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在物理教学中,我着力体现“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合作交流,从而拓展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拓展了学生能力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邵清亮 《山东教育》2004,(18):54-54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在地理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充分体现“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合作交流,从而拓展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拓展学生能力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价值判断能力、以及参与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因而,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师要体现“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合作交流,从而拓展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拓展学生能力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动脑。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在地理教学中应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和地图,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通过问题提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利用探究课,培养学生独立探兖的能力。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合作交流,拓展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拓展学生能力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以‘小组合作、探究发现’为手段,变‘教师讲’为‘教师引导下的自读自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摒弃教师的强拉硬牵的勒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一直是教改前线教师的探究之路。回眸深思走过之路,禁不住慰之一笑。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新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价值判断能力以及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因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们教师更要体现“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互合作、积极探究,进而拓展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拓宽学生能力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价值判断能力以及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因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们教师更要体现“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互合作、积极探究,进而拓展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拓宽学生能力发展的空间。1.课堂提问“主动化”,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新的课程改革的一个新的变化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过去的被动、机械、僵化的学习方式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在于是否能把课堂真正交…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地理课程改革必须转变‘学科本位’、‘知识中心’的教育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在地理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的知识本位思想,改变机械的灌输式教学,而是要让学生展开主动探究,在探究中学知识、长技能,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这是当前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这需要我们要在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多方面进行改革,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呢?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以‘小组合作、探究发现’为手段,变‘教师讲’为‘教师引导下的自读自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摒弃教师的强拉硬牵的勒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一直是教改前线教师的探究之路。回眸深思走过之路,禁不住为之一笑。  相似文献   

10.
陆静 《海南教育》2014,(24):7-8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学习,还学生学习主人的地位,使学生获得主动、生动、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把学生由传统班级教学中单纯的旁观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相似文献   

11.
探究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活动。探究教学有利于教师”以学定教,因材施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2.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教育改革创导的学习方式,也是《生物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重要理念。因此,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我们全体教师要充分体现“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并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合作交流,从而拓展学生学习的渠道,拓展学生能力发展的空间,以下是我在这方面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自主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尝试、体验、实践活动,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新知识,培养各种能力。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就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学生的个性发展。由此可见只有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学习,才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是实现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拓展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创新能力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是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和地图,激发学生积极探求问题的兴趣;二是通过质疑,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三是利用探究课,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问题,合作交流解决问题。拓展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拓展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摆脱了“以学科为中心”和“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观念束缚,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就要求教育者将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发现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地学,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自主探究既是数学学习的目标,又是数学学习的方式,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可以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增长探究的能力,从而使数学学习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弘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主动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构建自主学习的平台,还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构建自主探究的课堂《数学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18.
一、新课程与合作学习2006年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具体目标中第三点提到: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谈到高中教学如何适应新课程培养目标中提出在教学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选择中学会选择,培养学生进行人生规划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主动发展。英语作为学术性课程中的一大块,更要在教学上引导学生从“掌握学习”转化到“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19.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培养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根本出路,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尝试、主动探索、主动了解和发现知识的产生与发展。引导学生在“做”中学数学。在“探究”中学数学,在“合作交流”中学数学。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获得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20.
“尝试探究教学”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构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尝试、主动探索。主动了解和发现知识的产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