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减少公共服务外包中的逆向选择问题,本文建立了利用"招标价格上限"及"报酬给付方式"两个基本报酬工具来对承包商信息进行综合考量的两阶段信息甄别机制。在这种机制下,政府可以通过合理设定招标价格上限来对承包商进行初步筛选,并通过设计不同报酬给付方式完成对剩余竞标承包商的进一步甄别。研究表明,当政府将招标价格上限设置在其所能接受的高成本承包商成本和保留效用之和的水平上,并设计一组具有不同奖惩系数的合同供竞标承包商选择时,政府能够实现对承包商的有效甄别。  相似文献   

2.
王婧  陈旭 《预测》2011,30(5)
本文针对生鲜农产品流通中的双重损耗,引入期权合同研究单周期两阶段供应链订货策略模型.首先假设市场需求受产品新鲜度影响,然后通过建模得到无期权、有期权时的零售商最优订货策略和供应商最优运送策略.通过比较,得到无期权时零售商最优产品订货量大于有期权时的最优产品订货量,小于有期权时的最优总订货量;有期权时零售商最大期望利润大于无期权时的最大期望利润;供应商成本控制下的最大期望利润大于无期权时的最大期望利润.最后由数值实验得到:供应商的最大期望利润与产品损耗率成反比、与产品批发价成正比.  相似文献   

3.
针对国内大科学工程关键元器件质量控制问题,基于委托代理理论,通过引入信息租金建立关键元器件外协供应商和购买商的期望收益函数模型,运用最优化原理求解外协供应商最优生产过程投资水平、购买商最优质量检验水平和信息租金大小并进行算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关键元器件外协供应商提高生产过程投资水平时,其质量预防水平将提高,购买商的质量检验水平将显著下降,而购买商支付的信息租金随着质量检验水平增加呈倒U型变化趋势。在完全信息条件下,购买商和外协供应商组成两级供应链系统联合决策:为最大程度激励外协供应商显著提高自身期望收益,购买商需保持较高的质量检验水平,但自身期望收益会显著降低;为提高供应链整体期望收益,购买商需保持相对较低的质量检验水平,自身期望收益不会大幅降低,但外协供应商的期望收益也不会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4.
企业在申请研发资助的过程中可能会通过策略性创新释放虚假信号,将自身伪装成高创新能力企业,而处于信息劣势的政府难以识别其真伪。本文考虑这种逆向选择行为,构建一个包含创新引领者和创新追随者的两阶段模型,探究企业进行策略性创新的条件并提出两种政府应对措施,即信号甄别和差异化资助。结果表明:在不完全信息下,高研发资助鼓励创新追随者开展策略性创新。两种应对措施中,信号甄别仅能限制却无法消除策略性行为,而差异化资助则打破了策略性创新条件,鼓励创新追随者开展实质性创新。因此,在政府信号甄别精确度不高的情况下,实施差异化资助是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李巍  梅李军  聂凯 《软科学》2012,26(10):135-139
运用博弈理论,构建了不完全信息下中间商占主导的物联网信息服务定价模型。在供应商边际生产成本信息不完全的静态情况下,通过信息甄别合约,运用显示原理分析了实现均衡时的信息服务定价问题及双方的最优定价策略;运用Rubinstein的思想分析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下双方信息服务定价的均衡解以及各自最优定价策略。研究表明:在不完全信息静态下,中间商可通过制定合理的信息服务价格与对供应商的转移支付来降低供应商边际生产成本不确定所带来的风险,同时中间商与供应商应共同致力于提高信息服务质量以增加收益。在不完全信息动态下,中间商若想在第一阶段、供应商在第二阶段报价成功,应努力降低自己的边际成本,并希望对方对信息服务价格的期望值接近临界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合作服务中的双边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建立了能够诱使服务商如实报告自己真实信息的逆向选择模型。研究表明:给出的契约菜单能够甄别服务商私有能力信息并激励合作双方共同努力;非对称信息下,高能力服务商获得了额外的信息租金,客户因信息劣势而受到损失;在信息对称的条件下,客户给予服务商的分享仅与服务产出对合作双方努力的敏感性相关,而在信息非对称条件下,高能力服务商的分享不变,低能力服务商的分享向下扭曲,并受两类服务商能力比值和客户事前信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构建了由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构成的三级供应链竞争模型,在需求不确定且与价格相关的条件下,通过运用调节服务因素和质量因素及在分销商和零售商之间加入利益共享契约两种方法,实现供应链利润的协调。系统动力学仿真证明,利益共享契约参数的合理选择将实现供应链整体利润及各节点利润的共赢。  相似文献   

8.
李永飞  苏秦  童键 《软科学》2012,26(8):136-140
针对不同类型客户需求,研究了由一个供应商和一个制造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围绕单一产品的客户需求,在产品质量、价格、提前期相互竞争下的供应商与制造商Stackelberg非合作协调博弈问题。结果表明:当供应商处于领导地位时,制造商依据产品质量、价格、提前期的相互关系,可将客户需求分为质量敏感型和质量不敏感型两大类,并分别选择了供应链双方协调下的制造商最优产品质量水平、销售价格、订货提前期及利润;供应商则在制造商选择的基础上,通过BOM表,进一步确定了其提供单位产品所需某种原材料及全部原料的经济批量及批发单价并最终确定其原材料批发总价、总成本及总利润。  相似文献   

9.
苟小菊  张平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10):159-160,163
通过建立信息甄别模型,获得风险企业家的隐藏信息,并识别出其类型以解决逆向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0.
企业低碳减排中的低碳技术和减排努力程度属于私有信息时,政府需要甄别其碳减排的真实能力并对其减排努力实施有效的激励。针对上述问题,运用博弈论和激励机制理论,建立了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并存且企业低碳技术为连续类型下的企业低碳发展的激励契约;对比分析了只存在道德风险单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并通过数值仿真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双重信息不对称时,政府的期望收益减少,企业的减排努力程度降低而收益增加;政府应针对不同技术类型的企业设计差异化的契约激励模式,不但可以起到自我选择的甄别作用,还能诱导企业提高低碳努力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