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甫的题画诗是杜诗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具有鲜明的特色,对后世题画诗创作影响深远。从杜甫题画诗与唐代绘画史研究、杜甫题画诗的“首创”问题、杜甫题画诗艺术创作手法、杜甫题画诗美学思想、杜甫题画诗情感蕴含与杜甫题画诗和他人相关作品对比六方面梳理现当代学者对杜甫题画诗的重要研究成果,从杜甫题画诗对后世画家绘画与诗人题画诗创作的影响两个角度为未来研究提供可能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杜甫的文学思想是杜甫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从杜甫的诗歌创作入手,以及其诗的有关论述,对其文学思想从文学价值观、文学审美观、文学创作论、文学发展观和文学借鉴观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指出杜甫文学思想的五个方面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揭示了杜甫的文学思想和他的创作成就之间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3.
丁若镛在朝鲜被誉为"杜甫还生"的作家,他深受杜甫的影响,在创作思想、意境和手法上深入借鉴并融合个人风格以及实学思想。本文将从丁若镛与杜甫的生活经历进行比较,分析丁若镛学习杜甫诗风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并从丁若镛"三吏三别"的作品中分析其与杜甫诗歌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4.
盛唐绝句大多以情韵取胜,以思致见长。而杜甫以其独特的胆识、卓越的才能,从内容和艺术上改变了盛唐绝句的面貌。本文拟从杜甫绝句的艺术形式、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这三个方面,来探讨杜甫绝句艺术拓新的实际内容和实际意义,阐明杜甫在唐代绝句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杜甫诗论》是建国以来第一部全面、系统地论述杜甫诗歌的创作成就的专著。试从侧重杜甫诗歌内容的研究,独特地对杜甫诗歌的艺术的研究,重视历史唯物主义研究观点和方法的运用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从而了解杜甫的诗歌,了解傅庚生先生学术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杨泽霞 《考试周刊》2009,(12):26-27
庾信和杜甫是各自时期文学的集大成者,二人有着相似的生活背景和人生经历。作为后来者,杜甫的文学创作深受庾信影响。本文从二人生活经历和文学创作传承的角度,论述杜甫对庾信的接受。  相似文献   

7.
杜甫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主导思想是儒家思想,是积极入世的,因此很多研究者认为杜甫没有隐逸思想,但对杜甫的诗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发现,杜甫也存在一定的隐逸思想。文章从集中体现杜甫隐逸思想的四个时期的作品入手,全面阐述了杜甫隐逸思想产生的原因,以期对杜甫有较全面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佛教思想是杜甫思想中的重要部分,其中的劝善、博爱与儒家的仁民爱物在杜甫思想中达到一种互补和融合,特别是在晚年,成为杜甫重要的思想资源,丰富了杜甫的儒学精神。本文试从作品入手,对杜甫的思想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9.
李白、杜甫诗歌各有千秋,艺术价值难分上下,艺术比较难度较大。本文另选角度,从李白、杜甫主体理想的差异,对其社会政治理想进行比较和衡量,以论证杜甫诗歌中包含的人文关怀及李白的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10.
杜甫对禅宗智信慧取的接受以及杜诗受禅宗深层滋养的事实,仍然不乏可探讨之处。本文从杜甫涉佛诗作入手,考论杜甫僧伽交游状况,呈现杜甫游历佛地的精神状态,考索杜诗渗透的玄理禅意,并在此基础上探析杜甫与禅宗的交涉。  相似文献   

11.
杜甫是一位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其积极的用世之情也有逐渐消减的时候,而杜甫的闷题诗里面非常清晰的反映了其用世热情逐渐消减过程。本文从杜甫的闷题诗出发,结合诗人的成长轨迹。重点叙述了杜甫“老大意转拙”的原因和杜甫用世热情逐步消减直到看破红尘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2.
有唐一代,杜甫的题画诗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也很高,其题画诗《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对韩干画马提出了批评。宋代蜀人苏轼对韩干画马的审美观与杜甫的观点则针锋相对。本文从杜甫的题画诗说起,对杜甫苏轼二人书画艺术的审美观以及二人艺术审美分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3.
杜甫是一位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其积极的用世之情也有逐渐消减的时候,而杜甫的闷题诗里面非常清晰的反映了其用世热情逐渐消减过程。本文从杜甫的闷题诗出发,结合诗人的成长轨迹,重点叙述了杜甫“老大意转拙”的原因和杜甫用世热情逐步消减直到看破红尘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民俗学的角度,对杜甫的诗歌创作进行探索,以期在新的层面上揭示和把握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本质。文章从杜甫诗歌的民俗文化构成原因、原始崇拜、创作题材及其艺术表现,作了多方面的论述,其中对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笔者从有关资料,从杜甫的世系,从诗文的考察,以及从后世对杜甫生里籍贯的论述,得出长安是杜甫的生里籍贯之说.  相似文献   

16.
杜甫是中国古代诗坛上少有的巨擘,其性格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杜甫一生,时运不济,命途多舛。他出身于儒门世家,对于建功立业,他自信满满,然而现实残酷,致使他的仕途之路异常曲折,这与他多样的性格有着直接而紧密的联系。本文试从杜甫的性格入手,管窥杜甫为何无法长期立足政坛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古往今来,研究杜甫的学者不胜枚举,为杜甫立传的学者也是数不胜数。仅建国以后,就有冯至的《杜甫传》、萧涤非的《杜甫研究》、傅庚生的《杜甫散绎》、朱东润的《杜甫叙论》、陈贻掀的《杜甫评传》等。在前人著述如此丰富的情况下,如何另辟蹊径,在杜甫研究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是学者们需要思索的问题。莫砺锋的《杜甫评传》,恰恰从全新的角度对杜甫的经历、诗歌及思想进行了独到的分析,为杜甫研究带来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郭沫若论李白与杜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沫若对李白与杜甫的评价和态度,不少人认为是扬李抑杜.文章认为,事实并非完全如此.从郭沫若对李白与杜甫的一贯态度和总体评价看,可以说,他一生对李白始终是偏爱和崇拜的;虽然不甚喜欢杜甫,但对杜甫也是尊敬、肯定的.在文化大革命中,郭沫若作<李白与杜甫>,强烈地表现出扬李抑杜的倾向,那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造成的思想逆转,有其复杂的原因,并不能代表他对杜甫的总体评价."文革"结束以后,他又回到了肯定杜甫及其诗歌的正确立场.  相似文献   

19.
杜甫作为盛唐伟大诗人,虽没有完整的文学批评专著传世,但纵观整部杜诗,其精深的诗学思想都集中反映在他的诗歌之中。本文通过系统的搜集整理杜甫诗集中的论诗断句并将之纳入到杜甫论诗诗的体系之中,从而完善杜甫的诗学思想,并试图从杜甫对同时代其他诗人诗歌创作及评论中探讨杜甫诗歌的文学批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历代诗论对杜甫的绝句有褒有贬,评价不一,本对杜甫的绝句从韵律、格式、内客、艺术水平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