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幼儿园歌唱教学中,高质量的教唱可以使幼儿全身心投入,培养他们的乐感和美感,丰富他们的音乐表现力,使他们终生保持对音乐的热忱。所以,幼儿园歌唱教学应该注意:教材内容的选择要更加贴近生活;教师范唱形式要以“清唱”为主,“伴奏”为辅;唱歌教学目标要突出幼儿音乐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2.
正在美国早期儿童音乐舞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约翰·费尔阿本德博士的一篇文章《儿童音乐教育必须是"好的"音乐教育》中提出:"好的"儿童音乐教育应该让孩子都感到安全、舒适;"好的"音乐教育让孩子学会观察生活、积累经验;"好的"音乐教育是儿童共同学习的过程。那如何让幼儿接受更好的音乐教育?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教师精心的准备,一句一句得教唱幼儿,能完整地把歌曲唱下来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轻重、强弱快慢全听老师的,幼儿在静静的坐  相似文献   

3.
陈晶 《华章》2010,(36)
音乐课,在早些时候又被称之为唱歌课,在小学的音乐教学中,唱歌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和手段.<音乐课程标准>对于小学音乐"表演"领域中的"演唱"内容标准是:使学生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并初步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由此可以看出在小学音乐课中唱歌教学的重要性.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不仅应该重视教唱教学,更加要对自己的教唱方法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才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几年来,我从加强对幼儿的音准训练、节奏感训练,并逐步提高孩子们的音乐素质出发,在市少年宫的学前班音乐教学中,采用了拍手教唱法,教学效果较好。现具体介绍如下: 第一步,教唱歌谱拍手:先在教唱歌谱时,教师一边教唱,一边教幼儿拍手打节拍,要求他们一拍拍一下手,对幼儿进行节奏训练。  相似文献   

5.
歌唱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歌唱也是表现情意的好工具.但对于大多数幼儿来说,却通常只是一种机械性的背唱。因此,听起来总觉得干巴巴的,没有感情色彩。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让幼儿记住歌词,一句一句地按老师的要求学唱,轻重强弱和快慢全听老师的,能完整、连贯、有感情的演唱,教师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过程,既忽视了幼儿对音乐的感受,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的音乐活动,新歌教唱占了很大的比重。但目前教唱歌曲似乎都是一种模式:先是教师范唱,然后教歌词,再由教师教一句,幼儿跟着唱一句。从新授到幼儿最终学会,教师和幼儿最起码唱十几遍,占用2~3个课时。这固然是一种方法,但它既费时间,又会因反覆学唱而使幼儿产生厌烦情绪,还有可能影响幼儿声带正常发育。其实,  相似文献   

7.
唱歌课是音乐学习的重要内容,是音乐文化的基础课。现下,音乐课中的歌唱教学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一首歌曲只求唱完却没有仔细琢磨怎么去教好、唱好。因此,教师应重视唱歌课的教学,注重常规教学要求,将"唱完"转化为"唱好"。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知识与技能"目标倡导"要学习演唱的初步技能,能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在"演唱"目标中也提出"要重视良好歌唱习惯的培养,能够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进行歌唱"。本文从引导积极的演唱状态、关注多样的音乐信息和融合渐进的教学手段这三个方面对歌唱教学之慢唱策略进行了阐述。实践表明,慢唱策略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演唱技能,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音乐和表达音乐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谈幼儿园的歌唱教学银川一幼严林幼儿园歌唱教学不是单纯的学唱歌,而是让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对音乐作品进行感知、理解、体验和创造,使幼儿受到音乐的启蒙教育。一、快速教唱法教新歌是歌唱教学的第一步,怎样才能轻松愉快地教会孩子们唱歌呢?我采用了四步教唱法:第一...  相似文献   

10.
严俞洁 《考试周刊》2014,(63):189-189
<正>"幼儿园歌唱教学"指在幼儿园中以3岁~6岁幼儿为对象进行的学习演唱歌曲的活动。歌曲是用音乐方式演唱出来的一种文学,由歌词和曲调两部分组成。幼儿园歌唱活动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一方面可以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完善品格、锻炼身心,另一方面包含多种音乐知识和技能,在歌唱中幼儿的感受能力、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都得到发展。一、图谱的作用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某些教师在组织歌唱教学时先让幼儿听歌曲,然后围绕歌词提问,接着带领幼儿学唱,让学生在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7,(25):137-138
小学音乐常态课中的歌唱教学不能止于简单教会唱歌,而是要唱好。因此,要更好地完成歌唱教学,常态课中的歌唱教学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发声,特别是轻声高位的训练;注重乐器弹奏和范唱相结合;注重从会唱到唱好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歌唱是小学音乐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通过歌唱表达对音乐的感受,享受音乐带来的冲击,是促进学生不断进步的一种有效方式。音乐欣赏教学,离不开学生对音乐的聆听,需要学生对歌唱的兴趣。本文从“听唱融合”角度,探索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实现两者融合的教学目标。丰富音乐教学内容,营造音乐鉴赏氛围,创新音乐教学形式,开展音乐创作活动,引导音乐想象体验。实现小学音乐欣赏课“听唱融合”的教学非常考验教师的教学实力,更需要教师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来针对性地教学。  相似文献   

13.
一、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与我国幼儿园的合唱教学(一)我国幼儿园合唱教学的现状合唱是指演唱多声部相互配合的集体演唱形式。它以其特定的形式将歌唱巧妙结合起来,形成悦耳动听的和声效果,能引起孩子浓厚的兴趣。幼儿园合唱教学是音乐教学中歌唱的最高表现形式之一,是提高幼儿音乐表现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幼儿园中开展合唱教学能促进幼儿的  相似文献   

14.
唱歌是一门集语言、音乐、表现为一体的综合艺术,也是再创造的艺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唱歌教学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每一个小学生都喜欢这种带有语言的特殊音乐,可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很多学生反而不敢当众唱歌,对唱歌表现出紧张、害怕,还有的学生唱歌时面无表情,唱不好歌致使对歌唱的喜爱之情逐渐减弱。唱歌能力作为音乐学科重要的核心素养,越来越受到老师的关注,面对部分学生喜欢唱歌却唱不好歌的现象,除了对教学方法需要改进以外,我们更应该反思教学目标定位,唱歌教学追求的培养目标应该从"授之于鱼"的"唱会歌"转变为"授之于渔"的"唱会歌、唱好歌、会唱歌",这样更深层次的目标定位也使唱歌教学有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歌唱是人类最早用来抒发思想情感的艺术,也是3-6岁幼儿感受音乐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现阶段的歌唱教学活动存在为唱而教,按部就班等问题。而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是最能调动幼儿兴趣和热情的方式。通过各种游戏化的策略,运用游戏化情境、材料、语言、互动等方式,唱动结合,让歌唱活动更加自由、灵动、丰富多彩,让幼儿体验到“玩”一样的感觉,在游戏中感受歌唱,在歌唱中享受快乐!  相似文献   

16.
蓝雪芳 《考试周刊》2015,(19):173+182
歌唱教学中,不少学生不是在"唱",而是在"喊"。尤其唱高音时,喊得脸红脖子粗。虽然声音很大,但声音粗糙,缺乏美感,容易跑调。这种名曰"歌唱"实为"喊唱"的现象,如不及时纠正,将给学生带来危害:损伤声带;破坏声音的美;不利于高音形成;有害于乐感培养。直接影响歌曲教学中完整准确地演唱。可见对中学生歌唱教学中"喊唱"现象的解决策略进行研究,具有刻不容缓的重大现实意义。在声乐教学中经过探索、实践、体验,追求获得强有力的横膈膜支持、完全打开的喉咙、充分的面罩共鸣等寻求一条适合学生实情,又好又快解决"喊唱"现象的道路,有效促进学生健康用嗓,培养科学的歌唱能力,创造音乐的美。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幼儿园歌唱教学开始关注幼儿在其自然游戏状态中的歌唱学习,这也是教学游戏化对幼儿歌唱教学领域的必然要求。如今的问题是,对于歌唱教学游戏化的理解,许多教师仍习惯于将"游戏"与学习剥离开来,认为幼儿必须在"正正经经"地学会了歌唱之后,才可以得到最后欢欢喜喜游戏的"犒赏"。当然,其中也有可喜的进步,就是许多教师开始考虑在教唱歌曲的环节丰富练  相似文献   

18.
歌唱教学是幼儿走进音乐大门的第一步,是幼儿音乐活动中最基本的形式,而如何提高歌唱教学的效率则是我们一线老师在教学中感受困惑颇多的。在许多幼儿园的唱歌教学中,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就是幼儿记住歌词,让幼儿一句句地按老师的要求学唱,轻重强弱和快慢全听老师的,能完整、连贯、有表情地演唱,教师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过程既忽视了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又忽视了幼儿的创造表现,因而有必要对此进行改革。我是从以下几方面改革唱歌教学的。  相似文献   

19.
过去,我上音乐活动课单纯要求幼儿模仿,有时还用口令来训练幼儿的动作,等孩子学会了再配上音乐。教唱歌也是如此,让幼儿按我的要求一句句地学唱,轻重强弱和快慢全听我的。这样教学,尽管我费了很大劲,但效果总是不理想。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幼儿园音乐活动的重点应放在如何引导幼儿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上。小朋友刚入园时,我就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让幼儿直接感受音乐,用舞蹈动作的美来使幼儿对音乐感兴趣。我常常在音乐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朗诵歌词,弹奏优美的曲调,用悦耳的声音唱幼儿能理解的歌曲,跳一些舞蹈,做一些有节奏的…  相似文献   

20.
范唱教学在歌唱教学中对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掌握歌曲情绪,学会、学好歌曲,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日常教学中,往往有一种误区:认为"范唱"仅仅是教师对新歌进行示范性演唱的一种过程。只要教师把歌唱准、唱好,就已上好了范唱课。而在教师进行范唱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在歌曲的认识、感受、体会、情绪及心理变化等方面却并不关心。导致范唱教学事倍功半,起不到激发学生兴趣,掌握情绪、理解内容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