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河道建设时现代生态城市建设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科学合理的河道的生态治理能有效地改善河道水环境面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介绍生态河道治理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市闵行区水利的发展现状,对生态河道治理中应当遵循的设计思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摘要:在河道治理中进行生态护岸是现代河道治理的发展趋势。本文结合生态护岸的结构、模式和评价方法,对这一护岸方法进行了解析,以期能够对河道治理中进行生态护岸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探讨河道的生态治理以及生态保护问题,具有很大的必要性。结合实际,针对生态河道治理措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河道的治理工程针对水利工程开发产生的污染性问题,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率和重复利用了水资源.生态水利在满足水利工程供水、防洪、发电、航运等需求基础上,健全了河道生态系统水体和生物群落的互存关系,提高了河道的自净能力,因此已经开始应用到河道治理工程当中.本人将在分析传统水利工程对河道生态系统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河道治理保护和恢复河道生态的功能,引入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的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5.
按照河道演变规律,因势利导,调整、稳定河道主流位置,改善河流、泥沙运动和河床淤泥部位,以适应防洪、供水、排水等经济建设所要求的工程这就是河道治理。河道的治理从古至今都是一个比较热门活跃的领域,并一直倍受人类所重视。而随着全民生态环保的倡导,应运而生了生态水利,生态水利是生态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证,对日益增长的环境压力有很大的缓解作用。本文就是浅谈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一些重要应用。  相似文献   

6.
黄志金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0):151+150-151,150
简要分析了我国河道的现状,阐述了河道生态修复的涵义。针对河道的治理,介绍了几种生态修复技术,展望了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的前景,并提出了河道修复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更,地壳也在悄无声息的运动着,河道治理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如何有效的进行河道的疏通,便捷河道运输的发展,提高防洪能力且在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有效的开展等等问题也是今后工作的重心,文章围绕生态水利模式的河道治理技术展开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的加快,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增强。因此,水资源利用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介绍了现代河道治理的基本原则,对河道治理的生态水利模式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浅谈静电的危害及其消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中银  盛宗生 《今日科苑》2007,(16):223-223
静电防灾己发展成为专门的科学,它不仅限于静电工程学,而且广泛地涉及到燃烧化学工程学、环境工程学、材料工程学和系统工程学。静电危害的实质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所以,了解静电的危害,熟悉静电的消除方法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小河道污染和过渡开发利用问题的日益突出,水利工程与河流生态系统的关系问题在国内、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成为环境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根据中小河道治理的生态水利基础,提出要以生态水利的工程理念来进行中小河道治理,并且提出生态水利工程治理中小河道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根据冀北山区河道特点、现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治理冀北山区河道这一问题,从河道治理原则、河道规划、河道治理措施、生态河道建设的可行性分析等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由经济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逐渐的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这其中主要是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环境工程学也成为人们为改善环境而开设的一个学科,以此来研究生态污染的控制的办法。本文对环境工程学和生态污染的控制办法做了相关方面的研究,以期给读者以参考。  相似文献   

13.
水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应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采取强有力的政治、经济、法制、工程、管理及宣传等措施。本文简要分析了亳州市目前日益突出的水环境问题,并针对存在的水质污染严重、地下水超采等问题提出了具体治理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索须河河道二期治理工程设计实例,利用系统工程学原理,综合考虑索须河河道现状、两岸风土人情和文化特征等影响因素,从设计理念和工程设计内容、技术上进行优化和创新,取得了良好的设计效果,并产生了相当可观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5.
水利工程与水域生态环境关系密切,水环境治理是人与自然维持和谐的重要根源。在社会整体经济快速发展的21世纪,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鉴于河道与生态水域的关系,河道生态环境治理在技术和理念上的要求都有所提高。本文通过分析原有河道结构对水利的影响,结合21世纪河道治理现状,对现阶段河道治理要求的规划设计理论、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彰武县为了城区污水治理工作,实施人工生态湿地建设工程,包括生态滞留塘、河道走廊人工湿地工程、无动力潜流人工湿地工程、潜坝等。预计排放水体的污染物年削减量CODCr为150吨、BOD5为210吨、氨氮为75吨。削减入辽河污染负荷,增强水体自净能力,改善河流水质。对于环境质量改善和流域水体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军旗  乐章 《资源科学》2021,43(11):2277-2288
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是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度设计。本文使用2007—2018年全国流域重点断面水质监测数据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对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的水环境治理效应及其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①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显著改善了黄河流域水环境治理效果,且黄河流域生态补偿呈现出显著的长期治污效应,该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②机制分析表明,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发挥了显著的制度激励效应,通过提高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投资,降低工业废水排放,改善了黄河流域水污染状况。③从空间角度而言,与黄河流域中上游城市相比,生态补偿政策对下游城市水环境治理产生了更为显著的影响。据此,从健全流域横向生态补偿、重视中上游地区生态转移支付、建立多元主体联防联治水污染治理体系等角度提出改善黄河流域水环境治理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怎样维护河道的良好生态,已经迫切的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们应当具有忧患意识,未雨绸缪,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河道的生态化治理。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从引起生态产业链系统失稳的因素出发,结合相关研究文献,分析了生态产业链治理动因,提出生态产业链治理体系构架;其次基于国内外生态产业链的治理实践,提炼出企业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型三种治理模式;最后分析了中国生态产业链治理模式的演变路径,即政府主导模式→企业主导模式→共同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地表水体遵循着水平衡原理和水循环原理,导致我国水资源短缺,主要原因之一是水资源污染问题,水体污染程度随着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不断加剧,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生态补偿下区域水环境非点源污染治理技术。首先在BASINS平台中构建了HSPF(hydrological simulation program fortran)水文模型,然后采用HSPF水文模型对区域水环境的非点源污染情况展开分析,包括非点源污染负荷总量以及污染负荷量时间分布情况,最后在生态补偿理念下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生态施肥技术、水土保持技术、固体废物和污水处理技术,治理区域水环境的非点源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