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同国内的出版社版权部门经理交流的过程中,我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跟国外的出版商打交道太麻烦了,他们的合同文本罗罗嗦嗦,其实大可不必。”出版业在欧美国家已经高度市场化,他们的版权贸易合同文本之所以会那么“罗嗦”难道真的没有道理吗?下面的这篇文章是海外作者从版权销售者的角度来写的,但是相信对于国内的图书版权部门进行相关贸易的时候,一定会有启发。在进行版权贸易的时候,你要记住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任何一种版权都可以细分成很多更为具体的版权。如果你既想保持对自己图书版权的有效控制,又想从版权贸易中取得更多的收益,那…  相似文献   

2.
去年夏天,一位刚到出版社工作的朋友对我说:有一位作者写了一本社会科学方面的专著,在他们出版社出版了。作者拿到样书后,一看印数只有几万册,便要求出版社马上重印。出版社的同志认为印数已经不少了,不同意马上重印。作者便说:“你们不同意,我可以请××出版社另出一版。这本书是我个人写的,我享有版权。”出版社的同志说:“不行,这本书的版权是我们的,著作权才是你的。”作者说: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加入国际版权公约,版权贸易越来越为出版界所重视。而版权贸易中的“引进难”又成了出版社普遍遇到的一个难题。要根本解决这一难题,恐怕还有赖于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提高。但就目前状况而言,这一问题也还是可以得到初步解决的。这已被一些出版社的实践所证明。 那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哪里?笔者以为,主要在如下六个方面。 首先,出版社领导要充分认识到版权贸易的重要性,有开展这项工作的强烈意愿。对于许多出版社“老总”来说,版权贸易是一个新事物,要解决“引进难”,就要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问题。然而,我们的许多“老总”对此却是知难而退。如此,“引进难”自然是只喊在口头,不见解决。近些年之所以出现我们参加国际书展的人愈来愈多,而许多社版权贸易工作不见突破的局面,问  相似文献   

4.
赵敏超 《出版参考》2007,(9X):12-12
这是—句刊登在报纸上的话,说这句话的是一位美国的书店经理。经过验证,我相信这是一个具有神奇魔力的等式。 主动 版权工作的确需要主动出击,无论是引进还是输出,坐在家里等都不是办法,要想等别人找上门来,恐怕是连基本的任务都完不成的,更别提对工作的延伸了。对于引进而言,作为版权经理,要时刻紧跟国际出版潮流,一旦发现“潜力股”,就必须立即与对方出版社联络,否则就很难拿到版权。[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成立于1989年的译林出版社作为以出版外国文学、社科图书为主的出版社,版权工作占据了重要地位。近十年来,译林社对外版权贸易逐年增长,出版社在江苏出版界中设立了唯一的版权科,自1998年以来每年引进海外版权100多种,有力地树立起“译林”品牌,获得了业内与社会的好评,版权科先后荣获全国及江苏省对外版权贸易先进集体称号。译林出版社在近几年来图书市场疲软,特别是文学书不景气的状况下仍然保持销售码洋的增长,与积极引进海外优秀图书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2000年全国各出版社共引进版权7343项,创历史最好水平,4月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将在北京表彰全国图书版权贸易先进单位。对于一个要迎接WTO挑战的更国际化的中国出版物市场而言,“引进版”问题备受关注。由此,我们于3月21日至28日在北京图书城和国际书店开展了面向读者的“引进版”专项调查。下面是本次调查的若干结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出版人语     
版权引进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出版的国际化。像德国、俄罗斯很多图书与期刊以英文版在全世界发行,这样才有利于走向世界。而我们的出版社太专业性和区域性,有的社连全国市场都打不开,又怎么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8.
版权贸易无疑会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得到长足的发展,M先生有着十年版权贸易工作经验,他就此问题作了答疑。问:目前,国内各家出版社从事版权贸易的机构并不统一,人员也没有定数。其至在对外谈判上,有的社也是多人进行、多头进行。对这个问题您的看法怎样? 答:首先,要声明一点:随着出版事业改革的深入,各出版社的自主权越来越大,包括内部机构的设置。所以,各社要不要设立专职的版权贸易部门,要多少人来从事这项工作,完全是各社自己的权力,他人无权干涉。我在这里讲的仅是我自己的体会,有的还是教训,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第十三届BIBF上的中国版权输出合同增长了98.2%,而同期版权引进只增长了6.7%。版权输出与引进之比由0.66:1变成1.23:1。这种变化,被很多媒体称为“历史性突破”。但是,对大学教材来说,“走出去”还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清华大学出版社李家强社长说,截至目前,清华大学出版社还没有教材版权输出,“基本上是空白”,他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中国的大学教材外国学生难以适应,另一方面中国出口的教材主要是对外汉语教材方面的,而这一领域已经有几家出版社做得相当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朱杰人社长认为,以目前的状况,要向国外输出教材…  相似文献   

10.
版权贸易是出版领域中重要的一块领地。无论是从国外引进图书版权,还是向国外输出图书版权,都是扩大图书出版领地、赢得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我国图书市场化、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引进版权的图书出版和图书版权的海外销售,已经成为很多出版社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里介绍的十本优秀图书的版权故事,是我们特约出版社一线版权人士或编辑亲笔撰写的文章。尽管每本图书的版权交易各不相同,但从中我们仍然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图书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各大学出版社要得到长足和稳健的发展,就必须走特色道路,要有自身的特点.同样,在版权引进中也应与本社的出版特色相呼应,更重要的是,依托所在大学的学科资源优势和特色,在版权引进工作中的选题确定、编辑出版、市场营销等各方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以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版权引进工作为例,结合该社在版权引进中的一些做法,对大学出版社的版权引进优势进行剖析,为其他大学出版社的版权引进工作提供一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2.
还是在一年以前,我去书店劳动,被分派到文艺柜台。我看到书架上有许多存放好久,好象从未动过的文艺书籍,于是就同营业员谈论起来: “这些书看样子存放好几年了吧?”“可不,打进来后就没人买过,少说也有三四年了。”“这个情况你们事先能估计到吗?”“当然可以。”“那你们不会不进吗?这样既可以避免资金积压,又能节省人力,物力、车力……”“你大概是刚进出版社不久吧。我们和你们出版社是包出包  相似文献   

13.
在众多纷至沓来搞版权引进的出版社中 ,有的是将其作为一项长期战略目标 ,要建立起新的经济增长点 ;也有的是重在参与 ,打赢就打 ,打输就撤 ,为的是过把瘾。这样在版权引进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良莠不齐、泥沙俱下。这种状况不仅搅乱了国内市场 ,也妨害了我国出版业的国际声誉。这些不良现象主要表现在 :(1)没有明确的引进战略 ,缺乏文化眼光和长远目标。对出版社而言 ,引进图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引进版权与本土创作的结合 ,打造出专业品牌 ,扩大市场占有率。而有些出版社却缺乏这种明确目标 ,不知道为什么需要引进、该引进什么 ,表现为…  相似文献   

14.
大学专业出版社以出版专业图书为主 ,在引进版权方面选择范围较窄 ,因此能成功地引进“双效”丰收的精品图书 ,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与建社时间长、规模较大、资金实力雄厚的社会专业出版社相比 ,大学社在社内力量上并无优势 ,因此 ,要巧用学校资源。笔者在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从事版权工作 ,这里谈一下工作过程中“巧用学校资源”较深的几点体会。一、借助学校品牌 ,提高出版社声誉与外方首次联系 ,通常情况下要先介绍本社概况。大学专业出版社主要依托学校办社 ,其所依托的大学在学科、科研、人才等方面长期以来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这些…  相似文献   

15.
版权贸易是出版领域中重要的一块领地。无论是从国外引进图书版权,还是向国外输出图书版权,都是扩大图书出版领地、赢得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我国图书市场化、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引进版权的图书出版和图书版权的海外销售,已经成为很多出版社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这里介绍的十本优秀图书的版权故事,是我们特约出版社一线版权人士或编辑亲笔撰写的文章。尽管每本图书的版权交易各不相同,但从中我们仍然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这几年,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版权图书每年都会出现几本畅销书,如从韩国引进的《我最想要的化妆书》两本已经30多万册,《30年后,你拿什么养活自己?》两本超过60万册。而且出版社版权图书码洋每年都在增长,重印率很高,码洋占比达60%多。  相似文献   

17.
这几年,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版权图书每年都会出现几本畅销书,如从韩国引进的《我最想要的化妆书》两本已经30多万册,《30年后,你拿什么养活自己?》两本超过60万册。而且出版社版权图书码洋每年都在增长,重印率很高,码洋占比达60%多。  相似文献   

18.
著名美国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有句名言:“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好,那是因为你离炮火不够近。”这句话被很多摄影记者当作座右铭。他的这句名言忠告摄影记者要离火药味近些,离新闻现场近点。然而,对我们来说,战争不是天天都有,重大的突发性新闻不是随处可遇。如何离“炮火”更近些,拍到“够味”的好照片呢?这是很多摄影记者感到棘手的问题。我根据自己的采访实践认为,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身进、心入。  相似文献   

19.
强档资讯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自1997年以来,立足自身的专业分工,瞄准国内市场对国际先进的财经管理教材和专业图书的需求,共与十余家国际出版公司达成版权贸易和国际合作项目200余项,已经推出“哈佛商学院案例教程”、“世界财经管理教材大系”等引进版图书160多种,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引进版经管类图书出版者之一。 一、出版资源是版权贸易的基本立足点 版权贸易和国际合作的起因在于出版资源的分布状况,出版社在决定是否以及如何进行版权贸易和国际合作时,就应当认真分析自身的资源状况,找出自己的资源优势和劣势,对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们已经意识到“入世”将给我国的各个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就出版界而言,“入世”冲击不可避免。作为与国际出版界合作最为紧密的版权贸易领域,随着“入世”的临近,应该如何应对新形势?   1.规范版权贸易运作程序,加强行政管理。   目前,各出版社引进的每一项版权都要在版权行政管理部门登记后才可出版发行。版权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在选题方向、避免重复引进和行业标准等方面制定针对性强的宏观管理条例。加拿大政府就在保护本国文化主权方面实施了强有力的行政手段,政府制定了各种切实可行的法律和政策来保护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