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世纪英国自然科学教育以个人生活的实用价值作为基本的价值取向 ,斯宾塞和赫胥黎为自然科学教育合理性的辨护在很大的程度上就反映了这一时期的自然科学教育价值观念。他们主要从“为未来的生活作准备”这样一种实用的价值标准来强调自然科学教育的重要性。这种价值取向为自然科学走进教育领域作出了历史的贡献。斯宾塞和赫胥黎所指的生活不仅仅指物质层面的生活 ,也包括精神层面的生活 ,因此 ,斯宾塞和赫胥黎多少也意识到了自然科学教育与人的精神生活关系问题。具体而言 ,斯宾塞重视自然科学教育的训练价值 ,赫胥黎强调自然科学教育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
学前教育是为儿童的现时生活做准备还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是教育价值取向上长期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早在1859年,斯宾塞从反对当时学校中流行的形式主义和经院主义的状况出发,提出了教育预备说,主张教育应为儿童未来美好的生活做准备,他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写道:"为我们的完满生活作好准备,乃是教育所应完成的功能;一种教育课程是否合理的判断,就要看这种功能的完成程度如何为准."针对斯宾塞的观点,1897年,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则提出了与斯宾塞不同的观点,"我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  相似文献   

3.
正"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语),"教育是为了完满的生活"(斯宾塞语)。由此可见,教育的目的本是使人生活得更美好,应以帮助人们适应现在及将来的社会为目的,幼儿的语言教育也不例外。在幼儿园的语言教育中,我们恰恰容易遗忘这一点,往往怀着一种"任务"意识去传递知识、传授技能,对"幼儿学这些知识有什么  相似文献   

4.
我和妻子都是教师,女儿现在已读中学了。在众多的名著中,我们一家三口都爱读《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我喜欢斯宾塞,是被他真实的生活叙事、富于人性的教育思想所吸引;妻子喜欢斯宾塞,是被他启人的教育智慧带来的那份亲切共鸣所折服;女儿喜欢斯宾塞,是被他的快乐言语、奇妙的教育方法所感动。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是父母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我的家庭教育的指南,它让我们拥有了一个快乐之家。  相似文献   

5.
我和妻子都是教师,女儿是一名中学生。在众多的名著中,让我们一家三口都爱读的是《斯宾塞的快乐教育》。原因有三:一是妻子所赠,二是读的享受,三是读的快乐。我喜欢斯宾塞,是被他真实的生活叙事,富于人性的教育思想所震撼;妻子喜欢斯宾塞,是被他启人的教育智慧,带来的那份亲切与共鸣所折服;女儿喜欢斯宾塞,是被他的快乐言语,在奇妙的教育方法中所吸引……总之,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是父母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我的家庭教育的指南,让我们拥有了一个快乐之家。  相似文献   

6.
在教育发展史上,以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为代表的一派坚持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孩子将来圆满的生活做准备,所以他们设计了完整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为了孩子的将来,可以对心灵和肉体实施严厉的惩罚。  相似文献   

7.
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19世纪后半期英国著名的教育家、实证主义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他的半自传半札记的《斯宾塞快乐教育书》在二十世纪初出版后,美国教育界很快成立委员会,根据斯宾塞的思想全面改革大、中、小学课程,从而奠定美国近一百年的人才优势。他的教育方法已成为欧美大多数家庭培养社会英才的指南。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曾经这样评价斯宾塞:很少有人像斯宾塞一样,对各个国家、各个阶层的人民有那样大的吸引力。他像闪电一样冲击着美国和英国的学校教育。在美国,他的思想统治着美国大学达30年之久。他是一位真正的教育先锋。为让读者全面了解斯宾塞的教育精华,本刊将分两期介绍斯宾塞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8.
韩丰 《中国教师》2013,(17):78-80
当前,对于教育目的的讨论呈现出一种矛盾状态:一方面是教育的觉醒,另一方面是现实的局限。教育到底该为了未来,还是为了当下?是选择斯宾塞的"教育预备说"还是选择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本文将从教育目的角度,对《死亡诗社》这部电影作一番简略解读。一、压抑自我的"理性人"的生活状态在威尔顿预备学院,"传统、荣誉、纪律、卓越"被作为学院的四大支柱,校长、教师、家长都以学习  相似文献   

9.
19世纪中叶,斯宾塞力倡导科学教育,促成了自然科学在欧美学校课程体系中主体地位的最终确立,对当今西欧国家的学校教育发展仍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由于关于斯宾塞科学教育思想在课本中已经阐述的非常清楚,因此就其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原则之类我在此处就不再赘述,本文主要阐述两方面的内容:斯宾塞科学教育思想的形成原因以及我对斯宾塞科学教育思想的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0.
斯宾塞在它的《教育论》中不仅系统地阐述了科学教育的实用价值,而且还注意到了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斯宾塞对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认为科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判断能力;二是科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三是认为科学教育本身富有诗意,它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想象。斯宾塞比较全面的科学教育价值观仍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1.
赫伯特·斯宾塞作为英国近代一名伟大的教育理论与改革家,其德育思想十分丰富。就德育目的而论,赫伯特·斯宾塞着眼于理想与现实两个维度,把个人获得最大幸福作为德育的根本目的,并且指出实现这一目的的四大要件,即公正、消极的善行,积极的善行,合理的自爱。这四大要件是逐层递进、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分析斯宾塞德育目标体系。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2.
教育需要成为一种以生活世界为底蕴的教育,那么生活世界的意蕴是什么?教育应当回归谁的生活世界?回归到什么样的生活世界中去?我们需要从理论的根源上进行阐释。"生活世界"概念首先由胡塞尔提出,斯宾塞、杜威和陶行知等教育家对教育与生活的关系进行的思索、追寻和阐述,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奠定了理论基础。教育应该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师的生活世界以及教学过程中的生活世界,这是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实然表达;教育应该把教育世界、科学世界和日常生活世界整合为教育视野中的生活世界,同时回归到生活世界中的精神生活,这是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应然追求。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前半叶,伴随着进化论的导入与传播,斯宾塞的教育思想传入近代中国,颜永京、严复、任鸿隽等人始而翻译斯宾塞的著作,继而在导入斯宾塞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努力将之转化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思想资源,遂演变为近代中国科教兴国的时代强音,对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我喜欢斯宾塞,喜欢他真诚快乐的言说。在浩如烟海的教育经典里,《斯宾塞的快乐教育》很另类,简简单单的生活叙事,回味悠远的哲思妙想,读来轻松自若,似闲庭信步,如春风拂面。也许,这就是教育本身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正18.斯宾塞一、生平介绍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19世界够半期英国著名的教育家、实证主义和雪茄和社会学家。他出生于英格兰德化郡的一个风景秀丽的乡村里,其父亲、叔父、祖父都是教师。斯宾塞少年时代在家庭接受父亲的教育,自幼对动植物感兴趣  相似文献   

16.
1859年,英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斯宾塞提出的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观点震惊社会.从此科学知识成为学校教育主流知识,并一直持续到今天.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斯宾塞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并且建构了全新的理解.源于对斯宾塞观点的解析,从基础教育角度全新解读最有价值的知识,即符合学生智能发展,帮助人类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基础上快乐生活的知识就是最有价值的知识.  相似文献   

17.
斯宾塞重视大自然对儿童的教育,认为大自然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老师,还具体指出了儿童的大自然教育计划;其次,斯宾塞极力推崇自然惩罚,认为自然惩罚具有人为惩罚所不具备的独特之处;第三,在对儿童的教育过程中,他坚持教育的自然法则,包括尊重儿童自身、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等。斯宾塞的自然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有一定的局限性,仍对当今教育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斯宾塞在《快乐教育》中指出: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快乐是一种感受,是对行为过程的满足感。心理科学  相似文献   

19.
赫伯特·斯宾塞作为英国近代一名伟大的教育理论与改革家,其德育思想十分丰富。就德育目的而论,赫伯特·斯宾塞着眼于理想与现实两个雏度,把个人获得最大幸福作为德育的根本目的,并且指出实现这一目的的四大要件,即公正、消极的善行、积极的善行、合理的自爱。这四大要件是逐层递进、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分析斯宾塞德育目标体系,对于新世纪新阶段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斯宾塞所创“适者生存”的短语为主要切入点,从多个方面概述、辨析了斯宾塞的社会进化思想,尤其是其中所包含的伦理含义和道德主张,认为对该学说长期以来存在着误读。斯宾塞的社会进化思想并非主张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而是有诸多颇为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论述和主张。其中更多体现出的是斯宾塞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终极关怀,而其所走的是较为冷静、深沉、客观、科学的关爱之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