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发展,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与时俱进,充分考虑到社会需要做出相应的协调,才能为社会培育更多高质量应用型人才。本文将基于校企合作视野下,深入研究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就业一体化的相关事宜,以此实现人才培养和就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2.
唐庆华 《科技风》2023,(2):123-125
根据校企双方的需求导向分析,通过构建企业的生产需求、品牌影响、员工素质及人才交流与职业院校学生技能、社团活动、职业培训、师资建设“四融合”校企合作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与发展,才能实现校企双方利益共赢。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对产业人才的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职业教育作为产业人才输送的主要"根据地"之一,怎么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企业需求的人才,成为各大职业院校重点思考的问题。本文以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中的"化工安全技术"课程为例,采用"教-学-做-训-评"一体化的教学方法,通过整合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系统化的考核方式等对"化工安全技术"课程进行改革实践,探索出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明确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实践教学定位,最终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力,满足岗位对化工人才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4.
调查了浙江中小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并分析了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现状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之间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由此可见,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是学生能够顺利完成顶岗实习,最终走向工作岗位实现就业。其中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开展的效果影响着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对学校和社会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为了更好的开展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工作。本文主要研究在职业院校中,推行专业技能强化班的建设,利用合理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强化专业技能学习,更好的实现与企业需求“无缝连接”“、零距离”上岗,为企业带来最大化效益,为学校带来最先进的实践技能,让企业和学校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6.
《内江科技》2021,(1):128-129
"大智移云"背景下,新型商业模式、产业政策不断涌现,企业管理结构不断调整,会计岗位得以整合,衍生出了大量新型会计岗位,其对应的能力需求与传统会计存在较多差异,现有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输出还不能够满足企业对人才在"云财务"背景下的需求。因此,本文在"云财务"背景下通过对新型会计岗位人才的能力剖析和能力需求挖掘,如何优化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方案,为社会提供所需的专业人才展开专项研究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李益鸿 《科教文汇》2012,(7):152-153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应和企业的需求相结合的,以工作为导向的课程研究是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分析完成工作任务应该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并根据知识和能力的要求确定具体的教育内容。本文结合外贸会计核算人员的职业能力需要,对外贸会计课程在以工作导向基础上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传统会计工作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各大企业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企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也不仅限于会计专业能力,而是更趋向于对会计人才综合素养的要求。将OBE理念应用于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要求高等院校以成果为导向,不断优化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方案,从而培养更加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基于此,文章简单分析了OBE理念下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探讨了当前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困境,围绕基于OBE理念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提出了几点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前公安院校正经历从学历教育体制向培训教育体制的转换,教育要面向实战是新形势下对公安教育的要求,以实战为导向的网络安全监察专业教学模式要求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等都应紧紧围绕公安实战这一中心,才能培养满足公安实际工作需求、具有较高计算机网络安全监察水平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21,(32)
职业教育应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BIM技术正引领工程行业向信息集成化方向发展,职业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应适应工程行业BIM技术发展的需求。文章以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为例,从培养目标及方案、课程设置、师资与教学平台建设方面阐述BIM技术人才培养实现路径,愿给职业类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BIM技术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前,高等学校在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存在一些问题,即学校所培养的会计人才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差距,造成了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很多,就业存在困难,同时,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又奇缺,用人单位感到寻才难的问题。因此,会计人才培养方案亟待变革。结合国外会计专业教学经验,对我国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探析以企业为依托的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郑州航空港区的发展形成对会计人才的较强需求。为培养相应人才,需要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加强校企合作等方面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特征,构建适应港区需求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有足够的专业基础理论,能适应实际工作岗位操作需要,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较好适应性和自我发展能力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校企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依托行业发展,构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以市场为导向的“零距离”实践教学体系、与市场“零距离”接轨的教材体系、基于就业需求的“零距离”素质拓展培养体系。校企合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种模式。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要求,我院提出了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并通过与卡特比勒公司联合办学的探索与实践,实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为依托,与企业零距离接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企业、学校、学生三赢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4.
在物流业高束发展时期,物流人才培养成为人们关注热点。物流需求的规模还将继续扩大,物流人才将持续增温。如何培养出"用得上、留得住、下得去"物流人才,这样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做起来并非易事。它明确地表达了企业对职业院校物流人才培养的最低要求,这个问题需要物流职业教育工作者进行认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刘华  李瑗 《科技风》2012,(22):230
本文所探讨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以企业嵌入式软件开发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从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配置、实训基地建设、就业服务等方面提出了适合河北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思路。  相似文献   

16.
范晓文  王国珍  陈云花 《科技风》2014,(18):203-203
随着机械制造产业中产品加工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产品外型越来越复杂,数控机床被更广泛的应用于各个大中型企业中。随着企业对数控人才的需求增多,我们职业院校如何才能培养出企业满意的数控人才不仅是为国家生产做出贡献,同时也是我们自身学校的生命线。只有毕业生被广大企业所认可,我们的院校才能具有蓬勃发展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行业人才的培养越来越成为国家人才培养规划的重要内容。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以会计职业胜任能力框架为指导,建立会计人才培养、选拔和评价体系的目标。该文从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岗位的职业胜任能力出发,探析会计岗位所需要具备的能力,提出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专业教学体系,并与应用型高校教学现状进行比较,寻找差距,提出一些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专业教学思考,期望促进会计专业教学与会计专业特点相结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增强学生的岗位责任意识,使知识服务于专业发展需求,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涂雨晨 《知识窗》2023,(2):45-4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对现代人才英语专业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全新的人才培养形势,高校应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积极探寻更为先进、高效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创新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英语专业素养发展。文章基于企业需求,简要分析如何推动大学英语教学创新。  相似文献   

19.
中职会计专业是以就业为导向教学的专业,它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际操作性,旨在为企业和社会培养能够熟练进行会计业务处理的操作性人才。而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就是为社会输送这样的人才,这就要求从课程设计到课程教学,到课程评价都有一个和实际相接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本文主要就是针对会计专业课程的体系建设展开讨论,阐述当前中职会计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现象,并就这些方面提出有效的意见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的实际现状为出发点,介绍了学院根据当地区域经济的需求,开设了与市场结合的不同的会计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理念上也从需求现实出发,立足淮安,面向江苏。同时,根据苏北经济的特征,分析了会计人才的需求状况,以及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提出了认准定位、加强校企合作及政府引导等基于地区经济的会计人才模式培养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