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从一个民主主义者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的过程中,毛泽东曾接受过多种思想的熏陶,并曾为改造中国、改造社会做过各种努力尝试。湖南自治运动对毛泽东从民主主义者转向马克思主义者产生过重大影响,在湖南自治运动中,毛泽东亲自参与和领导了"驱张运动",仅1920年就发表了数十篇文章推进湖南自治运动的发展。对毛泽东在湖南自治运动中的主要活动进行梳理,有利于我们了解毛泽东早期思想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2.
“湖南自治”运动是指在皖系军阀张敬尧被逐出湖南后出现的一种主张湖南自主、自立,废督裁兵,公民制宪,实行民治的运动。“湖南自治”是毛泽东于1920年下半年积极参加的一次较大的运动。分析和研究毛泽东关于“湖南自治”的思想,对于把握毛泽东的思想发展全过程是有益的。一、从基础做起,提出“湖南自治”1.顺应历史潮流。1911年武昌起义后,湖南最先起来响应,建立军政府,接着陕西、江西、山西、上海、浙江、广东、云南等省的革命党人也纷纷响应,发动起义,宣布独立,成立各省军政府。正是在各省独立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复辟帝制,12月25日蔡锷在云南宣布独立,  相似文献   

3.
论青年毛泽东的“湖南自治”和“湖南共和国”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毛泽东在 192 0年的湖南“驱张”运动和湖南自治运动中提出的“湖南自治”和“湖南共和国”思想是他在分析了当时国内外现实政治状况和湖南历史地理状况后提出的一种政治改革方案和国家模式构想。这一思想反映了他反帝反军阀、重视人民群众、重视实际斗争等基本思想倾向 ,同时也具有曲解民族自决理论、提倡狭隘地域主义、推崇自然经济等局限性 ,是青年毛泽东从激进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时期思想模糊混乱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4.
<正> 如何评价青年毛泽东发动组织的湖南自治运动,是研究毛泽东早期政治思想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存在着两种现象:一是估价过高,认为它是毛泽东第一次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运用于中国社会,依靠人民来改造社会的一次有益的尝试;二是估计过低,认为它是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这些看法都脱离了毛泽东当时的思想实际,妨碍了人们对湖南自治运动本来面目的认识。笔者认为,湖南自治运动是青年毛泽东从激进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过程中一次改造社会的重大政治实践活动,对他以后建立固定区域割据和工农政权,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全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新高潮,革命运动到处蓬勃开展起来.在湖南,青年共产主义者毛泽东积极领导了学生运动,为推动全省的形势起了重要作用.毛泽东等人发起组织了一个进步团体——湖南学生联合会,开展反对外国侵略势力和封建军阀的斗争.为了进一步传播新思想,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觉悟,湖南学生联合会决定创办一个刊物作为宣传阵地.《湘江评论》就在这样的背景下问世了.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与留学五四时期,一大批热血青年,为了爱国救亡,纷纷远涉重洋,留学国外,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毛泽东密切关注并积极支持这一留学热潮;同时,又以同时代人少有的冷静,审视留学运动,并提出了许多独特而发人深省的见解。支持、鼓励爱国青年“向外发展”并带头发起“留法运动”在寻求真理的道路上,毛泽东放眼世界,十分注意学习、研究国外的革命理论和经验,以为中国革命的借鉴。在新民学会中,为了便于组织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毛泽东主持修改了新民学会会章,增设了“留学部”。他还亲自到北京,与华法教育会交涉,争取增加湖南留…  相似文献   

7.
早年毛泽东在湖南自治运动中提出的共和国思想,具体体现为其建立"湖南共和国"的政治主张。它是毛泽东对旧思想还没有彻底扬弃、对新思想也只是简单地吸收及对美好理想向往的产物。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提出了理论构想,但只是一个庞杂的矛盾混合体,在实践中只能是一种空想。研究它对于研究毛泽东后来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早期政治思想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毛泽东早期混杂模糊的政治思想中,“确定无疑”的反军阀和反帝国主义的爱国主义思想是其基础和主流,但在如何救国救民的问题上,他受到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形成了一种“大杂烩”式的思想特征,这一思想特征突出表现在他所构想的“新村主义”和“湖南自治”、“湖南共和国”的方案中。  相似文献   

9.
张炎 《华章》2013,(20)
“联省自治”运动在民国兴盛一时。针对当时民国军阀割据和内战频繁的局面,章太炎最先提出这一方案,并得到当时诸多社会名流和西南地方军阀的支持。湖南、四川是“联省自治”运动的中坚力量,在北方军阀“武力统一”方针的步步紧逼之下,“联省自治”运动最终失败。但它想通过地方自治而使中国最终走向宪政道路的方案,对解决民国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长征胜利后,毛泽东在延安接受美国记者斯诺的采访时说,五四前后,“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为我们的楷模”。由此可见,胡适对毛泽东的影响。胡适1917年7月自美国返国,9月到北京大学任教;1918年8月19日,毛泽东应在北大任教的杨昌济之召到北京,随后入北大图书馆工作,同时旁听胡适的课,成为胡适的学生。1919年3月毛泽东离开北京,送走留法学生后,4月回到湖南长沙。毛泽东为何没有赴法国留学,他在1920年给好友周世钊的信中说:我觉得求学实在没有“必要在什么地方”的理,“出洋”两字,在好些…  相似文献   

11.
1920年毛泽东提出的“自修大学”计划,是在早年自修求学的基础上,结合在北京工读互助团新生活实验而形成的出国勤工俭学准备的组织形式和对新生活新社会的一种追求。在工读互助团到自修大学的演变过程中,胡适纠正毛泽东对于工读主义的认识,改名工读互助团为自修大学,修正湖南自修大学章程,使之从一种“新生活”的理想变成为半工半读的求学组织。  相似文献   

12.
杨昌济(1871——1920),字华生,别号怀中。世居湖南长沙东乡板仓冲,故湖湘学者皆尊呼为“板仓先生”。他既是毛泽东同志的岳父,杨开慧烈士的父亲,又是毛泽东同志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时关系最亲密的师长。他自幼习读“中国先儒如孔孟周程张朱陆王及船山之学说”,“毅然有必为圣人之志”。1889年19岁时应长沙县学试,补邑庠生(秀才)。1893年22岁时参加“癸已恩科场”后,曾在乡间做过多年的塾师,一而“自课”古文英语,一面“训徒”解经读鉴,教学相长,因而获得了较为深厚的古典文化知识,积累了不少古代伦理思想方面的材料。1898年28岁时肄业于岳麓书院,积极参加变法维新运动,为湖南“南学会”会员。1903年,因感伤国事,奋发图强,思求智识于海外,遂随大批爱国知识分子到日本留学,先入宏文学院,后入东京高师和东京帝大等校,“考求日本教育各家之说,慨  相似文献   

13.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试沦毛泽东诗词的崇高美……………………………………………………………宋光成(1.67)共产国际和毛泽东的独立自主思想…………………………………………………朱文显(1.87)论毛泽东发起湖南自治运动的原因…………………………………………………田永秀(2.97)青年毛泽东的留学观…………………………………………………………………鲜于浩(4.1)略论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功绩……………………………………马功成(4.12)毛泽东经济思想中的几个重要观点…………………………………………………黎永泰(4…  相似文献   

14.
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推动下,全国各地的旅法勤工俭学运动在“五四”前后,形成了一个空前的热潮。湖南是当时旅法勤工俭学运动开展得最好的省份之一。新民学会在积极组织这一运动的过程中,对旅法勤工俭学运动在湖南的开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本文拟对新民学会对这一运动的发起经过、组织筹备及其在湖南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5.
如何评价毛泽东对创建中国共产党作出的贡献,这是理论界需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仅就毛泽东最初对建党问题的酝酿与其在中共“一大”期间内贡献发表一点看法。一,关于最初建党计划的提出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史学界的一些专家学者都把1920年3、4月间共产国际远东局局长威金斯基来华作为中共开始建党的起点。笔者认为,在威金斯基来华前,中国的马列主义者就已开始酝酿和讨论建党问题了。毛泽东同志也早在威金斯基来华前的1920年初提出了最初的建党计划。根据有二:  相似文献   

16.
在五·四运动前后,毛泽东受新文化和新思潮的影响,尊重和敬佩胡适的学问和文章,胡适也支持过毛泽东领导的湖南革命运动.后来因为“道不同不相为谋”,他们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友情,走向了敌对的不同道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发动大规模的“批判胡适思想”运动,但并没有完全放弃争取胡适.  相似文献   

17.
试论建国前后毛泽东的廉政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非常注重党和政权的廉政建设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 ,适时洞察廉政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建国后 ,针对一些同志未能抵挡住“糖衣炮弹”的进攻 ,他雷厉风行地发起“三反”运动 ,加强廉政建设。本文对建国前后毛泽东的廉政思想进行了探讨 ,以期对今天的廉政建设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8.
痞子与文化     
“痞子”一词,我本人最早接触是通过毛泽东主席的文章,他谈的是湖南农民运动的考察。因为有士绅攻讦农民运动为“痞子运动”,毛泽东逐一批驳,驳得理直气壮,“痞子”因此成为那一特殊时代的造反者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9.
辨析胡适语言观念的哲学内核,提炼胡适语言思想的进化观、实证观和实用观,梳理出一条以胡适的语言观念为内在逻辑的语言路线.即:从1917年开始的“白话文运动”,经过1920年代“文学研究会”,到1920年代末“文学研究会”分化出来的“开明作家群”和左翼作家茅盾的“社会剖析小说”,再到1930年代瞿秋白呼吁的“文腔革命”并进而推动的“大众语”讨论和“拉丁化运动”,最后到毛泽东发动的“延安整风运动”.或者更简练地说,从“胡适之体”到“毛文体”,客观上呈现出一条注重语言的实用性、工具性和规范化的胡适路线.  相似文献   

20.
湖南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的迅猛发展,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在湖南省的工运处于低潮时,国共两党重视农运的结果,与毛泽东的正确指导和李维汉的得力领导也有密切的关系。毛泽东得“农运王”的美誉乃实至名归,但李维汉对湖南农运的贡献同样功不可没,他在湖南大革命农运史上的地位应予以肯定。当右倾机会主义甚嚣尘上之时,处在两难处境的湘区党委主要执行了毛泽东的正确农运路线;“马日事变”使湖南农运转入低潮,表面上是党的右倾机会主义带来的后果,其实质是军阀争夺湖南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