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碳”战略下,未来40年我国电力系统的供需规模仍将持续增长。文章首先对碳中和目标下我国电网体系进行了总体分析,认为未来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将逐步成为主体电源,这给电网消纳新能源带来新任务和挑战。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总体思路和建设原则,分析了电网的基本结构和形态。未来远距离输电规模将持续扩大且资源和负荷不平衡,新型电力系统依然存在着电源和负荷逆向分布的显著特征,因此其基本形态仍由大电网构成,并以分布式系统为有效补充。此外,电网中灵活调节资源对于电网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电力市场化运行机制应引导多元主体参与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最后,提出了建设面向碳中和的新型电力系统分阶段实施策略,对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实现碳中和有重要指导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电能总消费日益增加,以及雾霾等环境问题不断恶化,电网压力进一步增加,以发展新能源为重点的能源结构调整正呈现加速趋势。面对以上这些挑战,发展坚强智能电网已是大势所趋本文就电力系统的发展以及智能电网的建设进行粗略分析。  相似文献   

3.
随着绿色环保理念受到越来越多重视,以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系统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由于风电和光伏出力的随机性、波动性和间歇性,势必会给电力系统的运行带来影响。本文基于Kendall秩相关系数,采用历史数据对江苏沿海某地区风电场和光伏电站出力的相关性进行定量计算分析,研究风光出力之间及风光出力与地区电网负荷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论可为新能源的健康发展和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结合内蒙古地区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和电动汽车作为储能服务电网的方式,分析了将电动汽车作为储能应用于内蒙古电网当中可以起到的作用。通过分析,认为将电动汽车作为储能应用于内蒙古电力系统,有利于增强内蒙古电网的调峰和新能源消纳能力,对分布式电源接入和微电网的建设有促进作用。合理的利用电动汽车对改善配网的潮流分布,减少新能源带来的冲击,增加电力系统可靠性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面向"碳达峰、碳中和"建设高比例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实现能源战略转型,是以绿色清洁的方式满足能源需求,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特高压输电技术在我国快速发展,特高压骨干网架的形成,为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实现西电东输,支持国家经济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6.
高比例新能源是未来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虚拟同步机技术可实现新能源等电力电子并网设备"类同步机化"运行,是使设备融入电力系统交流同步机制的重要途径,可有效提高新能源对电网的支撑能力.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等单位历时 8 年,通过"产学研用"联合攻关,突破了虚拟同步机基础理论、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和组网运行等难题,构建了电压源型虚拟同步机理论体系;攻克了虚拟同步机主动支撑关键技术,实现了电力电子装备从"被动调节"到"自主运行"的转变;成功研制出含风电、光伏、储能及负荷侧虚拟同步机在内的 26 款装备,在 MW 级新能源虚拟同步机和负荷侧虚拟同步机领域实现突破,一次调频响应时间可达100 ms,性能指标处于国际引领地位;发明了异构机群协调运行技术,提出了基于虚拟同步机的新能源电站自启动技术,建立了虚拟同步机性能指标体系,为支撑新能源电力系统自主运行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李亚东 《科技广场》2012,(6):107-109
无人值守是电力工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型变电站运行方式,本文根据油田电网发展和电力系统改革的要求,对油田电网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改造与管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21,(17)
我国人均资源匮乏,且消耗极快。新能源发电具有绿色环保、可再生的特点,是目前及未来电力行业主要发展方向。随着新能源发电及并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其并网过程中给电网带来的种种不利影响也渐渐浮现,且愈加严重,本文对分布式电源进行简单介绍,然后从多角度研究分析了对新能源并网给电力系统带来的各种问题,并相应地给出一些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超大规模电力系统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利用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在负荷处就近供电,能有效弥补能源的短缺和绿色能源的充分利用.分布式发电和微电网技术在多种一次能源中的应用,可降低负荷对大电网的依赖,时提高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蓝伟 《科技风》2012,(23):47
开发利用新能源,既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又是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方向。由于风电在新能源的利用中具有很强大的竞争力,我国近年来风电发展十分迅速。但是随着风电场并网规模的不断增加,严重削弱了原有传统电源对电网运行的调控能力,风电场接入电网对电能质量和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等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介绍了风力发电的特点及现状,并对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对电力系统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并针对不同问题总结了可行的解决措施,总结了可行的解决方法和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电网趋向信息化、自动化及互动化方向发展,传统的电力系统信息平台在信息集成、分析及存储、运算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新的思路与技术急需引进,于是云计算技术应运而生,作为分布式计算、虚拟化及网络存储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科学技术,其大规模、超性能及造价低等优势有效地满足了电网建设的需求,更好地促进电力系统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云计算条件下的电力系统潮流研究进行分析,探究电力系统的未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随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动力电池凭借着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核心部件的重要地位,将在未来电动汽车行业飞速发展的同时获得爆发式增长。动力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中是一个重要的存在,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电动汽车大规模的应用和机油电网,电动汽车充电器对电网的影响不容小视,智能电网的发展对电动汽车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本文针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双向充电器进行了简要的探析。  相似文献   

13.
化石能源的匮乏和节能减排的双重打击使得中国能源发展模式急需要进行转化。现在的新能源研发开始大量使用,过去的电网也开始朝着新能源电力体系的方向发展,并且在控制运行过程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是一种虚拟的可控资源,根据新能源电力系统中需求侧响应(DR)的特点,能够有效的解决新能源发电的间断性问题,从而有效的提升电网对于新能源的使用水平,加强源荷的互动性和效率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能源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新能源发展与电网发展存在的不协调关系也越来越突出。因此,需不断加强对试析协同新能源发展的电网规划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主要从电网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关键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电网规划的科学性的提高提供更多可靠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各类新型电力设备在继电保护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各行各业越来越多的非线性负荷与电网接轨。导致电网中产生了大量的谐波,对电网设备和系统产生了严重的危害,使得电力系统中谐波问题受到人们的关注。受谐波的干扰,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也会产生误动或拒动,发生故障,无法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所以,要对电力系统谐波进行有效的监控,消除谐波对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影响,最大限度地抑制其影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今后我国将以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为战略发展目标,本文总结了智能电网接入大量新能源发电的重要特点,提出了智能电网设备测试新领域。  相似文献   

17.
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问题主要涉及能源和电源结构、储能技术发展方向和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3个方面。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文章对可再生能源为主的电源结构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合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及发展需求,提出了重点发展物理储能特别是地下储能工程以满足电网规模化储能需求的观点和思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构建广域虚拟电厂(即源侧电网)和构造新型电力系统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20,(14)
随着新能源应用技术的提高,光伏和风电等新能源的并网容量在逐年提高,对传统的电力系统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也为传统电力系统和能源变革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主要侧重于分析新能源并网后,系统的自动发电控制系统的具体控制方法和控制原理,并介绍了相关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新能源电站发电单元多采用35kV线路进行输送汇集,在电力系统中35kV系统多采用不接地方式运行。随着新能源电站规模越来远大,集电线路距离长、分支多,造成系统对地电容电流越来越大,发生接地故障时电弧不易熄灭,严重影响电网安全。因此新能源电站35kV多采用小电流接地系统运行方式,配备线路零序保护快速切除接地故障。然而此种运行方式使用较少,国内外相关技术文献有限,实际运行中运行人员对故障后处理经验不足,不能快速确定故障。本文针对经接地变和小电阻接地系统发生故障后的现象,运用向量图进行分析,利用MATLAB/SimPowerSystems搭建电力系统模型进行仿真,并结合实际的故障案例进行验证,归纳出该系统发生故障后的现象规律,便于运行人员快速确认故障,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能源发电和分布式电源的并网容量不断增加,对电网在电压质量、功率稳定、网络损耗、供电可靠性水平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储能有利于提高新能源和分布式电源的消纳能力,促进新能源和分布式电源开发利用,在新能源、分布式电源与电网协调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章从新能源、分布式电源与电网协调发展需求出发,分析了储能在发电侧、大电网、配电网及用户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