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莫泊桑拜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三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文章主要叙述年轻时代的莫泊桑先后三次拜访法国文学大师福楼拜虚心求教,福楼拜则悉心指导,智慧点拨的故事。福楼拜如何指导莫泊桑写作,以及莫泊桑如何虚心学习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在教学此文的过程中,教师应重点抓住福楼拜的语言,引领学生在文章的语言文字中徜徉,进而感受人物形象,并初步领略写作奥秘。  相似文献   

2.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莫泊桑拜师》一文主要通过莫泊桑与福楼拜的三次对话来表现人物思想,展示人物性格。仔细研读,我们可以领略到文中的问答艺术。  相似文献   

3.
就《莫泊桑拜师》而言,我们在读莫泊桑,也是在读福楼拜,在读精神的缩写;同时,我们也是在读己,发现自己写作的诸多弊病。  相似文献   

4.
莫泊桑是19世纪后期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短篇小说巨匠。1880年,他的短篇小说《羊脂球》在著名的《梅塘之夜》小说集中发表.在法国引起了很大反响。从1880年到1890年的10年中,他先后发表了300多篇中短篇小说、6部长篇小说、3本游记和许多文艺论文.这些文学成就的取得,与他初学写作时得到著名作家福楼拜的悉心指导是分不开的。福楼拜在写作上十分重视观察的;隹确、材料的正确.追求形式的完美、文字的配合与意境的广阔。下面讲述三则福楼拜指导莫泊桑写作的小故事。或许对学习写作的朋友会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在一篇文章中,曾经十分崇敬地谈到了福楼拜早年对自己的教导:“如果一个作家有他的独创性,首先就应该表现出来;如果没有,就应该去获得。”莫泊桑没有辜负福楼拜的期望。他的作品大都成为世界优秀小说宝库中闪耀着艺术独创性光辉的珍品。《我的叔叔于勒》虽然不是莫泊桑首屈一指的代表作,但它也以精巧的形式,独特的风格,深刻地反映了生活的真实,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6.
《莫泊桑拜师》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中的课文,主要是写莫泊桑三次拜师与福楼拜的悉心指导。文中最重要的是福楼拜说的三句话。也正是这三句话使我们深受启发。学生为什么就写不出条理清晰、表达真实而又令人赏心悦目的习作呢?从《莫泊桑拜师》中,我们找到了答案。一、合理运用观察方法,将素描运用到写作当中  相似文献   

7.
课内提升1.将下列作家、作品和国籍用直线连接起来: 福楼拜俄国《猎人笔记》莫泊桑法国《包法利夫人》屠格涅夫英国《羊脂球》莎士比亚法国《威尼斯商人》2.拼音汉字互写。(1)戏谑( ) (2)局cu( ) (3)滑ji( ) (4)mei力( )  相似文献   

8.
《我的叔叔于勒》是莫泊桑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最早发表于1883年8月7日法国的《高卢人日报》上。莫泊桑(1850—1893)是十九世纪后半叶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由于家庭环境的熏陶和老师培养,从小就喜爱阅读文学作品并学习写作。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后,莫泊桑应征入伍,第二年战争结束,退役来到巴黎。他先后结识了法国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福楼拜,以及左拉、都德和旅居法国的俄国作  相似文献   

9.
在《包法利夫人》中,福楼拜用"客观而无动于衷"的笔,刻画了众多人物,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的外省风俗画卷。透过表面冰冷淡漠的语言,分析《包法利夫人》中众多的男性形象,从这些男性与爱玛的关系中可以窥视人物背后福楼拜的视野和身影,从而探究福楼拜笔下失落的男性世界。  相似文献   

10.
一字千钧     
一字千钧福楼拜是法国文学巨匠,他不仅写出了像《包法利夫人》这样的世界名著.更培养出了“世界小说之王”奠泊桑.福楼拜治学极为严谨,他教导莫泊桑说:“不论一个作家所要描写的是什么.只有一个字可供他使用:用一个动词使对象生动,一个形容词使对象的性质鲜明.因...  相似文献   

11.
<正>有这么一则故事,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曾拜福楼拜为师,福楼拜让莫泊桑把之前的所有文稿付之一炬,也就是用一把火将文稿烧了,重新开始学习写作,并给他布置任务——写出100个不同的面孔。为此,莫泊桑必须到大街上细心观察人物,然后将每个人物的姿态、外貌和性格,用画家的手法描写出来。就是在这种特殊的观察练习下,莫泊桑写出了《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在这篇文章中,莫泊桑将福楼拜、左拉、  相似文献   

12.
<莫泊桑拜师>是苏教版第十二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写了莫泊桑三次拜师,福楼拜对他循循善诱,指导他把事物的特点写清楚.文中福楼拜的三次谈话使我深受启发.  相似文献   

13.
常丽风 《小学生》2010,(7):23-23
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初学写作时,曾拜当时著名作家福楼拜为师。福楼拜首先教莫泊桑的不是什么“秘诀”,而是要他学会观察,学会从细微之处抓住事物的特点。有一次,他俩在街上步行,迎面来了一辆牛车,福楼拜让莫泊桑以牛车为对象,写出七篇内容各不相同的散文来。福楼拜见莫泊桑很为难,  相似文献   

14.
《莫泊桑拜师》这篇课文就内容上来说,是莫泊桑为了让自己的文章写得更生动.拜福楼拜为师,三次向他求教,最后终于写出了不少有世界影响的名著。我在自己研读了课文之后.觉得除了要让学生了解莫泊桑拜师。前后三次求教的经过外;还应引导学生从中学习、掌握一些写作的技巧,如“仔细观察、抓住特点、善于表达”及“画家的手法”等。思考之一:课时划分要合理初次备课时,总在思考着应该把莫泊桑三次求教的经过作为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所以一开始想从课题人手,以“莫泊桑几次向福楼拜求教,每次为什么而去”这个为主问题,引导学生明白福楼拜三次都是在指导莫泊桑“观察”。确定这个主问题之后,想引导学生从福楼拜的语言中去体会,设计了你从“福楼拜的语言中体会到了什么”的问题。想让学生达到的学习目标是:第一次请教,感悟“坚持观察”;第二次请教,感悟“仔细观察”;第三次请教,感悟“善于观察”。可是自认为以“观察”去统领教学的我忽略的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及课时的划分。为了表现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就只要解决字词吗?这个问题始终困惑着我: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把三次求教过程全放在第二课时的话,第一课时也就只要让学生读读课文,理清段落层次就可以了。思之再三,决定遵从课文内容,遵从学生学习实际来合理划分。想清楚了这点,我就重新定位教学内容,根据作者的写作顺序,第二课时以“第二、第三次求教”作为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5.
法国作家莫泊桑,很小便表现出了出众的聪明才智。一天,莫泊桑跟舅父去拜访他的好友——著名作家福楼拜。舅父想请福楼拜做莫泊桑的文学导师。可是,莫泊桑却骄傲地问福楼拜究竟会些什么?福楼拜反问莫泊桑会些什么?莫泊桑得  相似文献   

16.
《莫泊桑拜师》是苏教版12册第21课,讲的是从小酷爱写作的莫泊桑为了能写出好作品,拜福楼拜为师,福楼拜悉心指导的事情。在对人物进行分析时,两位老师在执教“你觉得福楼拜是个怎样的学生”这一环节中一个小小的细节处理引发了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莫泊桑拜师》是苏教版第十二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写了莫泊桑三次拜师,福楼拜对他循循菩诱,指导他把事物的特点写清楚。文中福楼拜的三次谈话使我深受启发。我一直从事农村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深感学生十分怕写作文的现象至今没有多少改观,即便是在教师的反复指导下,也很少学生能写出条理清楚、能表达真情实感、令人赏心悦目的习作。其他大部分同学都有一个共同现象,那就是重点部分不突出,  相似文献   

18.
法国作家莫泊桑,很小便表现出了出众的聪明才智.一天,莫泊桑跟舅父去拜访他的好友--著名作家福楼拜.舅父想请福楼拜做莫泊桑的文学导师.可是,莫泊桑却骄傲地问福楼拜究竟会些什么?福楼拜反问莫泊桑会些什么?莫泊桑得意地说:"我什么都会,只要你知道的,我就会."  相似文献   

19.
一、感悟其多面性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而且每一事、每一物、每一人又有其多面性、立体性,因此,我们在观察、感悟时,一定要多侧面、多角度、多方位地进行。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正是这个道理。据说,莫泊桑早年向福楼拜学习写作时,福楼拜要求莫泊桑以《牛车》为题写七篇文章,莫泊桑感到很为难。于是福楼拜对他说:“拉车的牛,早上和晚上的神态不一样;赶车的人喝醉了酒和没吃饱,对牛的态度不一样;牛饿着肚子上山与饱着肚子走平路明显不同……这些不同的细节举不胜举,如果仔细加以观察,就是写出一百篇也不难。”…  相似文献   

20.
莫泊桑是19世纪后期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短篇小说巨匠。1880年,他的短篇小说《羊脂球》在著名的《梅塘之夜》小说集中发表,在法国引起了很大反响。从1880—1890年的10年中,他发表了300多篇中短篇小说、6部长篇小说、3本游记和许多文艺论文。其他文学成就的取得,与著名作家福楼拜的悉心指导是分不开的。福楼拜对写作十分重视观察的准确、材料的正确,他追求形式的完美、文字的配合与意境的广阔。现讲三则福楼拜指导莫泊桑写作的小故事,这三则小故事或许能对正学写作的你会有所启示。故事一一天,莫泊桑从邻人那里听来几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