针,标志着红军作战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  相似文献   

11.
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路线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新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成熟的标志。由于《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材的更  相似文献   

12.
“1935年1月党中央政治局在长征途中举行的遵义会议,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之所以能召开,会后又能根据革命形势的需要顺利发展,周恩来起了至关重要的历史作用。一、周恩来支持毛泽东是遵义会议召开的前提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党在1935年的转变,基本上就是党的高级干部的多数从失败中得到了经验,提高了觉悟的结果。”在促成遵义会议召开上立下首功的是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的功劳也早被人们所称颂和赞扬。但是,假使没有当时身为军委副主  相似文献   

13.
在文献资料和历史教材中,遵义会议就是1935年1月15日——17日在贵州遵义城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是狭义的关于遵义会议的概念。这种将遵义会议理解为历史转折中的一个标志点是可以的,但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第二次伟大转折绝不是这一个点就能说明的。历史的转折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了许多静态的点,缺少了这些静态的点,我们就无法勾画出历史转折的轨迹,无法理解历史转折是怎样完成的。遵义会议既然是以其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问题,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在历史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实现了中国革命历史的伟大转折而载入史册。笔者觉得单从狭义上看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将一个历史时期的功绩归结到一个静态的点上,未免过于简单化。因为实现历史转折的事关全局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并不是经过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就圆满解决了。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的争论和解决,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既不是开始,也不是结束。这两个问题作为当时党和红军内部两种矛盾力量较量的核心,它的解决是经过了一个逐步的,分阶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第1 2期1、中央红军是1934年10月开始长征的。4、挥戈西向的红军强渡了乌江。6、渡过了江,红军占领了遵义城。7、红军在这里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新的领导。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马克思主义战略家和理论家,本文拟对毛泽东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作以历史的回顾。 (一) 一九三五年一月,党中央在红军长征途中召开了遵义会议,坚决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极端危急中解脱出来,这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伟大转折点。此后,红军在毛泽东的亲自指挥下,一反过去的被动局面,进行了著名的四渡赤水之战,实现了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师的目标。同时,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分析了当时  相似文献   

16.
遵义会议前后,朱德为恢复毛泽东领导地位,在黎平会议、遵义会议上同李德、博古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者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在遵义会议之后,朱德在政治上、军事上鼎力支持毛泽东,竭尽全力维护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先后遏制了"反毛逆流",战胜了张国焘分裂主义,维护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17.
长征中,朱德对维护毛泽东领导地位的重大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遵义会议前后,朱德为恢复毛泽东领导地位,在黎平会议、遵义会议上同李德、博古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在遵义会议之后,朱德在政治上、军事上鼎力支持毛泽东,竭尽全力维护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先后遏制了“反毛逆流”,战胜了张国焘分裂主义,维护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18.
对遵义会议后毛泽东领导地位的表述的辨正刘金祥,孟庆春在一些党史、革命史教科书及有关论著中当概述遵义会议的重要意义时,习惯上都作如下的表述: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近年又有论者提出会议“实际上...  相似文献   

19.
举世闻名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的统治,从而使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和革命战争转危为安,转败为胜,大大加快了我国革命胜利发展的进程.我们知道,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是中国革命取  相似文献   

20.
一九三五年一月的遵义会议,从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而且也是中国革命和共产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本文就此谈一些自己的粗浅认识,以求教于同行。一遵义会议以前的十四年中,由于我们党处在幼年时期,在政治思想上还不成熟,还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另一方面,由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