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范迪安先生在《图像生态变迁中的中国艺术》中将当代艺术创作的图像资源形象地称之为"图像生态",中国当代艺术创作无法回避对图像资源的利用问题,大众视觉图像资源的泛滥,提醒中国当代艺术家们应加强对绘画形式语言的试验与探索,超越"图像"品质,不应放弃"绘画性"的追求,依靠绘画自身的形式语言、造型、色彩等来展现绘画艺术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创意”就是将人的意念和想象力转化成具有创新意识的设计形式的思维过程。观念绘画的创意表现多方面的体现在由制作装置到图片描摹的照相写实艺术、图像的重组与置换、场景的借用与模拟、图像的转化与变异等绘画的思维表现方式之中。通过变换视角,运用创意思维,把观念植入到作品中,产生带有画家个人印记的个性化的绘画语言和生存体验,是绘画意义的核心所在和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图像学的角度出发,研究当代视觉艺术语言的的互通性。通过当代电影艺术、绘画艺术、观念摄影在图像观念策略、图像叙事策略、图像技术策略上的互通性,论述当代艺术中的图像表达方式,揭示当代视觉艺术创作的图像学观念。  相似文献   

4.
我们往往会混淆图像与绘画的关系,绘画绝对不是与作为“机械图像”的摄影相对应的“人工图像”。正如贾克梅蒂的绘画,就是超越美感、直指真实。  相似文献   

5.
海德格尔所预言的"图像时代"的到来,为大众的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也为当代艺术创造了新的契机,同样设下了各种陷阱,在油画创作教学中亦即如此,诸如学生作品思想空洞、创造意识缺位、绘画性遗失等问题都是普遍存在的,而这些问题都与图像有着不同程度的关联。对于科技发达带给人类的便捷,没有人能拒之门外;而图像时代的油画创作教学,为人师者就要引导学生先明确其利弊关系,然后主观能动的加以处理运用,并时刻提醒自己不要陷入对图像的强迫性依赖,避免制造出毫无艺术魅力的照片绘画。  相似文献   

6.
绘本作为文学与艺术相融合的艺术品,文字中所体现的文学性只是绘本的基础,文学所提出的形象和主题最终是由绘画来塑造和表现出来的。绘本看似简单,但其图像叙事实质上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相似文献   

7.
20世纪照相机和电脑的出现改变了图像与生活的同一性,使人们离不开图像与影像而生存,图像成为我们认知和感知世界的窗口.艺术家的创作也是如此,他们放弃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原则,放弃了生活的真实,而依据图像的真实,依赖各种图像影像“创作”绘画作品.这种“作品”没有个性和艺术价值,传递出的是现代社会人们的冷漠、空虚和疏离,这显然是后现代功利主义思潮影响的结果,也是西方波普艺术传达出的商业意义.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随着符号学在艺术理论领域的探索研究,对于视觉图像的研究方法有了新的不同的视角,而作为研究对象的视觉图式也使符号学出现一种新的面孔。本文试图通过对西方现代绘画的具体个案中的符号图式研究进一步探索从符号学角度对图像领域进行的视觉解释。  相似文献   

9.
在视觉研究领域,绘画是一项不容忽视的研究对象。艺术创作过程往往与时下的文化、习俗、政治以及艺术家的社会身份、观念、个人特质等密切相关。绘画等造型艺术不仅是艺术成果和文化产物,更是一种视觉传播的媒介,具有一定的叙事性。因此,试图通过对许江"东方葵"系列作品的视觉表现及叙事性分析,来探寻图像叙事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0.
文字的源泉具有图像性.在文学与艺术的语境中,文字既传递着图像信息也创造着图像信息,文字本身就具有图像性.文字既是文学性符号又是艺术图像性符号.  相似文献   

11.
浅谈图画书     
图画书是一种集语言艺术和绘画艺术于一体的特殊儿童文学样式。它不同于带插图的儿童文学书,也不同于中国的传统儿童读物——小人书。它拥有独特的艺术特征。亲子阅读图画书,对于孩子的阅读与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儿童诗歌绘本加入图画语言抒情表意,丰富了表现手法的同时,也必须关注诗歌的文体特征。在当代优秀的中外合作诗歌绘本中,图画以其直观形象性、独特的修辞表达与文字文本互动,对诗歌中的诗意、诗情进行回应、改变、丰富,拓展了儿童诗歌的表意空间。同时,也因为跨文化合作的关系,在利用图画的结构布局对诗歌音韵美进行回应方面略有缺失。  相似文献   

13.
陆机在前人探寻的基础上,正确总结了诗画功能性上的差异,将绘画抬高到与《诗经》相等同的地位,为古代诗画交融扫清了观念上的障碍;他在《赋》中通过对“物”的作用的肯定与推崇,确立了它在诗歌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实际上架通了后世诗画交融的桥梁;对写景要达到“穷形尽相”境界的提出,并用“绮靡”的语言来佐助这种目的的实现,缩小了学尤其是诗画在功能性上的差异,为“诗中有画”传统的形成,首次在理论上铺平了道路,他的观点因他的实践和家世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浅谈写意画     
本文大体描述了写意画形成、发展、繁荣的发展过程及其各个历史阶段的代表人物,点出了写意画以写意花鸟画为典型。从“线”这一中国画与书的联结体谈到“写意精神”。作为一种民族性的美学范畴,中国写意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强调气象与形式,由形到神,达到艺术画的完美统一。作者着重对花鸟画进行了分析,以王维、徐渭的画作特点对早期的花鸟笔墨形式和破墨技法进行了.探析,然后论至清代拟人化的花鸟、空灵流动的构图、个性化的抒发和近代上海画派的金石入画、形色交融等。表现了写意画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精神和意外意、味外味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述了油画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分析了在现当代艺术发展的剧烈波动期油画语言的变化以及油画新语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立一画之法”为核心,剖析了石涛的“墨海抱负”和师法自然的中国山水画创作理念。如“借古以开今”、“法自我立”、“搜尽奇峰打腹稿”和“笔墨当随时代”等观点。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代工笔花鸟画曾盛极一时,达到颠峰后,渐趋衰落,至本世纪八十年代,工笔花鸟画重新崛起,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对当代工笔花鸟画创作现状分析的过程中来论其发展创造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18.
龙门农民画是中国现代民间绘画艺术宝库的一支奇葩, 为龙门赢得了“农民画乡、文化田原”之美称。文章分析了龙门农民画发展现状及存在着观念陈旧、宣传推介不足等四个方面的问题。文章还结合实际提出了要明确发展目标和定位, 树立全新文化发展观等对策, 把农民画打造成为全省乃至整个华南地区有较高知名度的文化和旅游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9.
艺术是探索多角度的可能,孩童母题作为中国当代绘画中的一个独特的文化资源,承载了诸多的关注与创作热情,日渐形成一种新的绘画景观。创作者沉浸于孩童的情绪中,出离于既定的时代认识,以似童话的语言表述方式诉说成年人的精神世界观和内心世界的真实,造就着新的艺术风尚。  相似文献   

20.
图画书是把绘画和语言这两种艺术再创造之后的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作为中国原创图画书的成功之作——“绘本中国”,有其典型的中国特色(中国味),但其在图画讲故事的功能、图文合一性、儿童趣味性和文字的浅易性等几个方面与优秀的图画书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中国原创图画书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进一步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图画书,以满足各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