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桥梁,是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奠基工程。如何引导普通高中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笔认为,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普通高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并运用这一体系,实施科学的评价,坚持正确的导向,促进普通高中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不断科学化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掌握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框架构成和基本原则是科学进行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前提。现今我国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存在着教学质量监控的观念落后,教学监控主体性单一等众多问题,通过对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科学构建将会切实推动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改进与提升。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非常重视基础教育评价制度的构建,并将基于质量管理的教育评价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经过数次改革,基础教育质量评价从最初“唯分数”的考试评价逐步转向“重素质”的综合评价,评价制度体系主要包括考试测评制度、卓越学校制度、校群督导制度。借鉴新加坡的经验,我国在基础教育评价改革中应该合理运用课程考试评价的结果,加强对中小学校长的评价管理,强化对学校办学质量的过程评价。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的深入推进,仅以学生群体某次大规模校外考试成绩来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方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一种新评价方式——增值评价法正在国际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香港学校增值资料系统即为目前应用增值评价法评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较为成功的系统之一.重点介绍香港学校增值资料系统的产生背景、基本原理及应用方法,阐述其对国内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启示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陈艳格 《教育与职业》2012,(23):185-186
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文章提出要构建全过程、全员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全过程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包括:面向产业的全过程质量监控体系;学期初、中、末的教学检查制度;面向产业的教学评价监督制度。全员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包括:对教师教的评价;对学生学的评价;对教学管理人员、课程、学校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民间机构组织的基础教育评价活动是除了联邦教育部参与开发的基础教育评价体系之外,美国社会存在的另一种评价基础教育的重要方式。其中"最佳中小学"排名体系在美国基础教育评价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其系统化的排名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所呈现出的以消费者为中心、关注教育公平以及评价过程和结果公开透明等特点,不仅对美国本土的基础教育评价具有积极的意义,也为我国基础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重要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美国虚拟学校对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美国虚拟学校的发展历史、运行机制、特点出发,深入剖析美国虚拟学校的成功案例,指出我国基础教育网络资源发展的核心是建立虚拟学校的管理体系,走数字化新课程发展的道路,把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成学生喜爱的、乐于使用的活资源。  相似文献   

8.
示范性高中与农村高中学校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高级阶段,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示范性高中与非示范性高中在升学率、提高学生学业成绩方面存在比较显著的差异。对高中学校进行有效管理和资源配置是地方政府加强高中管理的重点工作。真正的示范性学校一定是实现了有效管理的学校,而不是资源的绝对集中或者享有特权的学校。  相似文献   

9.
一、现代高中面临的挑战--聚光灯下的压力   知识经济的全球化,“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为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基础教育被提升到关系国家兴亡民族振兴的崇高地位,作为基础教育体系终端的各类高中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但是政府、社会和家长等社会群体对学校教育的不同解读和要求,将高中置于多重压力之下,这些要求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对优质高中的渴求.……  相似文献   

10.
一、评价的研究背景 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的生命.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所学校追求的目标.因此必须对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国家新颁发的各学科课程标准也都提出了"评价建议".据此,"评价"作为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一环进入了我们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How L.A.T.E. it was, how L.A.T.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London Association for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is a subject group that was founded in 1947 to ‘provide a live forum for the exchange of ideas, and to undertake the practical study of problems connected with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The early history of this Association, its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pedagogy and practice is the subject of my current PhD research. Within this work are key questions about the nature of subject English, the curriculum, and the ways in which members of a subject community work together to effect change. This article gives some background to the research project, and begins to point towards some potentially important questions about the subject and ways of working together. After two decades of top down, centralised government initiatives around English pedagogy,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se questions are worth addressing.  相似文献   

16.
17.
18.
Project R.A.C.E.     
Abstract

Learning by doing may not be the most effective strategy for teaching environmental problem-solving skills. A survey of Michigan educators indicates that of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listed, case studies and talking about what others do to solv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The implications of building familiarity with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solutions from a variety of examples are discussed, and an explanation for the reported low success of classroom action projects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