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患者32例,根据月经不同时期给予穴位埋线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第一个月经周期、第三个月经周期的疗效,及停止治疗3个月后的远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达84.38%。结论:穴位埋线能够有效地缓解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患者的疼痛症状,治疗用时少,刺激作用持续,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是一种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疾病,但因其具有侵袭性和易复发性等临床特点,现已受国内外众多学者的重视及探究。内异症对子宫内膜、卵巢、神经内分泌、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最终导致不孕的发生。近年来,随着科学科技的发展,已从细胞学、分子生物学、基因遗传学等多方面对EMT有进一步的研究。文章从卵泡发育、子宫内膜代谢、盆腔微环境、细胞免疫学、炎症反应等方面阐述其与不孕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丁文 《西藏科技》2011,(3):52-54
当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粘膜以外的身体其它部位时称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良性疾病,但是它的生物学行为却类似恶性肿瘤,近年来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从而为其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甲钴胺(维生素B12)在改善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生事件中的作用。方法:将200例2型糖尿病并高Hcy水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甲钴胺进行干预,追踪统计3年内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生情况及两组患者体内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血清Hcy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明显,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统计3年内两组大血管事件发生概率,治疗组为8.42%,远低于对照组的18.28%的发生率。结论:早期应用甲钴胺对高Hcy糖尿病病人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血清Hcy水平,从而达到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降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事件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5.
许泓  钱羽力  徐键  黄荷凤 《科技通报》2005,21(5):561-56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相关性不孕症患者卵泡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测定在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测定35例内异症相关性不孕症患者、45例输卵管因素和男性因素不孕症患者,在控制性超排卵(COH)周期取卵日的卵泡液TGF-β1水平,并随访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35例内异症组患者的TGF-β1水平(896.2±203.7)pg/mL,与对照组(1005.0±305.7)pg/mL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内异症组患者的妊娠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22.6%versus 37.5%,P<0.001),难免流产率有显著增高(33.3%versus 6.6%,P<0.0001).结论COH周期排卵日卵泡液的TGF-β1测定对内异症相关性不孕症患者的IVF妊娠结局无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1):I0015-I0015
<正>37岁的无锡产妇张敏,在南京鼓楼医院产下一健康男婴。这是中科院遗传发育所与南京鼓楼医院合作,用自身骨髓干细胞和智能生物材料修复子宫内膜之后,成功产下的第二例婴儿。这标志着该技术具有充分的临床可行性,是世界再生医学领域的重大突破。据南京鼓楼医院副院长、妇产科专家胡娅莉介绍,我国的不孕患者数超过5000万人,其中20%—40%是由于子宫内膜损伤所引起的。受到损伤的子宫内膜会出现  相似文献   

7.
蔡桂莲 《青海科技》2000,7(2):45-46
分析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等5种诱发盆腔疼痛的病因及症状,提出了相应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彭红华 《大众科技》2013,(6):189-190
目的:观察针灸疗法对乳房发育不良患者的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乳房扁平或偏小病例80例,随机分为针灸丰乳治疗组40例和电子吸啜健胸仪丰乳对照组40例,治疗前后分别测量每例的血清雌、孕激素水平。结果:治疗组中血清E2、P水平较对照组血清E2、P水平明显升高。结论:针灸治疗能明显升高乳房发育不良患者的血清E2、P水平,从而达到丰乳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建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大鼠模型,观察大鼠用药前后血清中雌激素(E2)、孕激素(P)含量的变化情况,初步探讨散结乳癖膏对卵巢囊肿大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手术的方法建立动情期大鼠实验性卵巢囊肿模型,观察散结乳癖膏对模型大鼠血清中雌激素(E2)和孕激素(P)含量的影响。结果:散结乳痹膏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大鼠雌激素(E2)、孕激素(P)均有不同的下调和抑制作用,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散结乳痹膏可以通过对内分泌的调节作用改善卵巢囊肿大鼠血清中激素水平,对卵巢囊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02年2月-2003年4月,运用丹莪妇康煎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T)4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20,(25)
目的:探讨生物化学检验用于诊断糖尿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本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50例,此为观察组。选同一时间段另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分别进行生化检验,并对比相应检验结果。结果:经检验,观察组患者的血浆葡萄糖水平、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均超出正常范围,对照组体检者的血浆葡萄糖水平、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均显示正常,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生物化学检验,检验结果明确,将此方法应用于临床诊断中,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验诊断糖尿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接收的糖尿病合并并发症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接收的单纯糖尿病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A,选择同期接收的健康体检人群30例作为对照组-B,采集三组研究对象的清晨空腹静脉血,约3ml,装入真空抗凝试管,进行离心处理(3000r/min),冷藏,取血清,备用。使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三组研究对象的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比较三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A的空腹血清C肽、空腹血糖浓度、餐后2h血清C肽、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更高,P0.05;与对照组-A对比,观察组的空腹血清C肽、空腹血糖浓度、餐后2h血清C肽、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更高,P0.05。结论: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在糖尿病病情严重程度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白血病抑制因子在人胚胎培养液中的表达。方法:将人胚胎(新结合的胚胎)置于含有不同浓度(0.1和1μg/L)的白血病抑制因子抗体和具有正常的Ig G的人胚胎培养液中该组为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的培养液中各培养0.5小时。随后对囊胚和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进行共培养,比较胚胎的着床率(内膜与胚胎的粘附率),并施行p STAT3和STAT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LIF组与抗体组、Ig G组都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没有LIF抗体附着。在p STAT3方面,LIF组内膜与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白血病抑制因子对胚胎着床的过程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对白血病抑制因子通过降调节的方法可使胚胎的着床率随之降低,着床率又是通过STAT3磷酸化来取得效果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候与血清甘胆酸(CG)的临床观察。方法:按照肝炎后肝硬化诊断标准收集肝气郁结、脾虚湿盛、湿热内蕴、血瘀证4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80例,另选同期健康成人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并记录4种不同证型患者及对照组与血清CG、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结果差异。结果:肝气郁结组、脾虚湿盛组、湿热内蕴组、血瘀组血清CG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1;脾虚湿盛组、湿热内蕴组、血瘀组TC、TG、HD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P0.05。结论:肝气郁结组、脾虚湿盛组、湿热内蕴组、血瘀组血清CG均比正常对照组高。同时,湿热内蕴组相较余组升高更显著,由此而知,湿热内蕴证患者肝细胞坏死程度明显高于肝气郁结证、脾虚湿盛证及血瘀证。该研究提示血清CG含量测定对肝硬化预后的判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检验与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接收的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50例,设置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轻度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共50例,采取免疫比浊法检验免疫球蛋白,采取重氮比色法检验总胆红素。采取自动凝血分析仪检验PTA、ALB,使用凝固法进行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总胆红素(TBi L)、凝血指标(PTA、ALB)。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Ig G、Ig A、Ig M、TBi L水平明显更高,PTA、ALB水平明显更低,P0.05。结论:肝脏不能够合成免疫球蛋白,但是可以调节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当肝脏功能衰竭时,肝脏对血清免疫球蛋白的调节作用也会减弱。因此,通过检测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评估患者的病情与预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研究妊娠晚期妇女实施甲状腺功能检测的方法以及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妊娠晚期孕妇资料50例以及非妊娠育龄期妇女资料5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对两组患者甲状腺功能实施检测,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妊娠组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妊娠组患者的血清三点甲状腺原氨酸、血清促甲状腺素以及游离三碘甲状腺氨酸水平和对照组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妊娠组患者血清甲状腺素以及游离甲状腺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晚期妇女患有甲状腺功能疾病的几率显著高于正常女性,为患者实施甲状腺功能检测可以了解其身体状况,为临床治疗和分娩提供依据,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华蟾素对原发性肝癌骨转移继发骨侵蚀破坏患者疼痛缓解率的影响,观察华蟾素作用后患者血清骨桥蛋白(OP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03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收住的原发性肝癌骨转移继发骨侵蚀破坏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射频消融、局部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观察组加用华蟾素注射液。比较两组疼痛缓解率,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后4、8、12w血清OPN、MMP-9水平,并分析相关性。结果:治疗后8、12w,观察组疼痛缓解率分别为82.86%、94.29%,对照的分别为48.00%、52.00%(P﹤0.05);两组治疗后4w、8w、12w与治疗前比较,OPN、MMP-9水平均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OPN、MMP-9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5);观察组35例治疗后患者疼痛缓解率与外周血清OPN、MMP-9浓度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994、-0.999,P﹤0.05)。结论华蟾素注射液对于原发性肝癌骨转移继发骨侵蚀破坏患者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可以显著降低患者血清OPN、MMP-9的浓度水平,可能通过抑制OPN、MMP-9的表达发挥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对促进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的77例患者随机分配为治疗组(37例)及对照组(40例),其中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严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出现肛门排气排便及肠鸣音恢复的时间,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2天血清中胃动素(Motilin,MOT)含量.结果:对照组出现肛门排便排气及肠鸣音恢复的时间较治疗组显著延长(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清中胃动素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术后第1天、第2天与对照组相比,血清中胃动素含量显著提升(P<0.05).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可促进胰十二指肠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安全系数高,临床疗效较好,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上普遍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研究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的方法以及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肺癌患者资料50例以及肺部非肿瘤性疾病患者资料5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对两组患者治疗之前以及治疗之后的血清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以及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水平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癌组患者的血清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以及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水平显著高于非肺癌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血清癌胚抗原水平最高,小细胞癌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最高,鳞癌患者血清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水平最高;化疗有效和化疗无效患者之间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肺癌患者进行血清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以及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水平检测可以帮助对肿瘤细胞类型的判断,患者化疗之前以及化疗之后的血清水平改变情况和治疗效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高海拔运动下负载量同内分泌紊乱关系。方法:通过低压低氧舱模拟海拔5000 m高原低氧环境复制动物模型,将小鼠划分成常氧对照组以及低氧组:低负载量、中负载量以及高负载量组。测定小鼠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和促甲状腺激素FT3水平,分析高海拔运动下负载量逐渐增加过程中小鼠内分泌指标变、小鼠血浆中雌二醇水平,小鼠身体做功能力以及最大耗氧量情况。结果:随着低氧运动负载量的不断增加,低氧运动组小鼠体重都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常氧对照组对比,低氧运动的血清果酮下降(P0.05),低氧中负载运动(P0.01)和低氧高负载运动(P0.05)血清皮质醇呈现下降趋势,T/C在低氧低、中、高负载量(P0.05、P0.01、P0.05)较常氧对照组显著升高,低氧运动组小鼠血清下丘脑-垂体-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和促甲状腺激素TSH不断降低,并且运动负载量越大,小鼠FT3和TSH越低,运动后小鼠血浆雌二醇水平均较运动前显著降低(P0.01或P0.05)并且随着运动负载量的增加,低氧运动组小鼠的血浆雌二醇水平呈现下降趋势。小鼠机体出现适应变化、机体做功能力以及最大耗氧量都降低。结论:说明高海拔低氧运动下,运动员的运动负载量越高,其机体内分泌各指标值越低,内分泌系统活力大大降低,小鼠内分泌的紊乱程度增大,使得小鼠机体功能大大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