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3 毫秒
1.
针对星创天地创新能力评价现有文献较少、指标体系不完善、实证分析缺乏等问题,基于农业农村创新创业特征和发展内涵,以广东星创天地为研究对象,从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创新绩效和创新潜力4个维度探索构建包含20个指标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专家打分法和变异系数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计算各星创天地得分,并通过计算全国“双创”标杆星创天地创新能力得分验证该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广东星创天地创新发展中,农业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表现突出,3个梯队星创天地之间的差距较大,创新能力强的多集中分布于珠三角核心区,北部生态发展区星创天地在新增创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科技产出、研发投入等方面表现不佳,东西两翼星创天地呈现数量少、布局分散的区位特征。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完善扶持政策体系、建设星创天地创新驿站、整合社会多元化资金参与等推动广东星创天地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回顾县级气象观测发展历史,阐述了县级"天地一体化"探测的组成,剖析了"天地一体化"对探空探测环境下面临的矛盾,阐述了"天地一体化"探测实行的条件及优越性和必然趋势,对"天地一体化"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网络治理为“星创天地”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运用文献计量方法,以142篇“星创天地”相关文献分析我国“星创天地”研究现状,并结合国内外农业网络治理研究最新进展,提出星创天地网络治理未来研究重点,包括治理模式、治理结构与运行机理、人才治理、绩效评价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星创天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众创空间。近年来云南星创天地数量稳步增加,但仍存在功能定位不清晰、可持续发展原动力不足、多方协作力度不够、创新创业人才缺乏,整体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通过分析云南省星创天地建设发展现状,探讨不同运营模式下星创天地建设发展的利弊,提出云南省进一步推动星创天地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元极图揭示了情的运化关系,无极有情生太极,太极一动分阴阳,太极阴阳的运化调和动与静,主动者为阳,以天为代表,主静者为阴,以地为代表。天地本是情中生,精中阴阳又化形,天地在相合相和,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即元极图中阴中阳,阳中阴所形的皇极。人生于天地之间,与天地并列三才,与天地万物皆有一定相互关系,而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情”、,这种“情”通过不断运炼的发展,就会达到天地之情。  相似文献   

6.
老子从天地不仁开始讲到圣人应该取法于天地的不仁、虚静,圣人应该像天地顺应万物一样顺应百姓自然的生存发展,应该除去过多政教法令,无为而治.老子这种"不仁"、"虚静"的思想其实都是老子"自然无为"这一政治思想的扩展.  相似文献   

7.
老子从天地不仁开始讲到圣人应该取法于天地的不仁、虚静,圣人应该像天地顺应万物一样顺应百姓自然的生存发展,应该除去过多政教法令,无为而治。老子这种“不仁”、“虚静”的思想其实都是老子“自然无为”这一政治思想的扩展。  相似文献   

8.
“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古人将天地并称,有“天公地母”之谓,认为“天地媾精,化生万物”。不单神圣的“天公”能够创生出神奇的生物,“地母”同样具有这样的伟力。  相似文献   

9.
元极这是站在天地有无运化的高度上建立起来的科学,它不是单纯地研究天、研究地、研究人或研究万物,而是把它们看作一个整体,相互间协调起来。人体的完善在整体上与天地是不能分离的,必须遵循元极学的人天整体观理论,将人与自然有机统一起来,突破有形有象的局限,以人体精神思维系统为主导,以代谢系统为基础,达到人与天地共同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中国人》2011,(5):53-53
内容:早在两千多年前,屈原带着对大自然的疑惑写下了《天问》,而庄子把大自然描述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古人关注"天地"、"四时"、"万物"的空间、时间的相互关联。大自然的结构、规律和关联是客观存在的。《天问:谁驱使了气候变化?》的目的是通过"天地之美","四时之法"和"万物之理",认识气候变化,探索驱动原因。  相似文献   

11.
释天地玄黄     
"天地玄黄"是《千字文》中的前四个字,可以解释为"天空是暗的,地面是黄的"。根据《易经》中的阴阳学说,可以藉由"天地玄黄"来探索古代中国最初的宇宙概念。  相似文献   

12.
道德论的理论本原观是元极图理论、无有学说和人天整体观。道德论的物质规律观阐述了道德以三元为物质基础,以天地为运化规律。德是天地本性的展发,是三元极化至和的标志,同时道与德是互根的。道德论的综合全息观指元极学把古代的道德精华与现代的道德精华融为一体。道德论的先天本根观是从先天上阐述道德是如何起源于天地,来源于父母的。  相似文献   

13.
利基天地,谁是首批房客?在我们的太阳系中,几乎各个角落都存在着液态水:彗星上的冰块、木卫二上冰壳下巨大的海洋、以及火星上残留的水迹。近年来,这些关于地球以外的世界有水的传闻,一次又一次轰动了国际媒体。为什么普普通通的水,一旦与外星世界联系起来,就会造成这样巨大的轰动呢?这是因为,在过去的数十年里,人们逐渐认识到一个屡试不爽的规律:在我们的地球上,只要是有液态水的地方,无论当地的环境条件多么恶劣,总会有生命在那里安家,形成独特的“利基天地”。“利基天地”,又叫“缝隙天地”,该词来源于法语,法国人信奉天主教,在建造房屋…  相似文献   

14.
理论是客观的,而德性是主观的。人类的强大固然是自因,自强,但是,依据辩证法的原理,只有在对客观规律的了解与吸纳中才能真正地做到自强,从而改造世界,赞天地之化育,而为天地参。而本文探讨的便是辩证法原理与人的德性品质的养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大型水下主题度假村新濠天地,位于澳门路填海区。它由一组建筑群组成,包括酒店、购物、餐饮、表演、娱乐场等项目。2009年6月1日,新濠天地第一期开业,当天,其天幕圆顶形剧院上演了令人赞叹的动感视听  相似文献   

16.
论天人相应     
从人类起为看,人是大自然发展演变的产物,天人相应是人体具有的自然属性,人体是小宇宙,是天地大宇宙的全息。人与自然气息通融,阴阳相交,天体运动在生命体上留下深刻痕迹与信息,从结构和节律上相互对应,天体运动地人的生命运动规律有着深刻的影响,使得天地与人体有合一的趋向。  相似文献   

17.
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她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也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礼是天地之序,乐是天地之和"。礼仪教育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几千年来最受重视的一条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8.
一、天地有大美 《庄子》“知北游”(见《老子、庄子直解》),有文如下: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明法,指四季周而复始运行的明显规律)而不议(不议,不自我评议),万物有成理(成理,指生长、消亡的规律)而不说(不说,不自我论说)。圣人者,原(探究)天地之美而达(通晓)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不作,什么也不做),观于天地之谓也。 屈原在《楚辞》“天问”中也提出有关大自然的问题,例如: “天何所沓(通“踏”),十二(木星运行,约12年为一周天,后来变成黄道的等分)焉分(如何划  相似文献   

19.
尽管科学昌明,神话依旧非常流行。为什么人们对神话故事如此神往?神话为什么"神"?你知道天地是怎么形成的吗?在科学上的宇宙大爆炸学说还没有出现以前,古代的华夏民族用一个生动的"盘古开天"的神话故事给予了回答。故事里说,在没有天地以前,宇宙就像是一个  相似文献   

20.
流行音乐在校园中传播,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灵,积极引导,正确利用,必能使德育教育开辟一个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