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世界新能源政策框架及形成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赵媛  郝丽莎 《资源科学》2005,27(5):62-69
目前新能源的发展普遍存在着数量和质量两大问题,世界许多国家均以制定新能源政策为手段,以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文章对世界主要国家新能源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探讨世界新能源政策的框架基础与形成机制.其框架基础包括战略规划、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3个方面,在形成机制上,表现为"关注外部性"和"持续自生"两大原则及"推动"和"引导"一组合力.并从新能源产业的"生产前-生产-市场-消费"四大阶段具体阐述了世界新能源政策框架,力图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无论对于中国还是广东省,都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选择。在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广东省财政厅共同组织实施的"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计划"各项目研发团队大力支持与通力合作下,围绕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的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LED产业、生物医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节能环保产业、  相似文献   

3.
产业政策能否成功引致新能源技术创新事关构建清洁能源体系与绿色创新体系,对推进中国工业能源革命与绿色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中央和省级"五年规划"中提及的重点产业为依据建立"准自然实验",构建2006—2015年中国新能源专利面板数据并将其匹配至应用的工业行业,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双重差分法和三重差分法,从需求侧对重点产业政策的新能源技术创新效应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检验。研究发现:重点产业政策能够有效促进新能源技术创新,但政策效果因制定层级、实施区域、行业特征等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实施的产业政策有更明显的创新激励效应,重点产业政策在东部地区落实效果更好,高技术行业的新能源技术创新对产业政策环境要求更高。在作用机制方面,重点产业政策通过外商投资促进新能源技术创新,通过环境规制抑制新能源技术创新,而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则是两极分化,能够正向促进直辖市的新能源技术创新,却反向抑制一般省份的新能源技术创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应结合发展实际形成"产业政策合力"以促进新能源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4.
<正>为更好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加大引进国际科技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外国专家的力度,积极打造引智精品,服务美好安徽建设。根据国家要求,结合安徽省实际,自2012年起在安徽省实施"外专百人计划"。"外专百人计划"是安徽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和省外专局设立的高层次外国专家项目。"外专百人计划"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调转促企业,以才引才,为经济社会发展吸引集聚更多  相似文献   

5.
《青海科技》2014,(1):42-42
<正>频频落地的新能源汽车政策将再次给产业打入一剂"强心针"。新政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力,一方面是新能源第二批免车船税名单的公布,另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车免购置税的政策即将破茧,这两举令一直被行业看成在云端的"新能源政策"开始贴近市场、步步落地。新能源汽车纳入政府采购未来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国家的政策也渐渐明晰。按最新的规划显示,2011-2020年,凡购买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  相似文献   

6.
天威集团秉承"立足产业报国,铸就世界品牌"的价值观。以自主创新为根本,努力打造世界知名输变电和新能源电气品牌。经过五十年的风雨洗礼,天威已从一个单一的变压器制造工厂,发展成为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输变电产业和新能源产业重大装备制造企业集团。  相似文献   

7.
本文界定出新能源产业的产品范畴,基于COMTRADE数据,采用技术复杂度实证测算2007—2016年中国新能源产业出口技术结构动态变迁。得出新能源产业出口呈波动增长态势,金融危机与贸易壁垒负面影响较大,出口产品主要集中于中高技术复杂度产品,高技术复杂度产品出口比重偏低,出口技术结构呈恶化趋势,整体技术水平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端,主要新能源出口国(或地区)整体技术水平竞相快速提升,日韩与马来西亚新能源产业技术水平提升速度高于中国等结论。提出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加大研发投入,提升高技术复杂度产品出口比重,丰富国际技术合作形式,顺应"一带一路"倡议,多元化出口市场及海外投资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2002年,安徽省科协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发展科普产业"的理念,经过十年探索,安徽省科普产业已初步形成了理论研究、产品研发、产业集聚、市场培育、标准制定的产业发展态势,并形成了科普产业发展的安徽优势和特色。  相似文献   

9.
姚诚  徐枫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1):256-262
本文基于2011年至2018年新能源和同行业非新能源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十二五”规划之后政府补贴对新能源产业及企业的盈利能力与研发能力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新能源产业特征会使得政府补贴对盈利能力和研发能力的促进效果变得低效,且对盈利能力却变为抑制效果。从企业层面来说,政府补贴与新能源企业的盈利能力呈负相关,与研发能力呈“倒U型”关系。因此,本文认为政府应该遵从市场规律,对新能源产业实施补贴政策要市场化导向,完善补贴信息披露制度;新能源企业则应该着重提高本身的获利能力和创新成果驱动的内生增长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主题推荐——第四届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大会暨展览会在太湖之滨拉开帷幕,来自美国、法国、德国、印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家新能源企业以及相关业内专家参会,围绕"新能源、新应用、新出路"主题,为新能源产业走出困境、加快发展把脉献策。  相似文献   

11.
低碳经济的提出催生了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新能源开发成为未来重要的经济增长引擎。目前天津市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较快,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和产业集群。分析天津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并对该产业发展进行SWOT分析和波特的五力模型分析,找出新能源产业面临的问题,最终提出从技术、人才、资金、市场等方面提升天津市新能源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科技动态     
我国明确"十一五"期间八大重点高技术产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7月6日发布《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首次明确"十一五"期间我国需要重点发展的八大高技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生物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新材料产业、高技术服务业、新能源产业、海洋产业以及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相似文献   

13.
中车株洲所作为领跑我国轨道交通电气传动与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大型企业,始终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实施同心多元化发展战略,形成了"电气传动与自动化、高分子复合材料应用、新能源装备、电力电子(基础)器件"四大产业板块,从科研平台体系建设、核心技术突破及多元产业发展与培育,浅析株洲所在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4.
<正>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贵州省推出多项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实施人才强省、科教兴省战略,2013年贵州省又实施了"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该计划重点围绕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实施"百人领军人才计划""千人创新创业人才计划"和"万人专业技术人才计划"。引进对象、条件与渠道  相似文献   

15.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能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界定新能源产业发展能力、分析其关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新能源产业发展能力指标体系,建立了新能源产业发展能力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模型,综合评价与分析了新能源产业发展能力,并根据综合评价结果,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新能源产业、提升新能源发展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政府采购"和"消费补贴"是新能源汽车公共需求激励和私人需求激励的两个着力点,实现政府补贴在公共需求激励和私人需求激励中的合理配置,这是新能源汽车消费促进政策实施中亟待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将"政府采购"和"消费补贴"纳入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生产函数,应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从微观层面分析了消费促进政策对于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激励效果及差异性。结果表明,"政府采购"相较于"消费补贴"在激励制造商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更为有效,制造商能否获得政策扶持存在内生性并有可能被低估,新能源汽车消费促进政策对于制造商生产经营的激励效应主要表现在"资金"和"人力资本"要素投入的增加。"政府采购"应作为现阶段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实施的重点,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应把握政策扶植所带来的发展契机,持续扩大资金和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投入。  相似文献   

17.
尹蔚 《今日科苑》2012,(10):68-70
"环保"已经成为了现在最流行的词汇。环保的核心是"新能源",而新能源的核心则是电池。近日,"2009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纯电动汽车的电池技术成为会议焦点问题。事实上,纯电动车所采用的电池,是所有电池种  相似文献   

18.
产业技术路线图已被实践证明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科技创新管理工具.在我国,目前产业技术路线图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一些地区已率先付诸实践.本文针对现阶段我国区域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基本国情,提出在制定产业技术路线图、推动区域自主创新的过程中构建包括企业、政府、研究型大学、技术中介机构在内的协同机制,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最后通过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路线图制定的案例进一步论证其合理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青海科技》2015,(2):2-5
<正>近年来,青海省按照"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发展、园区化承载"的光伏产业发展思路,通过集中连片开发、分期建设,依托青海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优势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国内众多的新能源企业,产业发展集聚程度不断提高。目前,光伏产业已快速崛起为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产业体系最完整、技术水平最先进、影响力最大的一个特色优势产业,成为我省名副其实的新能源经济驱动力。一/青海省发展光伏产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新能源产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较大规模的融资支持,基于实践调查目前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仍然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以此如何有效地解决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融资问题成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