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当今,音乐新课程在浙江各地正如火如荼地实施。为了体现音乐新课程的理念,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老师常常会设计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环节——创编表演。设计合理的"创编表演"可以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编、创、演的能力,激发学生音乐审美的主动性,对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有着积极的作用。如果"创编表演"设计不当或盲目实施表演,不但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演能力,还会让学生对原本很有热情的"创编表演"活动失去兴趣,使得音乐课堂失去活力。纵观我们的小学音乐公开课、优质课,"创编表演"在课堂里的教学成效并不让人苟同,常  相似文献   

2.
高中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欣赏和鉴别能力。本文结合课堂教学经验,从有兴趣地听、有分析地听、有想像地听、有表现地听四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培养学生"音乐的耳朵",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与激情,通过老师与学生的双边互动,让学生来主宰课堂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艺术修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标准》提出:对未来人才的培养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堂应该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师生平等参与的"自主化"课堂,本人就此简述了教学实践的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倡导学生在课堂中要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音乐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得到充分发展,音乐教师应及时转变自身教学行为,由注重“教”转为注重“学”,有效促成学生音乐学习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灌输与接受,学生学习方式基本上是听讲--体验模仿--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走进音乐课堂就不难发现老师怎么说,学生怎么做的现象还普遍存在的,学生学习音乐的方式单一、机械、被动,这与新课程的要求是不相符的.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为了使学生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音乐教师应该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行为,有效地促进学生音乐学习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正>著名美国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墨塞乐曾精辟地指出:"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地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作为音乐教学的基本方式,器乐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领悟、欣赏、表达和创造力,增强其协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学生在演奏中学习和感受音乐,既培养了其音乐表现能力,又提高了审美能力。自新课程开展以来,笔者一直致力于乐器进课堂的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新课程改革后,教学活动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音乐教学中采用"双课堂"的模式,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音乐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健康成长。本文主要针对音乐教学中采用"双课堂"模式应该注意的地方进行分析,以便教师更好地实施"双课堂"教学模式。新课程改革后,音乐课程的重要目  相似文献   

8.
杨英英 《广西教育》2014,(41):118-119
正音乐课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据《音乐周报》的一项调查显示:100%参与调查的中学生喜欢音乐,但80%的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课堂情境无趣味,课堂内容枯燥,学生在音乐课堂中体会、品味不到音乐的美,学生自然不愿意上音乐课。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笔者认为,音乐教学必须注重"趣"和"情",才能吸引学生,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一、音乐教学中的"趣"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然  相似文献   

9.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表现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以及在发展音乐听觉基础上的读谱能力。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能够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合感情。"在农村音乐课堂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集体演唱、演奏或是表演时,都很自如、投入。但当老师提出要  相似文献   

10.
<正>黄缨岚老师执教的《雷鸣电闪波尔卡》是一节以欣赏教学为主的综合课。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很多教师怕上音乐欣赏课,他们认为,欣赏音乐无法将成果具象地呈现在某个客观事物上,教师无法看见欣赏者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如音响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理解认识等。但在这节课上,黄缨岚老师让学生欣赏音乐的过程变得"可知""可感""可见",通过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和精心设计的音乐活动,让大家清楚地"看见"了儿童的音乐学习过程。课程伊始,她请学生学做"小指挥",用指挥图示体  相似文献   

11.
林茜茜 《成才之路》2014,(22):59-59
正课堂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在音乐教学中,需要教师与学生的相互沟通与交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学习,共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课堂氛围好,学生产生浓厚的音乐学习兴趣,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让学生由"让我学"变成"我要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标准下的一个新尝试,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的习惯,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探究音乐学习,提高音乐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与深化,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尤其是在音乐课堂之中,由于音乐课主要强调的是学生参与,而不是仅仅由老师枯燥地讲述理论知识,所以,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音乐课的学习中,作为音乐教师,就需要在课堂之中多开展关于音乐的游戏。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建立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又提出音乐教学要使学生“学会学习音乐”,要着眼于学生的终生音乐学习。并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音乐课堂中,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笔者依据新课程实验要求,在音乐课堂中进行了教学尝试。  相似文献   

14.
曹建军 《考试周刊》2014,(62):177-177
<正>"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新课标要求学生由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通过主观努力获取知识,发展智力、提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能够展示自己的智慧与才华。通过几年的教学生活,一些老师发觉课堂中学生时有插嘴的现象。如何使不良现象变为积极影响呢?学生插嘴是学生学习的顿悟、音乐灵感的萌发和瞬间的创造。课堂上这些不同的声音乃至争论,会引发进一步的思考。这种个性的张扬是真实的、积极的、有意义的,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  相似文献   

15.
《小学艺术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让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小学艺术音乐课堂中如何拿掉孩子们的"玻璃罩"?本着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为主,尊重他们的学习成果,倾听和了解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看法,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从而让他们自由而灵动地感受和领略大自然中一切优美而动听的旋律。  相似文献   

16.
一节高效与否的音乐课堂对于学生聆听、表现和创造音乐的状态有着很大的影响。要改善低效课堂,可以有五个措施:家校合作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重视程度;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老师高度重视对学生课堂常规习惯的培养;评价激励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提高老师的个人能力。实施了这几个措施,新课程改革下的高效音乐课堂才能得以呈现。  相似文献   

17.
人们通过音乐表达感情,欣赏音乐不仅可以抒发感情,更能体会精神文明生活.音乐教育在新课程标准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审美为教学核心,科学地安排教学目标,设计符合学生学习习惯的教学材料,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初中音乐课堂还要在培养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习效率,贯彻新课程标准的教育要求.将针对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展开研究,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提出:对未来人才的培养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堂应该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师生平等参与的"自主化"课堂,本人就此简述了教学实践的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热门话题,一线的音乐教师也意识到了培养学生音乐能力的重要性,但在如何有效培养这个问题上很多的音乐教师还比较困惑,有的教师片面地认为音乐能力就是唱奏、演等技能与音乐知识,有的教师认为培养音乐能力必须要进行专业化的训练,这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无法企及的事情,更多的教师是敲着乱棒锣……种种现象表明研讨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我在摸索中发现在音乐课堂中引进多元的教学主题可以使音乐教学得到优化,而且在培养学生音乐能力上也属于一大奇招。  相似文献   

20.
音乐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学科,课堂音乐教学必须从音乐的本体价值出发。也就是说,要准确地认识和把握音乐新课程下文化价值与学科本位的关系,从学生的自身条件抓起,充分利用课堂音乐教育的文化资源,开发学生在音乐艺术中的先天潜能,引导学生从欣赏、体验、创作、评论的文化角度去学习音乐,满足学生迫切的对音乐艺术的追求,培养其终身学习音乐的愿望与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